什么是黃金思維圈? 黃金思維圈是由作家西蒙·斯涅克提出來的法則,他本人也因為這個法則的提出而聞名。 他曾圍繞黃金圈法則在TED上做過演講,而當期演講視頻,曾在TED所有視頻中觀看數排名第7。 起初,他采用“黃金圈”中的“why”來激勵別人行動。然而隨著這個法則的推廣,實則它的適用范圍更廣。 黃金思維圈,其實反映的是人對于事件背后思考程度的深淺,即從what到how再到why的變化。 一般關注事件“what”的人最多,而他們的第一意識就是“我需要做什么?”; 而關注“how”的人,第一意識則是想到“我要怎么去做?”; 而真正會深度思考的人,更喜歡關注事件的“why”面,即“為什么我們要做這件事?”,可遺憾的是,這也是最少人能夠作出的第一反應。 關注“why”,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 記得剛從事工作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總是很焦慮,害怕自己跟不上別人,于是總想在技能上尋求更多學習和突破。 一直埋頭苦干,卻忘了在某個節(jié)點,更應該停下來,思考行動背后的意義。 如今市場變化這么快,技能固然重要,如果想要在工作上有進一步的突破,就不能只囿于技能,而是應該考慮做事背后的動機。 技能同樣需要選擇,而能夠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的技能,才是真正能夠為我們所用的東西。 這就是習慣采用黃金圈法則后,能給我們來的最明顯的效果區(qū)別:找準動機和方向,再全力以赴。當然,黃金圈法則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更是隨處可用。 就像查理·芒格所說,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堅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在這樣反復自我提問中,達到幫助我們一步步深入自我挖掘的目的,更加精準的抓住事件的本質。 而不是像無頭蒼蠅,領導叫你出去貼海報,你就只是貼海報,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為什么要貼海報”,“哦,是為了更好的宣傳新品。”那么接下來“要去哪里宣傳新品呢?”“新品的定位人群是誰?”“目標人群平時在什么場所出現頻率會比較高呢?” 在經過一圈自我提問之后,你就會清晰的知道,這些“why”背后唯一的動機,就是把新產品給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進而提升產品的轉化率。 看,巧妙運用黃金思維圈,從事情的本質目的出發(fā),我們就能更快找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根本。 而會思考的人,總是能夠先人一步,提煉出事情的內核,挖掘出更多的做事靈感。 之前已經跟大家推薦過《直擊本質》這本書,它的作者就是一個非常善于思考人,她擅長從找出事物的本質出發(fā),運用各種高效實用的思考策略,最后做到事半功倍。 從思考事物的“為什么”,再到“是什么”、“怎么辦”,作者圍繞自身多年的真實經歷和思考,抽絲剝繭般,層層深入,為我們展現了普通人如何實現思維,從看現象到看本質的轉變。 思考思考的方法,才能快速直擊事物的本質,看透現象背后的底層邏輯。 不會被表象所迷惑,而是從“心”出發(fā),由內到外,逐層去思考和判斷事物,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新書上架,想要搶先獲得這本書的紙質版,點擊下方鏈接或者卡片,就能購買啦。 現在下單還另外附送一張全書開放式思維導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