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畢寶魁的博客 七古樂府 高適 高適(700?-765)字達夫。晚年曾任左散騎常侍,后人困稱“高常侍”。郡望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早年仕途失意,客游河西,為哥舒翰掌書記。安史亂起,曾歷任左拾遺.淮南、西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有邊塞詩四十多首,代表作是《燕歌行》。殷璠贊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河岳英靈集》)。今人孫欽善有《高適集校注》、劉開揚有《高適詩集編年箋注》。 109--燕歌行 高適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戌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爭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譯文】 朝廷戰爭的烽火發生在東北,朝廷的將軍離開家鄉去擊破敵寇。男子漢本來重視馳騁沙場,何況皇帝的賞賜非常豐厚。敲鑼打鼓出了雄偉的山海關,隊伍的旌旗曲折行進在碣石之間。緊急軍書在廣闊的沙漠上飛快傳送,敵軍演習的火把映照山川。山河蕭條一直到廣袤的邊塞,敵人的騎兵如暴風雨一般攻來。戰士們在前線與敵人浴血奮戰,將軍在大帳中為美人的歌舞鼓掌喝彩。大漠深秋蒿草已經枯槁,孤城落日戰斗的士兵逐漸稀少。身受天子的重視卻常常輕敵,士兵拚盡力氣也不能解圍。戰士們極其辛苦長期在外戍守,家中的媳婦獨宿空閨從春到秋。她們在繁華的城市中徒自悲傷,戰士在荒涼的塞外白白思念親人和故鄉。邊塞的涼風根本無法超越,蒼茫的塞外只有荒涼與寂寞。白晝里殺聲陣陣如云,夜晚間不時傳來巡邏銅鑼的聲音。親見雪白的刀刃上鮮血淋淋,只是為國而戰哪里考慮名位功勛。你沒有看見沙場戰爭的殘酷,戰士們都特別思念西漢的李廣將軍。 【注釋】 [燕歌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平調曲》,多寫征戍相思離別之情。燕:今河北遼西一帶。 [元戎]軍隊統帥。 [漢家]此處借指唐朝。 [煙塵]指戰爭。 [殘賊]兇殘的敵人。 [本自]本來就是。 [重]看重、崇尚。 [橫行]指縱橫馳騁疆場為國效力。 [摐金伐鼓]敲鑼打鼓,指行軍。 [榆關]即今山海關。 [旌旆]泛指軍旗。旌:竿頭上有羽毛裝飾之旗。旆:大旗。 [逶迤]連綿不斷,蜿蜒綿長貌。 [碣石]地名,前注皆云在河北昌黎縣。不確,據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考古發現,當在今遼寧省綏中縣境內。 [校尉]職位僅次于將軍的武官。 [羽書]插有羽毛的緊急軍書。 [瀚海]大沙漠。 [單于]本是匈奴部落首領。此處借指契丹部落首領。 [憑陵]憑借暴力進行侵擾。 [雜風雨]夾雜著暴風驟雨,形容敵人騎兵來勢兇猛。 [腓]枯萎。 [斗兵稀]謂唐軍傷亡慘重,戰斗員稀少。 [恩遇]皇帝的恩愛與優厚待遇。 [恒]常常、總是。 [力盡關山]指戰士捫在戰場上盡了全力。關山:指邊塞險要之地。 [鐵衣]金屬制的鎧甲,此處指出征的戰士。 [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婦的眼淚。 [薊北]薊州之北。此處泛指邊塞地區。 [邊庭]邊境。 [絕域]指人煙稀少,環境荒涼的邊塞。 [三時]指早、午、晚,即一整天都殺氣騰騰。一說指春、夏、秋三季。以前說為優。 [刁斗]古代軍中值宿巡更時的敲擊的銅器,白天用來煮飯。 [白刃]雪亮的戰刀。 [死節]為國事而犧牲。 [顧勛]關心、考慮功名利祿。 [李將軍]指西漢戍邊名將李廣,智勇雙全,愛護士兵,號稱“飛將軍”。 【評析】 根據詩前小序,可知本詩是因張守珪軍中之事而發,但不局限于一戰一地,而是對開元年間唐軍邊塞戰事的高度概括,重點揭露軍中官兵苦樂懸殊的事實,抨擊將帥腐敗無能,同情浴血奮戰的士兵及其家屬。內容深刻而豐富。 全詩共二十八句,結構層次可分為四部分,前三個層次每層八句,最后一層次四句,比較整齊。開頭八句寫邊塞烽煙突起,軍隊奉命出師。軍隊開到前線,戰爭一觸即發,形勢緊急。“山川”至“力盡”八句是第二部分,寫唐軍雖英勇奮戰,但戰斗依然失利。失利的原因是將帥貪圖自己享受,不關心士兵死活,玩忽職守而又輕敵。“鐵衣”至“寒聲”八句是第三部分,寫戰士與妻子的兩地相思,纏綿幽怨,氣氛凄涼。最后四句是第四部分,通過對漢代飛將軍李廣的懷念,點出主旨,委婉抒發對邊將無能腐朽的不滿。“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兩句用對比手法表現將帥奢侈享樂而不恤士卒的丑惡品質,接觸到當時軍隊中的本質問題,而且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故為后世所傳誦。 關于“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兩句有不同理解,有人說那是歌頌將軍的指揮若定,具有大將風度。此說不可取,如果此次戰斗勝利,或許勉強可以,但這次戰斗結局是“孤城落日斗兵稀”,是“力盡關山未解圍”,是失敗的結局。況且,即使勝利,“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都不可以,這樣的將軍怎么能夠原諒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