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美合作所舊照 1941年,在多次完美完成任務后,姜毅英終于迎來了諜報職業生涯巔峰。1941年4月,戴笠以十萬火急電報,要廈門方面查明日本軍艦到達廈門情形。潛伏在廈門的姜毅英受命后,立即著手偵查駐廈日軍動向。隨即,豐富的情報源源不斷匯總到重慶。 1941年12月,已調任軍統本部譯電科的姜毅英,更是偵知了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離港可能前往珍珠港的重大情報。 此后,盡管美國人因為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而未能避免珍珠港事件發生,但蔣介石對戴笠領導下的軍統能及時獲得日軍情報,并事先轉告美國,感到十分滿意,因此通令嘉獎軍統局,姜毅英則擢升為軍統局本部第四處電臺臺長。 另一方面,由于軍統強大的情報獲取能力,美方也開始對軍統刮目相看,此事成為后來美國海軍司令部主動找戴笠、協商成立“中美情報合作所”的契機。中美合作所成立后,大批美國情報人員及特種裝備,便源源進入中國。 人生不同時期的姜毅英 姜毅英也因此成了軍統特工爭相效仿的楷模。1942年,姜毅英任上校譯電科長,后譯電科改機要組,姜毅英任機要組組長,成為戴笠身邊的紅人。 譯電科正是軍統中最機密的部門。軍統局所有給外勤單位的指示,以及外勤單位向軍統局送的情報,除重慶單位外,都需通過譯電科傳送。 所以,戴笠把譯電科工作全交給江山人來主持,各省站以及軍統局公開單位,也都由經過培訓的江山人擔任譯電工作。除了保密外,外派的譯電員事實上還擔任了監視工作。 這時期的姜毅英,仍然全身心投入于抗日情報一線工作中,先后在香港、東南亞各地,為軍情系統架設廣播站,傳遞情報,可謂功勛累累。 然而,已經定下終身的姜葉兩人,卻遲遲不曾走進婚姻。盡管兩人在幾次行動中生死與共,早已彼此情深義重。這是因為,全面抗戰爆發后,鑒于國難當頭,戴笠為保證特務人員工作的專業性,曾立下不成文的“家規”,禁止軍統人員成婚。因此,姜、葉兩人也不得不一再將婚期延后。 五 王慶蓮,大陸最后一位軍統女譯電員 在姜毅英的下屬、后來留在大陸的軍統女譯電員、同為江山人的王慶蓮記憶里,姜毅英則是一個非常強勢而嚴格的女上司。 王慶蓮回憶,她當時才20出頭,正是年輕愛美的時候,很喜歡打扮,用口紅把嘴巴抹得很亮,眉毛也修得很齊整。有一次,她在上班時,姜毅英忽然走進來,叫了一聲娜尼鬼(江山話:小姑娘),外面有張通告你看到沒?王慶蓮跑去看,上面寫“女同志不準抹胭脂涂口紅”。王慶蓮有點生氣,心想“這不是說我嗎?”就給撕下來了。 王慶蓮覺得,姜毅英也許是有點妒忌,因為這時她年輕又活潑,像個開心果,跟軍統里的江山人關系都特別好。這次違反紀律,王慶蓮被記大過處分了一次。 但王慶蓮還是很為姜毅英這位同鄉上司驕傲,“1943年我進去了后,譯電科的還很得意,說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情報是我們先得到的。” 軍統七姐妹,據說其中兩位其實是中共黨員 理性與嚴厲之外,姜毅英其實也是一個感情豐沛的人。 1941年底中印緬戰區成立后,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軍統派人隨同遠征軍出發,其中就有一批訓練班女學員,到遠征軍中擔任譯電員。 因與美英軍配合不力,遠征軍苦戰失利。孫立人部新三十八師退往印度,在孫立人部的七名軍統女譯電員隨同撤退。由于當時日軍已經控制了主要交通要道,前進速度很快,遠征軍撤退中不斷遭到日軍襲擊,傷亡慘重。 當他們退到印緬邊境的當坡時,電臺突遭日軍伏擊。戰斗十分短促,因為當時中國士兵已經彈盡力竭。轉眼周圍掩護人員全部犧牲,剩下的七名軍統女譯電員被敵人追到一個山坡上。看到突圍無望,這七名女特工人員砸毀電臺,寧死不屈,每人高呼一聲“中華民國萬歲!”即拉響手雷,跳下山崖,沒有一人被日軍俘虜。 在1942年的軍統成立紀念“四·一”大會上,軍統對殉國的七名女譯電員進行了隆重追悼,姜毅英致祭詞: “七名女英雄之死,雖如苞蕾摧殘,遺香不容,然此多情多恨,深情向往之情,不能不令我全體同仁一掬敬仰之淚。” 她越講越激奮,目光中透出驕傲和自豪,“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枯,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愿與諸位共勉之。向我軍統七姐妹學習!” 紀念大會結束后,在重慶繅絲廠的辦公室窗外,她雙手刨土種下了七枝連根的美人蕉,軍統人員稱為“七姐妹花”。 戴笠飛機失事現場 六 抗日戰爭結束后,錯過了花樣年華的姜毅英與葉文昭,都已年近不惑,終于領了結婚證書。 好不容易迎來抗戰勝利,生活卻無法平靜下來。1946年3月17日,戴笠從北平飛往上海,途中因飛機失事而身亡,最初,國民黨方面并不清楚事件始末,只知戴笠失蹤。臨時指定擔任主任秘書的毛人鳳,臨時主持軍統日常事務。 他召集局里二十余個處長級特務商議,卻無人搭腔。急得毛人鳳幾欲落淚,最后也僅有一個總務處處長沈醉愿意承擔任務。 在場的姜毅英見此情況,感到憤怒異常,起身痛斥:“戴局長在面前的時候,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好話說盡,現在都變成縮頭烏龜了!我如果不是女流,也會和沈處長一樣自愿去的!” 一番慷慨激昂、字字泣血,令在座男同事們面紅耳赤、如坐針氈。 戴笠飛機失事不久后,姜毅英被授予少將軍銜,任國防部保密局情報處處長。這是軍統歷史上唯一一位女少將。但因為她工作的特殊性,所有晉升詳情都處于高度保密狀態,只有內部的機密檔案中,記載著這位諜報女杰的一路前行。 隨著姜毅英事業上的進步,婚姻卻漸現裂痕。姜毅英是女強人類型,自從她升任少將后,在家脾氣也越來越大,久而久之,葉文昭終于無法忍受,毅然與姜毅英離了婚,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兩年。 據稱,1948 年淮海戰役前夕,性格剛毅豪爽、不畏人言的姜毅英,曾向國民黨徐州剿匪總司令部中將參謀長李樹正示愛,但被不為所動的李樹正以“家有賢妻”為由拒絕,致使這段單相思最終無果。 但根據王慶蓮的敘述,姜毅英應是在離婚后不久,便重新嫁給了一位倪姓商人。1946年8月,姜毅英去上海同美國歸來的未婚夫完婚了,王慶蓮正是伴娘。然后,姜毅英去度蜜月,王慶蓮則打長假報告,離開了已改名保密局的軍統,回老家“吃老米飯”去了,兩人從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見。 晚年姜毅英 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姜毅英隨國民黨保密局去了臺灣,繼續情報工作,專注于收編中共在臺情報系統。 1956年12月11日,毛人鳳因病去世,保密局從此不再為江山人所把持。第二年,姜毅英也脫離了工作二十多年的情報系統,去擔任臺北市士林區雨農國民小學校長。“雨農”是戴笠生前的字,這所小學也是為了紀念戴笠而設立的。 正是念及戴笠多年的恩惠與指導,姜毅英來到這所學校,從此專注教育,直至1980年退休。 據后人回憶,即便是離開了歷史舞臺,姜毅英也沒有忘記那些當年的崢嶸歲月。有人戲稱,直到子孫滿堂的晚年,她懷抱孫子的姿勢,也還是仿佛在舉著一架隨時會開啟掃射的機槍。 2006年初,姜毅英在臺北家中安然謝世,享年九十八歲。后代子女們大多非常低調,沒有顯著事跡,唯有一位孫女倪雅倫在娛樂圈發展,成為名模。 她這樣評價自己的奶奶:“她完全離鄉背井,所以她很獨立,可是她覺得,她在做她快樂的事情,她很驕傲,她很快樂,因為她是被選中的。” 抱嬰兒抱出了拿武器的感覺 倪雅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