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經常“積陰德”,那什么是“陰德”?“積陰德”又有什么好處呢?今天我們簡單聊聊。 所謂“陰德”,是和“陽善”相對來說的。《了凡四訓》上講:“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意思就是說,如果做了善事,別人看到了、聽到了、知道了,就是陽善;如果做了善事,沒有人知道,那就是陰德。 為什么老人經常說“積陰德”,而不說“積陽善”呢?因為陽善積不住。假如你做了一件善事,大家知道了,都贊嘆夸獎你是大善人、大好人,或者給你在媒體上宣揚一下,或者送個牌匾給你,你得到這些好的名聲,行善的果報就消掉了,因為名聲也是福報。 而陰德呢,做了善事,卻沒有人知道,那個善果就形不成,就一直在那留著,越積越多。你積的陰德越多,往后的福報就越大,不但自己一生享用不盡,還會福蔭子孫。《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就是這個道理。 能積陰德的人,一定是相信因果之人,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很多人不相信因果,他要做點善事,就一定要讓人知道,讓人看到,即使沒有物質方面的回報,起碼也要有些精神上的回報,讓人夸兩句,說些感謝的話,他才滿意,心里才會平衡。如果做了善事,沒有一個人知道,沒有任何回報,他心里就會很不平衡,覺得很委屈,很吃虧,早晚遇到機會,就要發泄出來。 所以說能積陰德的人,往往都不簡單,都是有善根福德的人。他做了善事不求回報,不求留名,甚至別人冤枉了他,他也毫不在意,心中沒有半句怨言。這種人了不起,雖然他不求回報,但回報卻特別大。誰回報的?天報的。人欠你的,天會補償給你,并且是加倍補償。 《了凡四訓》上講了:“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 行陽善的人,得到是名聲,是世人的贊譽。名聲是天地鬼神最忌諱的,如果你的名聲和德行不相符,名聲很多,德行卻很少,那災禍就會隨之而來。現在的明星和網紅,很多都是炒作出來的,他們名聲很大,但并沒有什么德行,往往就會招來災禍。《易經》上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自然規律,是必然的。 如果這個人本來沒有什么過失,沒有做惡事,卻被別人誣陷、冤枉、侮辱、誹謗,那他的后代子孫,就往往會突然就發達了。為什么?因為那些誣陷、冤枉、侮辱、誹謗,把他所有的罪業都消掉了,剩下的就全是積累下來的陰德了,陰德越積越多,量變到質變,子孫就驟發了。 所以我們看很多人一生下來命就特別好,什么好事都趕上了,或者也沒什么本事,很普通,但只要遇到一點機會就突然發達了,這往往都是祖上積了陰德的緣故。 明白了以上道理,我們也就知道積陰德的可貴之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