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人人都可創造的視頻號,跟我有關系嗎?

     汕頭能率 2020-10-14

    電影《教父》里有句經典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我們這代人,人口紅利沒趕上,流量紅利沒嘗到,然而撞上了時代最大紅利:認知紅利,它是前幾個紅利的 1000 倍,我認為是結構性的紅利。

    希望這次的復盤能幫你變強,看見世界的溫柔。

    我的視頻號后臺截圖

    后臺錄屏,注意看標紅的播放量

    我的視頻號平均單條播放量三五萬,無中斷無剪輯。

    如果你搞不清楚你的定位,抓不到視頻號的本質,也不相信視頻號是那把能夠改變你命運的屠龍刀,那你幾乎肯定會在痛苦和焦灼中飽嘗挫折,忙忙碌碌,郁郁而不得志。

    以下內容源于上周末某知名 VC 大佬找我,給他投資的創始人 CEO 們所做的閉門分享,標題本來是:

    別把屠龍刀當菜刀,我集中火力談了 2 個問題,視頻號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做。

    我談到爆款視頻號運營的節奏感,平臺大局觀、“狂上量、狂找量”策略,如何看視頻號跟微視、快手、抖音、微博的關系以及視頻號的對手是誰。

    視頻號為什么是巨浪型機會。為什么需要價值觀驅動。你塑造了視頻號,視頻號反過來塑造你。

    互聯網的核心本質是網絡結構決定內容分發的路徑和效率。

    如何控制時間投入以持續輸出,真正的高手如何建立系統。風格、人設、定位、與冷啟動,長期主義以及對粉絲的正確認知等等。

    1

    “狂上量、狂找量”策略

    干嘉偉在加入美團后,就做一件事——“狂拜訪、狂上單“,我這里建議剛開始做視頻號要“狂上量、狂找量”。2 個意思:

    1、狂上量的“量”是錄制上傳視頻的數量,我希望你能把你的視頻號的量做起來,至少上百條。

    不然找不到感覺,大力出奇跡,搞不清自己的定位沒關系,因為量沒到位,錄多了自然就有感覺。

    很多事都同理,沒那么多亂七八糟的原因,李小龍說,我不怕學一萬種腿法的人,我怕的是把一種腿法練一萬次的人。

    2、狂找量的“量”,是去外部平臺找關注量。

    所有的你能夠拉到人頭的平臺,微博脈脈 b 站小紅書知乎,有量的地方都可以去喊幾嗓子讓大家關注你。

    你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一定不要放過,最好點對點發送二維碼,簡單直接粗暴,要大白話求關注。

    不要遮遮掩掩扭扭捏捏,要直接告訴對方掃碼關注你,你很用心做的,值得關注。

    一定要直白,否則效果差很遠。把你的量快速做到十萬,試試看會發生什么。堆上所有資源,打爆這個口子。


    2

    節奏感與大局觀

    節奏感是貼身運營,大局觀是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和桌子上。

    你是一定需要運營的,而不只是聚焦內容。內容當然是必須聚焦的,但這是起步,只是基礎。

    強調內容要好,跟強調我們出來混的一定要努力,沒什么區別。好內容只是入場券啊,同學們。

    運營技巧其實很多,注重微操。

    先說自己是誰,讓大家關注你,還是在視頻最后才說?怎么表達出“讓大家關注你”、“點我頭像加關注”、“更多視頻,點我頭像”?是否有更好方式?

    有朋友把我所有視頻來回刷了不下十遍,做了完整的分析,不單是看我內容,是在對比我的表達方式,從最開始第一條至今的迭代變化。

    不同點在哪,高點贊高評論跟內容的關系,跟表達形式的關系,臺詞的安排。

    還有個中歐師兄跟我說:我把你每條都看了,看到了你的進步。

    你的連載方式,你在表達結構上的調整,你有些話放在前面說,后來放在后面說,遣詞造句,語速等等。

    實際上很多人就不會這么做,總希望天上掉一份九陽真經乾坤大挪移,他照著干就可以了。

    這就是區別。

    甚至包括轉發語的設計,怎么轉群,轉朋友圈,處處都是細節。文案太重要,一個字可能帶來轉化率翻十倍。

    新朋友加你微信,你是發條精選視頻、給他點贊,還是發視頻號名片,請他關注(因為加你的朋友未必關注了你視頻號)?群發微信通訊錄的時候,如何實現最高轉化?

    視頻號的終極內核是社交短視頻,重“社交”,要互動,玩起來最關鍵。

    贊、評論、轉發權重高,要留白,留槽點等。要找和你匹配的賬號互推,不然會被算法鎖死在自己的圈層里。

    互推不僅帶來即時粉絲增加,最關鍵是能破圈,打開一片新的根據地。

    你目標客戶在哪,誰手里有你批量的目標客戶?你提供什么價值跟對方互換。

    也必定有人對你說三道四,甚至惡意中傷,不要回應!

    不要回應,永遠不要和這種人爭論,他會把你的智商跟他拉到同一水平,然后以多年的經驗打敗你。

    對待這種人,要贊同他的一切觀點,讓他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遠。對方的目的一開始就不在討論出結果,而是讓你服從他的主張。

    如果你沒被黑,只說明你的影響力還太小。

    大局觀,是你要理解平臺的戰略意圖。平臺并不希望老是熟面孔,從來不希望大 V 總是老熟人,最樂于看見一代新人換舊人,新鮮面孔不斷涌現才是王道。

    感覺到官方的良苦用心了嗎,控制機構大號晚點進場速度,讓我們平頭老百姓有機會成長,沖一沖,你還不抓緊。

    還記得一個人落水后,等著上帝救他最后被淹死的故事?廣州的龍哥已經給過我們機會了。

    微信作為最大的內容生態平臺,3000 萬公眾號精華內容無數,沉底內容無數。

    大量的優質文章璀璨奪目,卻抵不過時間,都沉在水底,或被大量吸粉為目的的垃圾公號文章所淹沒。

    比如之前我說的張斐那篇,發給很多朋友。2017 年的,充滿對移動互聯網的遠見卓識,卻埋沒了。

    微信已經在想辦法,公眾號動作頻頻。

    推出“專輯”功能、評論區留言限制取消,上線“搜索”組件,公眾號付費功能,公眾號推送的時間順序調整。

    增加“相關閱讀”、“發現公眾號”等功能,我猜都只有一個目的,發動大家整理內容,讓內容流動起來,讓優質內容呈現出來。

    從這個角度看,視頻號一定承擔著把優質內容重新激活的隱蔽戰略任務。

    視頻號帶鏈接的功能,真是神來之筆。

    大局觀包括要深度理解官方言論,尤其廣州龍哥的表達。就像你研究巴菲特,最有價值的材料是巴菲特發言實錄,研究微信生態也是如此。

    微信主張“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相對公眾號而言,我們缺少了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因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

    所以就像之前在公開課所說的一樣,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

    畢竟,表達是每個人天然的需求。微信不小心把公眾平臺做成了文章作為內容的載體,這使得微信在其他短內容方面有所缺失。

    我們很重視人人都可創造的內容?!?/span>

    龍哥還說,微信要做最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工具,也要幫助真正創造價值的人把他們的價值體現出來,這是微信的兩個源動力。

    只要你真正創造價值,龍哥自有安排,這個時代不會虧待認真做內容的人。

    3

    風格、人設、定位和冷啟動

     關于風格

    你得有自己強烈的風格。用自己最擅長、最真實、最自然的方式把同一個東西演繹出來。

    你看我的推薦書單連載,感覺屏幕都要炸裂。因為我是發自內心地在推薦好東西。

    關于真實,再次強調,你越裝,你的識別成本越高。各種成本連帶著都會上去。

    好比創業做公司,你看上去是招了 1 個人,每人 1 萬薪水,但社保一加就接近 1 萬 4,還不算辦公占位成本。

    還有溝通成本沒辦法量化,甚至帶來層級增加,部門的無形壁壘。

    所以我都一鏡到底,省了大量剪輯時間,每次蘋果手機直接錄完就導入剪映,一鍵生成字幕就導出。很快就完成,沒背景樂。

    關于人設

    中歐龔焱教授說:“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當你試圖打造一個人設,人設往往也會反噬、控制你”。

    很多朋友就試圖打造自己的人設,我感覺人設不是被打造出來的,而是自己真情流露自然形成的

    尤其不能去做虛假的人設,一個謊言需要更多謊言來掩蓋,你會很累,難以持續。

    你必須要認清自己,找準定位,要拿本心跟這個世界碰撞,而不是制造一個人設,然后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人設。

    關于偶像包袱

    我發現很多人有明星幻想癥,以為自己的第一條視頻是萬眾矚目,只要一發,馬上人盡皆知,很緊張。

    感覺自己是在八萬人體育場的后臺,外面坐滿了人,馬上就要登臺。

    其實誰會看呢,不要有偶像包袱,錄吧,發吧,錄上五十條你就找到感覺了,你到底對什么內容感興趣,對什么內容張嘴就來,很在行。

    大力出奇跡,舌頭不利索,你錄個 200 次你的舌頭就順溜了。

    別說什么,天生不會,沒有料,我覺得你可以,你可以學。你不會的原因只有一個字,就是。

    很多朋友跟我說,我天上不是這塊料,怪你父母咯?沒給你一根好舌頭?

    鋼琴家肖邦說,我每天努力練琴十幾個小時,最終世人用天才兩個字總結我所有的汗水。

    關于定位

    做視頻號跟做企業是一樣,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錯位競爭,找準自己的生態位,不要把正面競爭作為出發點。

    你的目的是發展自己,做出特色,而不是戰勝別人,不是去跟別人比你做得更好,比更精華內容,比更有表現力,沒有必要。

    最小的個體也有品牌,找準自己的優勢,足夠垂直,足夠細分,足夠有特色。

    市場很大,你一定可以建立自己的地盤。


    4

    文案的時代狂歡

    有人說視頻號時代,文字不重要,這太扯了。恰恰是文字的時代真正開啟了。

    視頻號是綜合實力的對決,我認為視頻號的本質上還是文案的能力。

    因為鏡頭前面的表達最終還是考驗的是你臺詞功底。200 多字,凝結著作者對生活對工作對某件事的感受。

    你如何提煉得簡潔優雅,深度有力,跟電影一樣,編劇厲害,不會差到哪里去。

    文字的力量,可以彌補顏值的缺陷。

    臺詞又跟我們日常的寫作不一樣,不信你直接把寫的文章讀出來,會很奇怪,各種滋味自己體會。

    所以實際上文字工作者的盛宴正在到來,文案的力量無窮,1 個高手能頂 10000 個。

    同樣是一段話,順序調整,平仄押韻的講究,詞組的前后順序,有太多的講究??梢院煤每纯?b 站后浪演講的臺本。

    5

    時間投入

    看我經常上熱門,有朋友以為我要發力做自媒體,是不是不創業了整天在發視頻號,是不是 ALLIN 視頻號了。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事實上不了解我的輸入輸出體系我屬于鍵盤跟不上思路的體質,火花不斷。

    特別贊同王興所說,如果沒有什么值得在飯否上說的事,那這一天就過得太渾渾噩噩了。

    包括特斯拉的老板馬一龍,5 個娃,造車造火箭,各種時間都是擠出來的。高效能是可以學得會的,但沒法教,德魯克已經說過了。

    我是批量錄制。每個周末一次性錄個十條八條。每條剪輯 5 分鐘(主要是一鍵生成字幕,校對)。

    因為我沒有后期,沒有其他花里胡哨的特效或者效果,硬邦邦,一鏡到底,一分鐘一口氣說完結束。

    省下了剪輯的時間。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是沒有廢動作。

    我每天上班忙成狗你們沒有機會看見,我在各地出差拜訪客戶你們也不會看見。

    其實是因為很多朋友幫我點贊、幫我轉發了,所以造成了刷屏和熱門。你經常刷到我,跟我花多少時間在視頻號上其實是沒有關聯的。

    你每天如果在視頻號上花上一小時,你覺得你能持續嗎?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也沒必要花時間在這里,這里又發不了大財。

    一件事情想要持續,必須降低門檻和難度,你才能持續。

    6

    真正的高手都是建立系統

    思考下自己建立了什么系統。要養成習慣寫文章,持續輸出,不要有一搭沒一搭的。

    不是按興趣寫作,不是過家家,而是必須進化成專業寫手,真正穩定,日拱一卒。

    作家不能憑有沒有靈感才寫作。

    有方法有套路,持續往前推進,體系化輸出。從輸入到輸出,一條龍的內容流體系,才能持續。

    做內容絕對不是你專門坐在電腦前面才開始構思寫作,你需要形成自己的輸出流。

    把隨時看到的、想到的那些碎片化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直接可以輸出為視頻或者文章。

    我們的時間已經很碎片化,一方面我們需要對抗,擠出盡可能大塊的時間來深度閱讀和思考。

    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進化出,跟碎片化時間相匹配的,碎片化的輸出系統。只有這樣你才能持續輸出。

    那些輸出能力強大的人都是這這么干的。

    以及,你的內容本身要有強拓展性,不要東一下西一下,天天追熱點,天天想方向,以致陷入泥潭??蓞⒖济绖〉墓适戮€。

    我的內容全部聚焦創始人 CEO 的自我成長,認知提高,推薦圖書,正如上一條所說。

    我的幾個欄目,我可以連載。比如【史上最強創業書單 1000 本連載】,過去 20 年,我確實讀了不少。

    后面再讀上幾年,精挑細選 1000 本,我沒有任何壓力,可以一直做下去。

    【創業十年復盤連載】更不用說了,全是教訓,一身滾刀肉,正好可以錄著玩,創業是條不歸路,是個無底洞。

    說多了都是淚,我盤點盤點,笑著說出來,權當是創業之余的娛樂放松了。我沒有其他娛樂方式,就是讀書、寫作、錄視頻。  

    【牛人推薦】也會如此,碰到好的人對我有觸動的人,以前跟以后,一定會有不少。


    7

    創始人CEO視頻號如何才能持續

    極簡、真實、擅長,所以持續。因為極簡所以持續,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持續。

    你一定要降低生產的成本,所有企業的價值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沒有其他。

    奧卡姆剃刀定律:若無必要,勿增實體。我錄的視頻都很隨性,對著蘋果手機一頓噴。

    說好的收音耳機到現在還沒買。不太想買了,怕麻煩??梢哉f是極簡。

    你花時間太多,必然對它有高期望值,然后失望然后不用了。不能持續。職業玩家除外,凡是花太多時間做視頻號的 99% 都堅持不下來。

    心態一定要放正。就當發朋友圈。微信把它做成發朋友圈的樣子,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高門檻的事,都不能持續。為什么去健身房健身很難堅持,因為太麻煩了。

    微信這次把視頻號做得如此極簡,背后很有深意。

    幾乎 99% 的互聯網產品都死在復雜上,每多一個點擊,用戶流失 97%。這個意義我認為不亞于移動支付之于整個中國互聯網的意義。

    因為真實。所以持續。

    真實是微信團隊的價值觀。視頻號是記錄真實生活,抖音是記錄美好生活,真實是他們追求的東西。

    脫離低級趣味的,那些活在濾鏡里的小姐姐們應該不是他們要的。意義不大,看過就忘記了。

    而是真正能引發思考的一些東西,真人出鏡,原汁原味的素材。不要太精加工,雜糧飯比精制白米飯有營養。

    張小龍說,這是個套路的世界。他說大家不要活在濾鏡里,他說要套路就要玩高級的套路。

    什么是高級套路?我的理解就是真實。沒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向套路,真實本身就是最高級的套路。

    要拿本心和這個世界碰撞,比如說,做菜,我有經驗,不用心做,一變看手機一邊做菜是做不好的,你的聚焦在菜上,甚至抱著一顆心,才做得好吃。菜的味道才會真的好吃。

    所以我的宗旨或者價值觀就是原汁原味,掏心掏肺。你能感受到我的那種坦誠,把自己想到的學到的都掏出來,盡可能掏干凈。

    其實收益最大的反而是我。因為我掏空了我又可以裝進去更多的東西,還收獲了一堆朋友。這是很好的。

     因為擅長,所以持續。一定要輸出自己擅長的內容,才能持續。

    梁寧老師說的非常好,什么東西讓你永遠不爽,什么事情讓你持續滿足,這就是你的命運所在;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怎么著,首先要看你對什么事情敏感,再看你在做這件能引起你敏感的事情時,是不是能夠讓你感到快樂。

    最后看你是否會不厭其煩地做這件事,有種痛并快樂的感覺。

    喬布斯可以對著 ppt 講 1000 次,雷軍兜里揣著 18 個手機,你呢?

    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本質上是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這很難。我去年去中歐念書,開學那天教授就給我們做 pdp 測試,性格測試。

    就是讓你更深度地了解自己,沒人敢蒙著眼過馬路,但很多人卻蒙眼過一生。渾渾噩噩,沒搞清自己是誰。

    8

    視頻號的長期主義

    不急不躁,日拱一卒的意思是持續穩定出內容,持續穩定轉發內容,保證持續的輸出,保證定時轉發朋友圈,因為這就像飛機票,錯過了就不會再有。

    最快的進步是不退步,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

    think big、think deep、think long。不要一驚一乍,一會兒焦慮,一會兒恐慌,誰發了財 ,誰裂了變,誰圈了粉,心態完全崩了。

    那些不重要,不屬于你。要長期做、穩定做。

    天上永遠掛著餡餅,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圓,但就是砸不到自己頭上,甚至想盡辦法也夠不著。

    天上也隨時飄著幾個億,拼死拼活后也就維持個溫飽。

    想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時區,做時間的朋友,利用復利的價值不斷增長。持續穩定。

    撈個快錢也可以。收割唄。各種新平臺新機會三五年總會有的。你不嫌累的話也可以割,不過我更希望是自己種莊稼。

    長線是什么?就是眼前看不到收益的事情,如果拿做公司來說就是團隊建設、人才孵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

    不要被數據綁架,聚焦干貨,不要水的東西。確實好的東西,深刻的東西其實不會爆。

    深刻的東西除非經過包裝,否則不會流行,我自己就發了不少,比如猶太思維的底層邏輯,以及一些上課筆記,讀中歐花幾十萬學費,去以色列的感受,沒有爆。

    然而看得懂的人會如獲至寶,我時常收到很多朋友專程微信感謝。不要追求粉絲量,追求質量。

    9

    做視頻號就是做人

    你的品牌,是很值錢的,務必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你發朋友圈很水,別人就屏蔽你,你自己都不知道,還在自嗨。

    你有 5000 人朋友圈,以為這 5000 人都會看到你的內容嗎?真相是你有 5000 人,發條朋友圈直接 50% 的人看不到。

    還剩 2500,然后大家在忙著,10% 的人看到,250。

    這里面可能 10% 的人跟你互動一下,就是 25。還有人可能一看這人又在自嗨了,發的什么玩意,直接屏蔽你。

    視頻號小世界,世界大視頻號。視頻號其實是一面照妖鏡。折射出每個人的人性。

    就像微信群,有些人搶紅包,不轉發不點贊,在群里拉人頭搞自己地盤。很有意思,你能看出來哪些人是實在人,哪些人是小聰明。

    你一共就發了幾個視頻 ,就開始互粉,沒有意義。能不能先把視頻號裝修好?

    開個火鍋店還在刷墻,到處是油漆味道你就喊人來看、來吃飯嗎?就急著辦開業典禮、送花籃了?

    肯定是全部弄好,試營業沒問題了,才昭告天下,請朋友來吃,才留得住人。

    珍惜自己每次露臉的機會。每次發朋友圈,每次錄視頻,每次在群里說話,其實都是一次自己的展示,要拿本心和這個世界碰撞

    10

    對粉絲的正確認知

    找到一萬個欣賞你的人,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價值,而不是一味追求粉絲量,那些只是模糊不清的 ID 而已。

    找不到 1 萬個,找 1000 個也是好的,粉絲在于質量,100 粉絲未必不好。

    舉個例子,你把我的視頻轉發到群,會發現視頻頁面是沒有關注按鈕的。

    必須要點頭像,到我的個人主頁才有黃色的關注按鈕。微信為什么這樣設計?

    就是希望你在關注別人的時候,先好好看一下這個人的個人簡介,這個人都發了什么內容,然后再做出決定:我要不要點個關注。

    因此,視頻號的粉絲很寶貴,是認可你這個人才會關注你,不是隨便點關注的路人粉。

    粉絲對博主的認可度高于市面上所有的平臺。

    你看視頻號的官方認證標準,“要么你的視頻號有一萬粉絲”,“要么你在其他平臺有一百萬粉絲”。注意,這是一比一百的關系。

    每個粉絲的背后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無比珍貴。

    目前大家太浮躁,就像現在的直播,不賣幾個億不好意思往外說。浮躁啊,同學們。

    有的人粉絲不增個幾千幾萬,也不好意思對外說。實際上粉絲量不是數字,每個粉絲量的增長背后,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這是一個一個關注你的人,背后都是一份一份的信任。

    有次路過上海人民廣場的相親角,一個老媽媽用鑷子夾著她女兒的照片在給別人看,那不是紙片,是活生生的人。然而大家都麻木了。


    11

    價值觀

    你塑造了你的視頻號,而你的視頻號反過來塑造你。

    關注我視頻號的朋友,不是來休閑、消磨時間的,他們有更高信息密度的內容需求,我要在一分鐘之內給出足夠硬核的東西,來表示我的誠意。

    這一分鐘雖然短,我依然熱切地希望,他們在我這里的一分鐘能有所獲,超出期望。

    沒有價值觀,就沒魂,就走不遠。我做視頻號的價值觀是“硬核、干貨、激情、真誠”。

    我的風格是掏心掏肺,用自己的真誠滾燙去交流。對自己真誠,不欺騙自己。

    能不能誠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真誠地去衡量自己。有個中歐師姐財務自由,今年目標是不騙自己,不說違心的話。

    汪曾祺說:人總要把自己生命的精華都調動起來,傾力一搏,像干將莫邪一樣,把生命煉進自己的劍里。

    這,才叫活著!

    古往今來,凡做大事業者,無不如此——心無旁騖,專注持恒,將生命煉進自己的劍里,讓自己化入傳世萬古的劍魂。

    把你的真誠融入到視頻號里吧,同學們。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不爭,天下莫與之爭。就是利他。你得掏心掏肺,把你的精華、你的經驗和你的火熱全部掏出來。

    亞馬遜 20 年,就是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提供無限的選擇、頂級的購物體驗和最低的價格。

    這也是顧客永遠不變的追求,其他的都是流沙,都是迷霧,都是喧囂。

    我的視頻號只發干貨,亂七八糟、嘩眾取寵、蹭熱點的套路我不是不會,但我不發。

    我要發就是掏心掏肺,壓箱底的好東西,就是值得自己反復看、值得轉給朋友的東西。

    你最好的朋友來到你開的餐館,你會怎么招待他,那你平常就應該怎么招待你的客戶。

    12

    網絡新基建

    所有的商業都是一部觸達手段的進化史,是從接受信息到下單購買的路徑縮短的縮短史。

    營銷的玩法一定要跟著每一個時代去做變遷,盡可能地去抓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平臺。

    對我們平頭老百姓來說,所有彎道超車的新機會都來自網絡新基建。

    我很喜歡看中國互聯網過去 25 年的發展史,不管正史跟野史都愛看,我有個感受:

    在某家公司如日中天的時候,往往他潛在的強大對手已經在另一條地平線上出現了,而且往往是伴隨著新的網絡基建機會出現的。

    2003 年的淘寶,2009 年的微博、2012 年的公眾號,2015 年的拼多多,2016 年的抖音,2020 年的視頻號。

    注意“網絡新基建”這個詞,小區通地鐵,房價肯定漲,這就是基建的力量。因為底層連接的技術變了,帶來營銷格局的徹底變天。

    視頻號不是誰設計出來的,是微信作為最大的社交平臺和最大的內容生態平臺的基礎上演化出來的,堪稱劃時代的產品,意義不亞于第一代 iphone。

    站在這個角度理解微信,你就不再像十億人那樣,只是把微信當作一個通訊工具。

    普通人逆襲在正常情況下很難發生,大家身份類似,智商思路大致相同,機會挑戰一樣,你憑什么逆襲?

    只有當新東西、新變化來的時候,命運之門才會露出一絲縫隙,你撲上去咬住不放,人生才有機會翻盤。

    否則真的太難,這絕不是躬身入局,而是撲身入局。

    13

    網絡結構決定內容分發的路徑和效率

    晨興資本合伙人張斐老師有深刻見解:無論是一對一、一對多、還是多對多的鏈接,都是為了分發內容。

    網絡結構決定了內容分發的路徑和效率。

    在過去,為什么這么大的群體會被長期忽略?主要還是以前的網絡結構不夠好造成的。

    以前的網絡結構是精英主導,建個網頁你需要資金、知識,需要去生成,還需傳播推廣,所以它的成本會很高。

    今天移動互聯網的網絡結構是非常優化的,每個人都有傳播的機會,生產內容門檻也低,幾乎免費。 

    快手之所以能夠深入到三四線城市,并沒有大家說得那么神奇,其背后的底層邏輯就是技術升級,這是由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結果。

    技術使得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通過推薦算法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分發自己的內容,使得優秀創作的人能夠更多地被關注。

    以前這些人都存在,只是你觸達不到,便以為他們都不存在。就如同趙本山在沒有上春晚之前,他就已經存在一樣,春晚只是把他放大了而已。

    今天我們的算法比春晚更優秀,讓每一個普通的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14

    視頻號為什么是巨浪型機會

    這波機會,對于我們沒有抓住微博、沒抓住公眾號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巨浪型的。

    我看見了自己成為細分領域大 V 的可能。我也不想把世界讓給看不起的人,讓他們抓了無數的流量,然后瞎說。

    我也想當個 V,微博的簽名, 我用了很多年,我說我遲早會紅,請對我好一點。

    很多老朋友應該會記得,我一直在想紅的路上掙扎努力,雖然現在還沒有很紅,但視頻號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新世界來了,我要騎上去。

    也沒有什么特別看好的理由。一定要說理由,只有一個,龍哥 inside,我持續看好廣州的龍哥,龍哥作為廣州地區最大的箭牌香煙消費者,這次你看他 high 起來了。

    我在多次分享里都表達了這個觀點,沒有別的,龍哥inside,龍哥還是你龍哥。信龍哥,當大 V。

    但也要注意,視頻號是最大的社交平臺和最大的內容平臺融合的產物。

    是自然長出來的,不是某個天才產品經理靈光乍現出來的,事實上,上億級的體量,誰能獨自決定潮水的方向?

    為什么視頻號的入口跟朋友圈是同等級別的?為什么視頻號的收藏轉發按鈕這么顯眼,而轉發按鈕在右上角離手指更遠?為什么龍哥會發一條 2 億的朋友圈?自己去思考。

    毫無疑問,視頻號是定義性的劃時代產品。

    陸奇說,任何一個時代的商業生態,往往有個定義性、體驗性的產品來驅動。

    真正把 pc 時代建立起來的是 win95,真正把 pc 互聯網時代帶起來的是第一代瀏覽器 mosaic,真正把移動時代帶來的是第一個 iphone。

    2007 年的 iphone 其實是一個非常差的手機,你幾乎打不通電話,當你拿到這個手機的時候,你就知道這是一個定義性的產品。

    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個設備,手指可以工作了。

    視頻號也是如此,它基于微信最大社交平臺和最大內容生態平臺,自然生長出來。真正開啟視頻時代必然、必須,只能一定是視頻號。

    視頻號不用下載,也就不存在卸載,日活幾乎會逐步跟微信同步。其他任何 app 都沒辦法與之相提并論。

    在互聯網上,任何一次需要用戶的跳轉,用戶就可能流失掉 97%。

    管狀顏料的發明在美術史上極其重要,原來要自己調色,門檻太高。發明以后不同調了,門檻大幅降低。

    視頻號也是如此。隨時隨地的表達,短的發視頻號,

    下一次內容大融合我估計更具革命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和觸覺技術(模擬觸摸和運動的技術)。

    它將是多感官和互動性的的內容大爆發,不過尚需要時間。

    視頻號的本質也是一場影響深遠的供給側改革。大幅降低供給側的難度,低門檻造成海量供應,熟人社交發動,引爆二度三度陌生社交鏈路,讓供應端得到足夠的正反饋。

    15

    重新理解媒介

    這里要吹爆麥克盧漢,搞傳播的同學們一定要看他的書《理解媒介》。

    史前的部落人,生存于感官的和諧平衡之中,聽覺、嗅覺、觸覺、視覺、味覺,同等地感知世界的變化。

    然而,技術創新延伸了人類能力和感官,改變了這種感官平衡,這種改變又反過來不可避免重塑了創造這種技術的社會。

    根據麥克盧漢的說法,有三種基本的技術創新給人類造成巨大改變:

    1、拼音字母的發明,使部落人失去了感官平衡,眼睛獨占優勢。

    2、15 世紀活字印刷術,加速了上述過程。

    3、1844 年電報發明,預示著電子革命最終通過恢復人的感官平衡來重新部落化。

    人類全面進入視頻時代,本質上是對感官平衡的修復。

    16

    視頻號的對手是誰

    我想插一段往事,2009 年,馬老師帶隊去美國考察一流公司,其中有蘋果,谷歌,微軟。

    見這些公司,通常他們都會問一個問題:“誰是你們的競爭對手?

    到了谷歌,Larry Page 說谷歌的對手是 NASA(美國宇航局),Obama administration(奧巴馬政府)。

    為什么呢?Larry Page 說,誰跟我搶人,誰就是我的競爭對手。

    我的工程師,Facebook、蘋果來搶,我不怕。我們開更高的工資,給更多的期權,股權就好了。

    可是我的工程師去 NASA,一年只有 7 萬美金,只有我這里的五分之一。我還搶不過。

    我們谷歌描繪了一個很大的夢想,美國宇航局的夢想,是整個宇宙,更大,做的事更好玩,把我們最優秀的工程師吸引走了。

    視頻號崛起,誰會顫抖?所有消耗用戶時間 kill time 的 APP 都會瑟瑟發抖。

    視頻號并沒有把誰作為對標,或者說要打敗誰,去探討視頻號跟快手和抖音有什么區別沒有意義。

    現在誰也沒辦法去定義視頻號,誰能定格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

    我在 3 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說:朋友圈的展現形態很可能會由現在的圖文并茂,徹徹底底進入一個以好友短視頻為動態的形態。

    視頻號的本質,是微信生態系統對短視頻內容供應鏈的升維打擊

    攻擊的背后是微信生態的不斷擴大,點和點的互動,依賴社交關系鏈的傳播,會發生越來越多的化學反應。

    只要微信生態仍在擴張、豐富,更有活力的生態體能夠涌現,升維攻擊就不會停止,

    隨著原有生態體的老去,活躍度和重要性下降,本來占統治地位的那些面或線,即使還能在高階生態體中存活,也不得不主動降維。

    湖畔大學曾鳴教授曾分享過新聞行業的三次升維攻擊,門戶網站對傳統媒體的升維攻擊,微博對門戶的升維,微信對微博的升維。

    而現在,視頻號對其他所有的短內容平臺就是標準的升維攻擊。

    因為微信是最大的社交平臺,也是最大的內容平臺,不要在局部去分析產品層面的功能和規則,目前一切都在調整。

    所謂升維攻擊的定義,就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新平臺不斷打開過去的封閉結構,納入越來越多的點,共同參與互動。

    在升維的面上,由于供應,需求以指數級增加,面促進而非抑制點的活力,點連成線的活力也遠大于傳統的線。

    17

    和微視、快手、抖音、微博

    視頻號不是微博。

    視頻號跟微博不一樣,微博靠大量轉發博關注,大量很水的但即時的評論轉發,視頻號我認為是電視臺,精品策略。

    我覺得視頻號是面對 5g 視頻互聯網時代對朋友圈的一次升級和革新。

    原來的朋友圈僅限于熟人,太狹隘了,視頻號是真正打通了公域和私域,是一個廣域的大朋友圈。

    視頻號可能取代微博成為媒體和輿論的主陣地,會成為社交短視頻平臺,而抖音可能會成為偏向娛樂、殺時間的應用。

    視頻號跟微視、快手、抖音是兩個東西,甚至是兩個時代的東西。

    產品哲學存在根本不同,但從搶奪用戶時間來說, 是可怕的對手,想消磨時間去抖音,沉浸式全天候游樂場。

    沒有誰能夠比微信做這件事更適合了。因為它坐擁 12 億人的社交關系鏈,真正的上帝視角。

    其他所有平臺博主跟粉絲聊的很嗨,互動也很棒,最終都會說出那三個字,不是我愛你,而是“加微信”。這讓平臺方感到絕望,

    這是最大的勝負手,也是騰訊帝國的龍脈。無他,wechat inside,龍哥 inside,就夠了。

    吳曉波老師分享,在互聯網遠古時代,2003 年底聯眾 2 億注冊用戶,如果你玩過聯眾,記得給我留言。

    而騰訊游戲 2003 年 8 月上線,一年時間,擊敗聯眾。

    聯眾游戲的員工回憶,qq 游戲上線了一個最令人絕望的功能,qq上顯示了一個窗口,提示你的好友正在玩什么游戲。

    點擊之后,直接跳轉到游戲是,你就可以加入,qq 當時兩億多注冊賬戶,隨機產生的游戲玩家數量巨大。

    插根扁擔也能開花的說法,從此廣為人知。

    18

    視頻號對創始人CEO來說是什么

    視頻號對創始人 CEO 來說是什么?是超級電視臺、極速催化劑、巨型放大器。

    2009 年,微博出世,給每個人發了一個大喇叭,140 個字,隨意揮灑,一時之間,神魔鬼怪,網民狂歡。

    而現在,龍哥給每個人發了一個電視臺。免費的,可以自己掌控,不用資質審批的電視臺。這在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一個軍隊要奪取一個城市,首先就要拿下廣播電視臺。

    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開播,完成復雜的人格化表達,產生情感共振。

    以前電視臺制作成本很高,編導錄像制作相對來說是耗時耗力耗錢,本質上是個精英游戲。

    現在不同了,我們隨時隨地自己可以開播可以做節目,分分鐘搞定,我把它當作電視臺來做,我目前有 3 檔連載節目:

    【創業十年復盤連載】,主要是我自己很扎心的那些感受,讀中歐創業營等商學院的課程筆記,跟各種人交流的感受。

    【史上最強創業書單 1000 本連載】因為總是有朋友問我書單,索性立了這個 flag,1000 本,把我過去十年創業過程中看過的優質好書,挑選出來。接下去我也同步會看,看完不錯的好書。保證都是我看過的。我相信有 100 本書早就給你寫好了答案。

    【牛人推薦】高人指路。我也相信有 100 個人早就走過了你的路,業界有個知名大佬就是這種方法,列出行業里 100 個最牛逼最應該見的人,列出自己的問題清單與思考,然后一個一個去聊。聊完一個再跟第二個,再跟第三個,聊到第 50 個你會發現提升是指數級的。

    這是用戶關系的極速催化劑。

    極大加速人跟人的關系,快速拉近,很多朋友通過視頻下的文章加微信,相見恨晚。

    這也是影響力的巨型放大器。

    基于社交鏈和內容算法傳播,微信有 12 億人關系鏈,真正上帝視角,前所未有,空前絕后,史無前例。

    凱文凱利說,互聯網是個巨大的復印機,內容夠好,會一直傳播,無窮無盡。

    視頻號還是很好的倒逼思考復盤的工具。跟我寫公眾號「龍東平手記」一樣,就是逼自己寫,寫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

    寫清楚了,也就想明白了。戒定慧。是讓自己靜下來的工具。

    借事修人。牛逼互聯網公司經常這么干,業務沒做起來,人得到了成長歷練,很劃算。

    你以為我在玩視頻號、其實我在探索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其實很難。我在整理反省自己。看視頻號里王石,經緯張穎。會有非常多的感觸。

    19

    七龍珠,未完成

    為什么 2020 年 1 月 9 號微信一年一度的發布會的名字,叫未完成呢?

    我感覺是因為七龍珠還沒有完全集齊,所以叫“未完成”。

    微信集齊七龍珠,就能召喚神龍,神龍是什么,神龍就是整個移動互聯網,到那個時候,移動互聯網等同于微信互聯網。

    大家不會說騰訊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了,恐怕整條船都是微信造的了,他是賣船票的。

    七龍珠都是哪些?

    我認為是:1 朋友圈、2 公眾號、3 小程序、4 視頻號、5 小商店、6 微直播、7 未知。

    立貼為證,微信會推出直播,叫微直播,入口跟就放在朋友圈的下面,跟視頻號一樣。

    微信直播,萬眾期待,現在開個直播很繁瑣,參與度、體驗感都很差,想象空間非常大。

    20

    品牌營銷新基點

    新品牌營銷四大基點非常深刻,來自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教授。

    1、持續的深度互動

    原來是被動的,單次的傳播。

    單次不是數量的概念(也會覆蓋率曝光率),而是每一次的曝光和傳播中間是沒有連續性的。

    沒辦法持續運營,沒有雙向溝通,只有單向傳播。但新品牌的建設中,互動貫穿始終。

    從對著裝風格的討論到具體衣服的設計和銷售,說后服務,網紅和粉絲在深度互動,社區建設和品牌建設同步進行。

    2、個性化的社交網絡觸達

    舊的中心化的渠道,新的是分布式觸達。舊的從央視到門戶到搜索引擎,都是中心化,標準化,很難有情感認同。

    新的是微信朋友圈直播微博、b 站 qq 空間 acfun,instagram 小紅書。通過點評等互動方法口口相傳,影響更大消費人群。

    所以要做私域流量。廣告與公關的區別。

    3、復雜的人格化表達,產生情感共振

    傳統的沒辦法很復雜,只能定位成一個或兩三個核心要素來傳播,因為中心化的 15 秒廣告能傳遞太少內容。

    新的可以包含很多十分復雜的信息,強調人格化,多維度持續互動,消費者產生更多元的認知,更深層的情感共振。

    而非一兩個所謂的賣點。從簡單的信息元素到越來越復雜的人格化表達,形成人與人的共振。

    這是新品牌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網紅的配合參與度,是比粉數數量和質量更重要的指標。

    網紅之所以能帶動粉絲,是因為打造了極具風格的個人形象,延伸打造城了某種生活方式的提倡者。

    在此基礎上與粉絲熱情溝通更容易在粉絲中積累更好的情感體驗。跟明星代言截然不同。

    4、割裂的部門融合

    傳統的實際很割裂,研發,產品,市場,渠道,生產。很少有交流溝通各司其職。

    發布一個新品的時間長,線性溝通。缺少配合打法。即便有合作也是相對割裂的線性的指令式的合作。

    很難區分網紅跟粉絲的互動過程中到底是做廣告還是做內容,是做產品的共同設計、服務。

    甚至銷售。上新預售直接賣光,因為前期互動已經完成所有的鋪墊。銷售只是順理成章的收款。

    渠道即媒介、媒介即內容、內容即營銷。 

    21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先講個故事:

    遼沈戰役的著名戰例,李作鵬帶兵南下錦州去截廖耀湘兵團,不讓他逃。

    打到撫順附近,半夜槍聲大作,槍炮聲震天動地,然后李作鵬就說,我們不往南了,就在這守著,這就是廖耀湘兵團的主力。

    旁邊的參謀很懵。天亮后發現,真的是。

    后來大家問原因,李作鵬說雜牌軍的槍炮聲不可能這么響亮,他就用這一點來判斷。這么響亮的槍炮聲,那就是廖耀湘兵團的主力。

    要不是身經百戰,你怎么知道什么叫響亮?什么叫不響亮?你不可能做這個判斷。

    所以《岳飛傳》里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有人寫錯別字,說存乎“于”心,不對,是存乎“一”心,只有一個人的心知道。

    二代想接班,如果自己不經過一系列煎熬,他不可能接得了班,教不會。

    以上。更多優質內容,歡迎加入星球查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一卡二卡|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 日本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欧美巨大极度另类|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国产| 欧美性XXXX极品HD欧美风情|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在线人午夜剧场免费无码| 人妻综合专区第一页|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最新|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AV|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自拍| 少妇肉麻粗话对白视频| 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少妇高清一区二区免费看| 无套内谢少妇一二三四|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女人的天堂A国产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久久精品国产再热青青青| 国产AV无区亚洲AV麻豆|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