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作為中國傳統生活習俗的一部分,它與中國的傳統民俗密不可分。很多民間習俗直到現在,還和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包括現在流行的養生生活,也離不開我們傳統的民俗認知。比如說,五行八卦,陰陽學說等等。香囊,這個流傳了千年的生活用品,其中也有民俗的信仰和文化。 從古至今,佩戴香囊向來具有避邪驅毒之效,而農歷的五月俗稱毒月,農歷五月初五又稱中天節、端午節。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香囊的功用是由于香囊內的香料、草藥決定的,而五月做的香囊內一般內含有朱砂、雄黃、香料等物,既可以防止毒蟲 侵擾,又可以避邪驅毒。之前的香囊用絲綢帛裹,而到了后來,便以五色絲線編制了。 五色的絲線,便是受傳統民俗中的五行學說影響,青、白、赤、玄、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著五行之中的木、金、火、 水、土;而且每一個顏色又象征著東、西、南、北、中,五種空間方向,所以古人認為這樣會聚五方神力驅穢祛邪。宋代《太平御覽》記載:“風 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 命人不病瘟。”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還有一種地方習俗,他們會在手臂上纏五彩線,一般稱為“長命縷”,或“續命縷”、“辟兵繒”、“五色縷”、“朱索”,皆用以免瘟病、擋災禍。 香囊從民俗角度這一方面,它還承載著古人對于人自身的企盼和信仰。驅邪、祈福這就是中國人最樸實的愿望。現代人對于香味的獲取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香膏、蠟燭、精油、香水,以及近年來流行的無火香薰。由于現代生活方式早已脫離傳統熏香環境,加之傳統香材珍貴異常、價格高昂,使得許多人望而卻步。傳統的香囊、焚燒熏香方式具有一定的儀式感和繁瑣性,而在形影匆匆的當下生活中人們已難守這一方寧靜。我想這種寧靜的儀式感,恰恰是我們當代人所缺少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