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本上講到哲學的內容“到達勝利的彼岸”,往往不明白“彼岸”是啥意思,只是當作對岸來理解。 前幾天,有朋友提到了杭州市內的彼岸花。一查才知道,原來這花不一般,是跨越三界、直擊人心的神奇花。彼岸花有四色,組成了佛教文化中的“四大天華(花)”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成語天花亂墜的原寫為天華亂墜,意為參悟佛經,腦海中出現天華從天而降的場景,表示功德圓滿。 彼岸花原名Lycorisradiata。此花的奇特在于:盛開在陰歷七月,長于夏日,卻在秋天結花,花后發葉,花葉不相見,猶如修佛成正果,即“波若波羅密”,意思:智慧到彼岸,后來人們就給他了一個新名字——彼岸花。其中,有兩種較為常見:白色彼岸花和紅色彼岸花。 紅色彼岸花的中文譯名叫“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曼姝沙華”,寓意無盡的愛情、死亡的前兆、地獄的召喚。白色彼岸花的中文譯名叫“曼陀羅華”,寓意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天堂的來信。 彼岸花的寓意,除了來自其獨特生長方式之外,還來自一個佛教傳說。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三途河邊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股魔力,可以讓人回想到自己的前世。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是花妖,叫曼珠,另一個是葉妖,叫沙華。花妖和葉妖守護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而葉子只在花謝時才出現,葉子落下了花千骨也才出現。花葉雖然同株,但無論是花先開還是葉先生,花葉總是無法相遇。因而花妖和葉妖瘋狂的想念著彼此,并被時間分隔的痛苦折磨著。 那一年的七月,曼珠與沙華雙方違背了天神的規定,偷偷的見了面。那一年的七月,彼岸花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天神聞訊怪罪下來,把曼珠、沙華雙方打入了世間輪回,并被永遠詛咒——只能生生世世在人間遭受磨難,不能相遇。 從此,彼岸花被合稱為曼珠沙華。在中國化佛教故事中,純白色的曼陀羅華是被佛種在彼岸的花,鮮紅色的曼珠沙華是經地藏菩薩點化成了唯一開在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花(使者)。 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都會在三途河邊聞到彼岸花香而想起自己的前世,然后發誓再也不分開,卻在下次依舊跌入詛咒的輪回。 彼岸花花開彼岸,通向幽冥之獄。破解詛咒的唯一方法是找到真正的曼珠沙華,而它就是兩個人的眼淚結成的,并且,需要其中的一個人傾其所有的心血去染紅那朵曼珠沙華。 雖然千萬年來,無論曼珠和沙華雙方怎么努力,他們一世還是沒能在一起,但是他們的愛情故事卻流傳下來、流轉開來,感染著世間血熱心暖的人們。彼岸花也就有了新的別名:幽靈花、黃泉花、忘川。 有的時候,幸運之人可以看到盛放的彼岸花,那鮮紅的花朵像一只只對天堂祈禱的手掌,那么虔誠熱烈而又絕望的幸福。這像火一樣的美麗花朵,內心充滿了萬千哀傷,卻又宣示著愛情的忠貞。 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葉卻永不見,令世人驚嘆萬分、傷情不己!彼岸花,花葉互守護,彼此相生、彼此相守,彼此相知、彼此相思,但彼此永不見。彼岸花,花葉互為因果,生生相戀、生生相錯,生生輪回、生生相思,奈何前緣己注定離別。這是一種怎樣的悲情? 現在,中國在復興,在走向世界,世界各地也在積極通往中國。同時,彼岸花已經從回到了大地,成為了許多城市日常美麗的一部分,成為了中國人喜歡的一類常見花卉。這是否也反證了中華文明一個特征:中國人普遍有一種化悲痛為力量、化悲傷為喜悅的轉換能力,這似乎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 彼岸花盛開時,美的讓人為之心顫。它適合熱帶氣候,廣泛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各地。常去廣西、東盟國家的人,不可不認識、不可不了解彼岸花。 除了人們歷來關注的愛情關系之外,國際交往、國際投資、國際貿易、國際聯盟等等都是如此,都要求主動學習和交往,通過良好互動以增進彼此了解、增強彼此信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到達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