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蛤蚧圖片

【來源】為壁虎科動物蛤蚧Gekko gecko L. 除去內臟的干燥品。主產于廣西,廣東、云南等地亦產。蛤蚧居于山崖坡壁,石洞裂縫或樹洞中,全年均可捕捉,五、六月為旺產期。捕獲后擊斃,剖開腹部,除去內臟,將血抹干,不可水洗,用竹片交叉撐定,使全體扁平順直,低溫干燥。用時去頭、足和鱗片,也可單取其尾,或炒酥研末。 【處方用名】蛤蚧 蛤蚧尾 蛤蚧的功效與作用
【性能概要】味咸,性平。歸肺、腎經。本品功能補肺氣,助腎陽,定喘嗽,益精血,為治肺虛咳嗽、腎虛作喘的良藥,對腎不納氣的虛喘,尤為有效。兼治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消渴等癥。 本品壯陽作用雖不及鹿茸、海狗腎,但有良好的定喘止嗽功效,故多用于虛咳、虛喘之證。 【蛤蚧的配伍應用】1.用于肺虛咳嗽、腎虛作喘、虛勞喘咳,多配伍人參、杏仁、炙甘草、知母、貝母、桑白皮、茯苓等藥同用,如《衛生寶鑒》人參蛤蚧散。 2.用于陽痿,可以單用浸酒服,也可與人參、鹿茸、淫羊藿、巴戟天、蓯蓉等藥同用,以加強療效。 【蛤蚧的用量用法】內服:3~7克;研末服每次1~2克,一日3次;浸酒服用1~2對。 【蛤蚧的使用注意及禁忌】風寒及痰飲喘咳不宜服。 【蛤蚧的本草摘要】《海藥本草》:“主肺痿上氣,咯血咳嗽,并宜丸散中使。” 《開寶本草》:“主久肺勞傳尸……療咳嗽,下淋瀝,通水道。” 《本草衍義》:“補肺虛勞嗽。” 《本草綱目》:“補肺氣,益精血,定喘止嗽,療肺癰,消渴,助陽道。” 【蛤蚧的現代研究】成分:含肌肽、膽堿、肉毒堿、鳥嘌呤等。 藥理:有明顯平喘作用;具有雌激素樣作用;能增強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炎、降血糖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