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漫長的夏天,秋如期而至。菊花無疑是秋天的主角。重陽日賞菊花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這里,把古人的菊花詩配上尚工原創(chuàng)的菊花照片,供大家交流欣賞,以求進(jìn)步。 說到菊花,不能不提晉代陶淵明,他的對菊的偏愛,開創(chuàng)了中國賞菊愛菊先河。以后的各朝各代的菊花詩詞文集中提及陶工、陶舍、陶家、陶籬等帶有陶工標(biāo)志的不計(jì)其數(shù)。 先讀讀陶淵明的《飲酒(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人之愛,卻賦予菊花無盡的詩意和品格,加上菊花凌寒獨(dú)放,不畏嚴(yán)寒的品格,同梅、蘭、竹并稱為“花中四君子”! 到了唐朝,元稹《菊花》詩云: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后更無花。 著名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代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的《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在這首詩里,且不說黃巢怎么以菊花自喻,但在他另外一首《題菊花》里,他著實(shí)為菊花鳴不平: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bào)與桃花一處開。 在詩歌發(fā)展最為鼎盛時(shí)期的唐朝,有詩贊美和歌頌菊花的詩人枚不勝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渙、杜牧等等 ![]() ![]() 喜歡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shí)禁重露,實(shí)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詩人用四個(gè)疊詞寫菊花的色彩。紫菊是暗淡輕淺的,黃菊是鮮艷明麗的。“暗暗”寫出紫菊的色彩并不明麗,“淡淡”指其色淺淡不濃艷。這是紫菊給作者的直觀感受,作者連用疊詞,突出對淡雅的紫菊的喜愛。而黃菊就不同了,它是那種很鮮亮的黃色,是“融融冶冶”的。“融融”即和暖之意,是觸覺;“冶冶”艷麗之意,是視覺,這兩個(gè)詞連用就顯得極為精妙,因黃色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詩人在視覺里就獲得了觸覺的感受,這就是通感的效果。 ![]() ![]() 到了宋代,文人墨客對菊花的喜愛和欣賞到了頂峰。看大文豪大詞人蘇軾的《趙昌寒菊》: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shí)始起花。蘇軾的另一首《冬景》: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菊綠時(shí)。又一首: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便有佳名配黃菊,應(yīng)緣霜后苦無花。只要是詩人寫到秋冬之景,就少不了菊花。 ![]() ![]() 宋陸游《菊花》:菊得霜乃榮,唯與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卻稚子扶。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今朝喚父老,采菊沉酒壺。還有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cuò)把配萸技。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shí)。 ![]() ![]() 宋梅堯臣的《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 宋朱淑貞的《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jié)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求黃葉舞秋風(fēng)。 ![]() 宋史鑄的《詠翻集句》: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xué)群葩附艷陽。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 宋辛棄疾的《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來唯有酒偏香。自從歸住云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事避重陽。要知爛漫開時(shí)節(jié),直待西風(fēng)一夜霜。 ![]() 菊花不僅不怕風(fēng)霜,白雪壓頂又如何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 宋楊萬里的《詠菊》: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自擇風(fēng)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 宋歐陽修的《菊》: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shí)始起花。 ![]() 宋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不知道從什么時(shí)候起,“黃花”成了菊花的別稱,“東籬”成了菊花的居所。 ![]() 宋張滋《野菊》:野菊亭亭爭秀,閑伴露荷風(fēng)柳。淺碧小開花,誰摘誰看誰嗅!知否?知否?不入東籬杯酒。 ![]() ![]() 過了宋朝人們瘋狂愛菊尚菊的時(shí)代,對菊花的贊美詩還是有很多的。金元好問的《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fēng)若留客,衰退久已退梅花。 ![]() 明唐寅的《菊花》:故國三經(jīng)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 明文征明的《詠菊》:菊裳荏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零落萬紅炎是盡,獨(dú)垂舞袖向西風(fēng)。 ![]() 清陳鶴年的《題畫菊》:離離風(fēng)骨傲霜寒,晚節(jié)誰知事更難。最愛東籬閑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 ??清鄭板橋的《畫菊與某宦留別》:進(jìn)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fēng)耐歲寒。 ![]() 清代文學(xué)巨匠曹雪芹《紅樓夢》里的菊花詩,可謂一絕。他根據(jù)人物的詩詞水平的高低,寫出了不同水準(zhǔn)的菊花詩。這里就列舉薛寶釵和林黛玉的菊花詩。 ![]() 《憶菊》:悵望西風(fēng)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shí)。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yuǎn),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蘅蕪君 ![]() 《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yùn)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fēng)說到今。——瀟湘妃子 ![]() ![]() 近代寫菊花的詩首推毛澤東的《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他老人家一反古人的寫法,把蕭瑟的秋,把凌霜的菊寫的勝似春光,勝似春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