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詞匯,那就是“巨嬰”。 什么是“巨嬰”呢?說得好聽一點,那就是還沒“斷奶”的,還需要父母去照顧的成年人。而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只懂得依賴父母的幼稚嬰兒。 就像一個已然成年,可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父母每個月給點生活費,然后自己在課外兼職賺點零花錢,這才是基本的生存之道。 可是,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優化,一部分的大學生都出現了一種“病”,那就是“依賴癥”。 不管怎么時候,自己要錢父母就肯定會給,不然就是父母對不起自己。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讀了大學,就是高知識分子,而父母就該好生款待自己。 所以,在當今的時代,曾有人拿“象牙塔頂端的幸存者”來比喻大學生。他們少不更事,少了閱歷,多了依賴,這是正常現象,可如果盲目過分地要求,這就是一種“巨嬰”行為了。 在這里有個問題,你認為父母應該給大學生多少錢才能供得起他們一個月的生活開銷呢? 曾在微博上看到過這樣的投票數據,有三分之二的人認為,一個月1500元左右,其實就足夠了。而還有三分之一的人,他們選擇了2000元以上。 也許是因為城市的不同,造成了一定的差異。但是,如果這個數額到了三千,或者到了四千,你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生活費沒四千,我和你們斷親”朋友的兒子今年23歲,剛剛讀研一。因為他的孩子成績還不錯,考上了北京的某名牌高校,所以,朋友常常以兒子為榮,經常滿足他不同的愿望需求。 在今年七八月暑假的時候,他的兒子整天在家中玩游戲,也不出去做點兼職。但是,朋友還是忍了下來。他說,兒子能讀到研究生,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當他的兒子提出要買一臺上萬塊的電腦和一臺四五千的手機時,朋友還是答應了。 可他這么跟孩子說:“兒子啊,雖然說父母現在有點余錢,但也不能隨便用啊,我們還想存著給你娶老婆生子的。” 誰知,朋友的兒子卻冷冰冰地回答道:“我考研究生的時候多辛苦啊,現在就讓你們買臺電腦和手機給我學習,你們還不樂意了?” 聽到這番話,朋友也沒有說什么,便在幾天后,實現了他的愿望。 ...... 等暑假過后回學校,兒子跟父親說:“爸,我現在都二十多歲了,還讀著書,沒工作,沒啥錢,以后找女朋友也不好找,你給我4000塊生活費,不過分吧?” 朋友忍不住了,便回了他一句:“你上年還在讀大三大四的時候,還是1800元一個月,怎么上了研究生,身價就高了?4000元,給不起,最多2000元。” 孩子卻狠狠地瞪了父親一眼,便說:“如果你不給我這4000塊,我就和你們斷親。” 這番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讓朋友感到不知所 。因為在他看來,孩子就算再依賴,也都是孩子,為何會說出這樣的“絕情”話語呢? 沒辦法,他只有給了4000元。 可過了半個月,他的孩子給他打電話,說自己和同學出去聚會,用了不少錢,還需要2000元來填坑。 這種事簡直就像潮水一般向朋友涌了過來。他前幾天說了一番話,讓人感慨,他說:“我就算賺再多,也不夠他揮霍。這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慣了,叫他去找份兼職,幫別人補習,他不去,還說這里累,那里累。我啊,除了知道他成績好一點,也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優點了。” 大學生,需要窮養,還是需要富養?曾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一個孩子,是需要“窮養”,還是需要“富養”? 養孩子,其實是不能看年齡的階段的,因為有些人他們年齡很小,卻很懂事,明白父母的艱難,所以他們年少便當家,成為家中的支柱。 而有些孩子,他們不管是在畢業之后,還是在工作之后,只會張開手掌向父母拿錢。這樣的人,終究還是孩子。 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其實他們已然滿了18歲,已經是成年人了,就該需要自己為自己的選擇和人生負責。 就拿生活費這件事來說,不是說叫父母們給少一點,而是說,父母整個家庭的開銷也不容易,如果孩子自己能在外面賺點零花錢,減輕父母壓力,那么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就算你沒有這種賺錢的心,想好好地學習,也應該明白,父母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而我們,也需要好好地去“節儉”。 為何當下的大學“巨嬰”現象會頻發?就是因為父母過分縱容孩子,讓他們感受不到生活的壓力,永遠都生活在“溫室”之中。 所以說,真正有本事的大學生,不能只看考試能力,而需要看是否有獨立的思想,是否能不依靠父母,做獨當一面的強者。而不是只會“威脅父母”,成為讓他們給錢養活的“巨嬰”。 “巨嬰”現象,每個人都要警惕有人曾說,這個時代,是“巨嬰”的時代。年輕的一輩成為老一輩最大的壓力,他們的啃老,成為生活中不得不說之“痛”。 如果你還是一個大學生,不妨好好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如果你自己的孩子總是問自己拿錢,而且金額越來越大,你會有怎樣的態度呢? 其實,不管是你,還是你的父母,其實態度是一樣的。他們能提供你最基本的吃穿,但卻不能滿足你任性妄為的貪欲。 就像朋友的兒子,有幾千元的電腦不買,非要買上萬的,有兩三千的手機不買,非要買四五千的。如此,他們不是為了“貪欲”,為了面子和炫耀,又是為了什么呢? 其實,父母一輩也活得不容易。據我所知,朋友夫妻倆一個月收入也就兩萬多。而他們的孩子,一下子就要了他們月收入了五分之一,再加上一些蠻橫無理的要求,他們的家庭該怎么過日子呢? 所以朋友有句話說得很好,再多錢,也供不起一個大學巨嬰。 大學生,不是說不能向父母拿錢,而是說做任何事前,都必須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很多東西,該省就省。 因為還沒有懂得賺錢,就懂得無限度地花錢,這樣的行為,終究如同黑洞一般,吞噬了原本的家庭,也吞噬了自己的生活。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