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800萬年前,印度洋上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火山島——毛里求斯島。 不久之后,渡渡鳥祖先來到了這個島上。 ![]()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毛里求斯 在這里,有充足的食物且沒有任何天敵,這些鳥沒有理由離開。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渡渡鳥進化了。 它們的后代慢慢地變得更大、更重,接著翅膀變小,尾巴變粗,最后失去了飛行能力。 就這樣,渡渡鳥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毛里求斯島,從來沒有任何動物能夠傷害到它們。 直到,人類出現了。 1598年,荷蘭商船遭遇到風暴,無奈只能停泊在毛里求斯島。 水手們上岸以后,他們發現了這種不會飛,看起來又大又愚蠢的鳥。 為什么說渡渡鳥愚蠢呢? 因為渡渡鳥不怕人,它從未見過任何可以傷害到它們的動物,它無所謂。 直到水手們走到它們跟前,將它們捉起來,殺掉它們,它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而且它們很容易被趕上船只,并被用作現成的食物來源。 后來,葡萄牙水手們將這種鳥命名為“渡渡鳥”(doido),在他們的母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傻瓜”。 按理說,在海上漂泊了幾周的船員吃到新鮮的鳥肉那絕對算得上美味。 但荷蘭水手卻在日記上寫著:肉質粗糙,煮不熟,油多,很膩,完全沒有吃下去的欲望。 可渡渡鳥的肉,被水手形容為“嘴里淡出個鳥來” 其肉質糟糕程度可想而知。 此后,荷蘭人稱渡渡鳥為“Walghvogel”,意思是“無味的鳥”。 既然渡渡鳥的肉不好吃,那是什么原因導致它們被人類發現不到一個世紀就將其滅絕了呢? 原來,荷蘭人走后,毛里求斯島的消息很快就被傳出去了。 他們稱這里有又大又慢的不會飛的鳥很容易被抓到, 雖然肉很難吃,但它們的內臟的味道還是很棒的。 如果實在吃不下,還有其它鳥類和水果。 很快,毛里求斯就成為印度洋貿易航線上的熱門停靠站。 島嶼被殖民后,人們還將其它動物帶到了島上,包括貓、狗、豬、羊、老鼠,甚至還有一些猴子。 這意味著渡渡鳥現在不僅有人類捕食者,還有各種動物。 老鼠、豬和猴子吃光了地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渡渡鳥蛋,沒有一個巢穴是安全的。 人們的過度狩獵和動物的侵擾很快耗盡了島上的渡渡鳥數量。 因為渡渡鳥每次只產一顆蛋,這個物種無法反彈。 “最后的渡渡鳥”很可能是叢林中某個地方的一只孤獨的小渡渡鳥或蛋, 突然被饑餓的老鼠遇到。最后一只,就這么沒了。 人類徹底的斷絕了渡渡鳥的命運。 渡渡鳥作為一個物種在這一點上沒有機會,它們走向滅絕了。 即使是那些筑巢在偏遠地區的渡渡鳥,它們的蛋和幼鳥依然逃不過被吃掉的命運。 最后一次可信的目擊記錄是在1662年,也就是歐洲人發現渡渡鳥的64年之后。 即使當時該物種還沒有完全滅絕,也為數不多了,它們將會在幾年內消失。 人類,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殺光了渡渡鳥。. 17世紀后,停靠在毛里求斯島上的水手們,沒有發現他們聽說過的那種不會飛的大鳥。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動物曾經存在過,但已經滅絕了。 事實上,滅絕的概念在當時是一個相當新的概念,并沒有被廣泛接受。 相反,他們認為他們所聽到的關于渡渡鳥的故事只是…“愚蠢的鳥故事”。 渡渡鳥的傳統形象是一只非常胖、笨手笨腳的鳥,但這種觀點可能被夸大了。 人們把渡渡鳥溫和的天性和好奇心誤認為是愚蠢。 渡渡鳥真的愚蠢嗎? 首先,渡渡鳥愚蠢和遲鈍的名聲很容易解釋:如果你以前從未見過捕食者,那么為什么要費心逃離揮舞著棍棒的水手呢? 可以說這是無畏的好奇心,而不是愚蠢,好奇心是對它們行為的更恰當的描述。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渡渡鳥滅絕的背后有幾個原因。 人類的到來標志著渡渡鳥滅絕的開始, 引進各種非本地物種,包括豬、山羊、鹿、猴子和老鼠,間接導致渡渡鳥滅絕。 其中一些動物,特別是豬和老鼠,會吃渡渡鳥蛋和幼鳥,而其它動物則會和渡渡鳥爭奪食物。 有些人會說:“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動物滅絕只是它們適應不了大自然”。 可曾想過,人類改變世界的速度遠遠快于動物所能適應的速度,任何物種都沒有能力做出反應。 所以,這并不意味著渡渡鳥無能的、適應能力差和是“進化上的失敗者”。 根本沒有這回事。 進化不是朝著進步而前進,滅絕也不是一種價值判斷。 即使是強壯、快速、聰明的動物,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滅絕。 因為它們是沒有防御本能的動物,很容易成為獵人和其它動物的獵物。 死于氣候變化、棲息地破壞、人類剝削,或者只是小行星撞擊的壞運氣。 科學家估計,地球上曾經存在的所有物種中,超過99%現在已經滅絕。 幾千年來,渡渡鳥一直是一個幸存者,在極端的環境挑戰面前保持著韌性。 然后,轉眼間,它就不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