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點提示 位置判斷是地理學習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地理位置直接決定了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特征進而深刻影響人類活動,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地理位置的判斷、位置與特征的關系是地理解題中需要不斷強化的意識。位置的判斷與分析中需要注意空間尺度問題,大小區域,小尺度區域是在大尺度規律下思考的,但要注意其特殊性。 1.判斷位置的方法有: (1)經緯網定位 區域定位要由大及小。 (2)根據海陸位置定位 (3)相對位置定位法 根據省區分布、河湖分布、交通分布、地形區分布等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定位。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圖上,可以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確定它的區域位置。 (4)地理事物輪廓定位 世界上每一個區域、湖泊、山脈都有一定的輪廓特征。 (5)利用地理景觀特征定位 代表性的自然景觀(植被)、文物古跡、現代建筑物、文化現象(民居、剪紙)等地理景觀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線索。 (6)地理事物規律原理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規律。如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變化的分布規律,日影朝向,河流徑流量變化的分布規律,自然帶的分布規律,洋流的分布規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規律,農作物的分布規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2.位置判讀重要基礎 3.位置判讀不是目的,需要結合位置確定或分析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河流特征、農業、工業、城市、交通、人口等區域特征。不同區域之間的對比也主要從以上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和發展方式預測。 二、典型試題 【必做題】 我國某公路長500多千米,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并跨越了多條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約1 070米,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該公路山區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據此完成1-3題。 1.該公路位于 A.吉林 B.內蒙古 C.西藏 D.新疆 2.該公路山區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為 A.洪水頻發 B.路面積雪嚴重 C.泥石流多發 D.路面凍融沉降 3.該公路北端海拔約750米,其所處的自然帶是 A.針葉林帶 B.山地草原帶 C.高寒草甸帶 D.灌叢荒漠帶 甘德國際機場(如圖)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當時幾乎所有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經停該機場補充燃料。如今,橫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經停此地.據此完成4-6題。 4.導致甘德國際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機場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B.經濟 C.地形 D.人口 5.甘德國際機場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區經濟發展緩慢 B.橫跨北大西洋航班減少 C.飛機飛行成本降低 D.飛機制造技術進步 6.一架從甘德機場起飛的飛機以65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1小時候后該飛機的緯度位置可能為 A.66.5°N B.60°N C.53°N D.40°N 海冰含鹽量接近淡水,適當處理后可作為淡水資源。圖示意渤海及附近區域年平均氣溫≤-4℃日數的分布。據此完成7-8題。 7.圖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單位面積海冰資源最豐富的是( ) A.葫蘆島 B.秦皇島 C.大連D.煙臺 下圖為某區域2018年1月4-5日的某天氣系統過境導致的最大降雪深度圖。完成9-11題。 9.影響此次積雪深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海陸位置 B.地形、風力大小 C.城市、緯度位置 D.季風、水汽多少 10.據降雪深度推測,此天氣系統中冷鋒中心位置可能位于 A.連云港市 B.揚州市 C.鎮江市 D.蘇州市 11.根據降雪深度判斷,此區域由南向北溫度變化幅度的特點是 A.溫差較小 B.先變大后變小 C.先變小后變大 D.無法判斷 12.下圖示意我國某省地理環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26分) 材料一 在21世紀海洋經濟、網絡經濟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對沿海區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材料二 都市農業位于城市內部和周邊地區,是農業、科教、觀光相結合,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近年來,該省北部涌現出許多都市農業園區。 (1)說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點。(6分) (2)簡述該省發展海洋經濟有利的自然條件。(10分) (3)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該省北部形成都市農業園區的主要原因。(10分)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與江蘇、浙江相比,說明橫縣有利于茉莉生長的氣候條件。(6分) (2)橫縣地形以河流沖積平原為主,茉莉主要種植在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上。試解釋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種植的原因。(8分) 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多年凍土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的活動層,下層為多年凍結層。我國的多年凍土分布主要分布于東北高緯度地區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區。東北高緯地區多年凍土南界的年平均氣溫在-1°-1°,青藏高原多年凍土下界的年平均氣溫約為-3.5°-2°C。 由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成功穿越了約550千米的連續多年凍土區,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凍土地區的最長鐵路。多年凍土的活動層反復凍融及冬季不完全凍結,會危及示意青藏鐵路格拉段及沿線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其中西的灘至安多為連續多年凍土分布區。圖b為青藏鐵路路基兩側的熱棒照片及其散熱工作原理示意圖。熱棒地上部分為冷凝段,地下部分為蒸發段,當冷凝段溫度低于蒸發段溫度時,蒸發段液態物質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卻成液態,回到蒸發段,循環反復。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凍土的年平均氣溫比東北高緯度地區低的原因。(8分 (2)圖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穩定,請說明原因。(8分) 【選做題】 15.閱讀圖文資料,回答相關問題。(12分) 南非地理位置獨特,農業、漁業較發達,受自然地理因素影響明顯,耕地的分布不平衡,農業生產地區差異大。下圖為南非部分資料圖。 (1) 簡述南非的地理位置。(4分) (2) 描述南非的地形特征。(4分) (3) 圖中陰影部分為南非耕地最集中成片的區域,試分析其原因。(4分) 1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芬蘭是世界冰雪運動強國,豐富的冰雪資源為其冰雪運動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該國北部拉普蘭地區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勝地。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中芬冰雪產業合作提供了機遇。 (1)描述芬蘭的地理環境特征。(6分) (2)分析拉普蘭地區成為世界著名滑雪勝地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 芬蘭是圣誕老人的故鄉,有著“千湖之國”、“極光圣地”、“北歐鋸木廠”等美譽,每年吸引大批世界各國游客前往。 (3)簡述芬蘭吸引大批游客前往的原因。(8分) 17.右圖為某島嶼略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據圖概括該島國地理位置的特點。(8分) (2)分析該島國地理位置對R河水文特征的影響。(10分) 【答案與解析】 1.D讀材料可知,材料中“公路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公路南端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說明該地氣候干旱且山脈有冰川分布,排除AB選項;“公路南端海拔約1 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排除公路位于西藏,C錯誤,新疆地區符合材料中的“綠洲”與“多冰川的山脈”條件,D正確。故選D。 2.B由上題分析可知,該公路位于我國新疆,結合材料“該公路山區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說明該公路禁行時段是該地一年中的低溫時段,故路面積雪嚴重,B正確;該時段新疆處于冬季,氣溫低,不會在此時段出現路面凍融沉降,D錯誤;此時段積雪冰川難以融化,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故洪水頻發、泥石流多發不合實際,A、C錯誤。故選B。 3.D由(1)題分析可知,該公路位于我國新疆。結合材料與題干,公路長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約1 070米,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北端海拔約750米,說明公路南北兩端海拔較低,中間穿越橫亙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脈,溝通了南疆與北疆。公路北端海拔約750米,其應位于北疆,地處天山北坡、準噶爾盆地南緣的位置,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處的自然帶是灌叢荒漠帶,D正確;針葉林帶應位于天山北坡降水豐富的山腰地帶,海拔較高,A錯誤;山地草原帶與高寒草甸帶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錯誤。故選D。 4.A該機場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線的必經之處,該機場位于紐芬蘭島上。該島是北美洲的最東端,飛機在飛離北美洲,飛往歐洲地區最后的補給點。也是由歐洲飛往北美地區航線上,在飛近北美大陸時第一個的補給點。故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其成為最繁忙的機場,A正確,BCD錯誤。故選A。 5.D隨著飛機制造技術的發展,飛機載油量增加,單位距離能耗降低,飛機攜帶的燃油可滿足橫渡大西洋的需要,已無必要經過該航空港,D正確,ABC錯誤。故選D。 6.C該機場位于50°N附近,假設該飛機沿經線飛行,在1小時內飛過650千米,約6個緯度。因此該飛機所在緯度最高約為56°N,最低約為44°N,結合選項可知,C符合題意。故選C。 7.B氣溫越低,低溫期持續時間越長,海冰越厚。圖中四地氣溫低于4°C持續時間較長的為甲、乙兩地。甲地位于渤海內部,海水深海水體積巨大。乙地位于大陸附近,故乙海水較淺,海水體積較小,易結冰且結冰期更長。B正確。 8.A冰層厚度越大,單位面積海冰資源量越大。圖中葫蘆島市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當地海冰厚度最大。故A正確。 9.D根據圖示信息分析可知,該區域的積雪深度從西北向東南先多后少,此時為冬季,最可能導致此差異的因素一定是冬季風;同時,降雪量的大小與水汽多少一定有關;;此地區位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及東部沿海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地形差異不明顯。據此分析選D。 10.C冷鋒降水最大位置應在鋒面后方,根據圖示信息,冷鋒向東南方向移動,最大降水位于揚州市,則冷鋒中心應位于揚州市東南方向,結合選項選C。 11.B鋒面附近溫度變化幅度最大,結合上題,鋒面位于鎮江市附近,這里變化幅度最大,該市以南、以北的變化幅度都相對小些,據此選B。 12.(1)位于30゜N附近(2分);該省東北部沿海;居該省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區(2分);我國沿海南北航線中點附近。(2分) (2)地處我國東部沿海(2分);濱海平原面積較大(2分);氣候溫暖濕潤(2分);海岸線曲折,多港灣(2分);大陸架寬闊,海洋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海洋旅游資源)豐富(2分)。 (3)城市、人口密集,市場需求大(2分);經濟發達,資金、科技力量雄厚(2分);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和物流業發達(2分);國家重視,政策大力支持(2分);地價高,宜發展綜合效益高的農業(2分)。 【解析】 (1)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位于30゜N附近屬亞熱帶),海陸位置(該省東北部且臨海),經濟位置(我國沿海南北航線中點附近,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區)來分析。 (2)自然條件主要有:地形(濱海平原,平坦廣闊),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資源(海洋資源一般儲存在海底大陸架上,需要大陸架廣闊,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經濟需要航上交通,需有建港口的有利條件,因其海岸線曲折,多港灣。 (3)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從市場、交通、科技、國家政策等方面分析;該區域為我國東部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海陸交通便利;國家政策支持;經濟發達,資金雄厚;高校和科研機構多,科技水平高;社會協作條件好等。 13.(1)橫縣位于北回歸線以南,高溫期較長(2分);高溫期濕度較高(降水較多)(2分)。(而江浙一帶或梅雨期過濕。或伏旱期過旱且時有超過37℃的高溫);冬季受寒潮影響較小,氣溫較高(2分)。 (2)(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種植(2分);排水良好,土壤不會過濕(2分);離河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襲(2分);土層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發育(2分);沖積平原土壤肥沃(2分)。 【解析】 (1)首先明白農業生長氣候條件主要包括氣溫、熱量、降水等,結合材料提示,與江蘇、浙江相比,橫縣緯度低,氣溫高,熱量充足,降水量大。 (2)根據材料提示“生長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過濕不利于其根系發育?!笨芍貏葺^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會過濕,且不易受洪澇災害威脅;土層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發育;離河較近,便于灌溉,滿足生長旺季時茉莉所需水分。 【名師點睛】該題以我國廣西橫縣地理位置和茉莉花種植為背景材料,從地域認知到人類活動,設問細致靈活,注重考查學生地理思維過程與探究問題的能力。(1)依據文字材料中有關茉莉的生長習性,對比橫縣與蘇浙地區氣溫和降水特點可得出答案。(2)設問精細,答題時需抓住河流沖積平原的土層厚,距河近,便于灌溉等特點,還要明確地勢較高的優勢。 14.(1)青藏高原緯度低,海拔高,太陽輻射強(3分);(東北高緯地區年平均氣溫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凍土。)青藏高原氣溫年較差小,當年平均氣溫同為—1℃~1℃時,冬季氣溫高,凍結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凍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氣溫更接近0℃,受氣溫變化的影響,活動層更頻繁地凍融,(凍結時體積膨脹,融化時體積收縮,)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氣溫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動層厚度較大,冬季有時不能完全凍結,影響路基穩定性。(4分) 【解析】 (1)海拔高是導致青藏高原地區氣溫低的主要原因。和東北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緯度較低,冬季獲太陽輻射量多,冬季氣溫高,凍結厚度薄。夏季地表溫度高,凍土層融化。青藏高原緯度低、海拔高,太陽輻射強;(東北高緯度地區年平均氣溫低于-1℃—1℃,可形成多年凍土。)青藏高原氣溫年較差小,當年平均氣溫同為-1℃—1℃時,冬季氣溫高,凍結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凍土。 (2)觀察圖中甲地與五道梁地區的溫度和緯度差異。甲地年均溫高于五道梁地區,甲地凍土層厚度變化大,永久凍土厚度較小,地基土頻繁的凍融不穩。甲地年平均氣溫更接近0℃,受氣溫變化的影響,活動層更容易頻繁的凍融(凍結時體積膨脹,融化時體積收縮),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氣溫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動層厚度較大,冬季有時不能完全凍結,影響中期穩定性。 15.(1)處于中低緯度(南溫帶)(1分);非洲大陸最南部(1分);東、南臨印度洋(1分);西瀕大西洋(1分) (2)以高原地形為主(1分);高原面地勢平坦,起伏較?。?分);地勢大致東高西低(1分);沿海向高原過渡地帶高差大(1分)。 (3)地勢平坦(1分);面積廣闊(1分);降水較豐富(1分);有河流流經(1分)。 【解析】 (1)描述地理位置,要有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所屬熱量帶、緯度帶),海陸位置;南非位于南半球中低緯度,非洲大陸最南端,東、西、南臨海洋,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道。 (2)地形特征看圖示等高線及河流;大部分地區海拔高,1000米以上,且其內部等高線稀疏,地形以高原為主;河流由東向西注入大西洋,地勢大致東高西低;沿海海拔低于200米,為狹窄平原,西北部為沙漠。 (3)圖中陰影部分為南非耕地最集中成片的區域,主要是這里的農業自然條件較好,圖中顯示陰影部分等高線稀疏,地勢平坦,區域面積廣闊;有河流流經,且該地位于海洋濕潤氣流的迎風坡,降水較豐富。 【點睛】位置的分析包括: 1、自然地理位置:(1)經緯度位置:①所處的特殊經緯度值或緯度帶和熱量帶;②所處的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2)海陸位置:位于大陸內部還是沿岸(大陸東西岸或大洋東西岸)、島嶼、半島、海岸線長短等。(3)相對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陸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區的某某方位等。 2、人文地理位置:(1)相鄰位置:與某某國家(或行政區)接壤(或位于某某邊疆),或相鄰的某些特殊地點(如民族)。(2)經濟位置:所處(相鄰)某經濟區,其經濟地位。(3)交通位置:所處某某交通要道(樞紐)。(4)政治位置:為某某中心(首都、省會)在地區處于某某地位。 16.(1)【位置】大部分位于高緯度地區;(1分) 【地形或地勢】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1分) 【氣候】氣候寒冷,降水量較大;(1分) 【河湖】河湖眾多,河流流程短;(1分) 【植被】森林廣布,針葉林為主;(1分) 【人文】城市(人口)多沿?;蜓睾臃植?,南多北少。(1分) (2)緯度高,氣溫低(2分);固態降水率高,降雪量大;冬季時間長,積雪存在時間長(2分);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坡度較大,有利于滑雪道建設(2分)。 (3)旅游資源豐富,集群狀況與地域組合狀況好(2分);旅游資源獨特性突出(2分);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高、科學價值(2分);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或地區接待能力強(2分)。 【解析】 本題考查地理環境特征的描述、旅游資源及其開發評價、區際聯系與發展等知識點,注意結合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主要從位置、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角度描述,人文環境要素如人口,城鎮。芬蘭位于60°以附近,大部分位于高緯度地區;據圖可以看出該國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河流自東北向西南流,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緯度高,氣候寒冷,受海洋影響大,降水量較大;圖中河湖眾多,但河流流程短;緯度高,森林廣布,以亞寒帶針葉林為主;圖中城鎮多沿海或沿河分布,南多北少。 (2)題中緯度高、氣溫低、積雪存在時間長易被忽略,地形、氣候(固態降水率)可直接從圖中信息得出,但作答時要注意因果邏輯關系。拉普蘭地區緯度高,氣溫低,積雪時間長,積雪厚度大;據圖可以看出該國固態降水率高,降雪量大;拉普蘭地區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坡度較大,有利于滑雪道建設。 (3)芬蘭吸引大批游客前往的原因從旅游資源(種類、地域組合、集群性、價值、非凡性等)角度回答了其吸引游客的原因,而當地經濟發達,接待能力強,回答了游客數量“大批”的原因。芬蘭是圣誕老人的故鄉,有著“千湖之國”、“極光圣地”、“北歐鋸木廠”等美譽,旅游資源豐富,集群狀況與地域組合狀況好;旅游資源獨特性突出;是圣誕老人的故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高、科學價值;芬蘭是發達國家,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地區接待能力強。 17.(1)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中緯度(2分);歐洲西部,北大西洋上的島國(2分);西臨大西洋,東臨北海(2分);東南與法國等國隔海相望,西邊與愛爾蘭接壤(2分)。 (2)因該島國位于歐洲西部(2分),終年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2分)。所以河流流量大,水位季節(年際)變化小或無明顯汛期(2分)。冬不冷夏不熱,河流無結冰期(2分)。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2分)。 【解析】 (1) 島國地理位置的特點描述從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鄰位置等方面分析。 (2)河流水文特征包含流量及季節分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根據圖示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島國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河流流量大,水位季節(年際)變化小或無明顯汛期。全年溫和,河流無結冰期。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