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登陸 隨著歷史檔案解密,這場戰爭的細節在不斷豐富,但不能否認的是,志愿軍的英勇頑強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換來了穩定的外部環境。就讓小編先用簡單的語言為您呈現抗美援朝的進程。需要說明的是,因資料來源有限,本文較多使用聯合國軍拍攝的戰地照片。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五次戰役五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自1950年10月25日入朝參戰起至1951年6月10日期間發生的五次戰役級戰斗。主要作戰目標為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及南朝鮮李承晚政府的南朝鮮軍。 美軍已經開始使用直升機 第一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此役,中國人民志愿軍斃傷俘敵1.5萬余人;志愿軍傷亡1萬余人。是我軍在朝鮮戰局極端嚴重的情況下首戰告捷,把瘋狂進犯的敵人從鴨綠江邊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敵企圖在'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的計劃。 美軍機場,空中力量是志愿軍不得不面對的威脅 第二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誘敵深入,在熟悉地區對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第二次戰役扭轉了朝鮮戰局,并將戰線推至'三八線'附近。第二次戰役是緊接著第一次戰役進行的,戰役準備倉促,時值寒冬而糧彈供應不足,志愿軍憑借英勇頑強的戰斗意志,取得了偉大的戰果。著名的長津湖戰役就發生在第二次戰役中。第二次戰役,美軍遭到“美國陸軍史上最大慘敗”,美國朝野震驚,開始大量增兵入朝。僅美國陸軍就從1950年11月的15.85萬人上升到1951年6月的22.29萬人,到1951年11月更是到達頂峰的26.2萬人。 長津湖的冰雕連是解放軍的一座座豐碑 第三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后談判',爭取喘息時間,卷土重來的陰謀,突破'三八線',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進行的進攻戰役。此次戰役占領漢城,將戰線推進到37°線附近地區。 年輕的志愿軍空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并涌現出王海等王牌飛行員 第四次戰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為制止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發動的攻勢,爭取時間掩護后續兵團到達,進行反擊準備,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防御戰役。此役,中朝軍隊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進行堅守防御、戰役反擊和運動防御作戰,歷時87天。四次戰役后,入朝開始就一個接一個硬仗打下來的38、39、40、42軍4個軍退至朝鮮北部后方休整,50、66軍回國休整。 武裝到牙齒的艦載機 第五次戰役,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為擺脫第四次戰役的困境,挫敗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從側后登陸配合正面進攻的企圖,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大規模反擊戰。經過這次較量,“聯合國軍”對中朝人民軍隊的力量重新做出估計,不得不轉入戰略防御,并接受停戰談判。第五次戰役作戰主力換成了3兵團、9兵團和19兵團,主官分別是王近山、宋時輪和楊得志,個個都是猛將。但這次戰役由于發起時間提前,準備比較倉促,戰役殲敵目標企圖過大,進攻縱深過遠,志愿軍傷亡大大超過前四次戰役,爭議也較大。 美軍使用自行火炮遠程火力支援 第五次戰役讓志愿軍打不爛的鋼鐵交通線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汽車4團剛入朝一次就損失了73輛汽車;1951年4月8日,三登庫區287萬斤生熟糧食、33萬斤豆油、40多萬套單衣襯衣、19萬雙鞋和不計其數的其他物資被美國凝固汽油彈付之一炬。庫區內豆油沒膝,黑煙沖天,東線部隊換季衣服全部被毀,只好穿冬天的棉衣打仗,熱得受不了就掏出衣服中的棉花當夾衣穿…… 朝鮮的鋼鐵運輸線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圖為美軍使用凝固汽油彈轟炸火車站 邊戰邊談,以戰促談1951年7月10日美國政府同意舉行停戰談判,談判最初在北方控制的開城市郊來風莊進行,1951年10月10日移到軍事分界線的板門店。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后就沒有再進行大的、軍團級的戰役,但是雙方的交戰一直繼續了兩年多。后面的戰斗都是保持已有戰局的陣地戰,其中包括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美軍方面稱之為三角山戰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著名的戰役。 五次戰役后,雙方一度轉入陣地戰 1951年3月,邱少云隨志愿軍赴朝參戰,1952年10月12日,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開闊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于突然發起攻擊,11日夜,部隊組織500余人在敵陣地前沿潛伏,他所在排潛伏在高地東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10月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著了棉衣。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 ![]() “黃繼光英雄連”的戰旗亮相戰旗方隊 另一位戰斗英雄黃繼光1952年10月20日犧牲在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前,他是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通訊員。 1953年7月27日,參戰各方在朝鮮板門店簽署停戰協議,協議全稱是《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簡稱《朝鮮停戰協定》。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志愿軍開始分批撤回國內,一直到1958年,遵照中朝兩國的《和平宣言》,志愿軍分3批全部撤離。 ![]() 簽署停戰協議 一組數據有人說朝鮮是世界最強輕步兵與最強機械化部隊的較量,下面這些數據足以說明志愿軍是靠超強的意志品質與敵人戰斗:
![]() 1953年7月,金城戰役時士兵與M19自行高炮合影,我軍繳獲過該型高炮,陳列在軍博
可能您知道松骨峰、上甘嶺、長津湖、萬歲軍,也請記住鐵原狙擊戰和63軍,入朝作戰的志愿軍都是王牌軍!經此一役,我們更加明白,和平從來不是一廂情愿的,而是靠實力說話!武器裝備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戰斗意志和決心勇氣更加重要! ![]() 美軍卡賓槍已經可以使用夜視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