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渡渡鳥你所不知道的十件事
1 從歐洲人第一次記錄渡渡鳥到渡渡鳥滅絕,只隔了不到70年 1598年一艘船在去東印度群島的途中偏離了航向,“發現”了毛里求斯島。船上的荷蘭船員記錄了渡渡鳥。但據說船上有個葡萄牙海員,他之前就來過這兒,見過渡渡鳥。 關于渡渡鳥滅絕的時間尚有爭議,最后一次被廣泛接受的渡渡鳥目擊報告是在1662年,IUCN上標注的渡渡鳥滅絕事件就是以此為準。但在此后也出現過一些目擊報告。1688年的一次目擊報告可信度也比較高。有研究甚至認為渡渡鳥在18世紀初才完全滅絕。所以從發現渡渡鳥到渡渡鳥滅絕,至多相隔了2個世紀。 這里的“不到70年”是以IUCN的觀點算的。
2 渡渡鳥是人類記錄的首個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動物 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動物有好多種,但有記錄的這是第一次。實際上1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動了保護渡渡鳥的念頭了,但完全無能為力。
3 渡渡鳥應該不是人類吃光的 渡渡鳥不會飛跑得也不快,非常好抓。有些人認為渡渡鳥是被殖民者吃光的。但據記載,渡渡鳥肉又硬又難吃,所以島上的殖民者除了打著玩,不會打渡渡鳥的主意。 但渡渡鳥就是被人類給害滅絕的。歐洲人往毛里求斯島上輸入了貓、狗、大鼠、豬以及食螃猴,這些動物或以渡渡鳥為食,或排擠了渡渡鳥,或破壞了渡渡鳥生存的環境,總之就是這些入侵物種把毫無抵抗力渡渡鳥給弄沒了。
4 渡渡鳥其實是鴿子的親戚 隸屬于鴿形目鳩鴿科渡渡鳥亞科渡渡鳥屬。
5 其實還有一種渡渡鳥 叫渡渡鳥的鳥類其實有兩種。除了毛里求斯渡渡鳥之外,羅德里格斯島上還有種羅德里格斯渡渡鳥(Pezophaps solitaria)。這家伙比渡渡鳥要瘦一些。但也不會飛。
 然后這種渡渡鳥也滅絕了。
6 白渡渡鳥不是渡渡鳥 早期的殖民者在留尼旺島上記錄了一種白渡渡鳥。
 但其實,這不是渡渡鳥,而是留尼旺孤鴿(Threskiornis solitarius)。它隸屬于鸛形目鹮科鹮屬。實際上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然后這種“渡渡鳥”也滅絕了。
7 現生鳥類中,和渡渡鳥親緣關系最近的是蓑鴿 蓑鴿(Caloenas nicobarica)也叫尼柯巴鳩。

8 《愛麗斯漫游仙境》里的那只渡渡鳥可能是作者的化身 《愛麗絲漫游仙境》的作者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原名查爾斯·道奇森(Charles Dodgson)。他曾在牛津學習,為牛津的渡渡鳥標本拍過照,當時他就對這種鳥產生了奇特的感情。 事情是這樣的,查爾斯·道奇森有口吃,他每次介紹自己時都會說成“查爾斯·渡·渡·渡奇森”,所以他覺得冥冥中渡渡鳥肯定和自己有某種聯系。據推測,他在寫《愛麗絲漫游仙境》時就把渡渡鳥當自己來寫了。 當然這一條是個傳說。
9 "As dead as a dodo" 這句俚語的意思是消失的徹頭徹尾,不可挽回,跟渡渡鳥一樣。
10 復活渡渡鳥或許還有希望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標本保留著渡渡鳥的軟組織,那就是著名的牛津渡渡鳥(標本號OUM 11605):
 這個標本倒了兩次手。最早收藏于老約翰·特拉德斯坎特的博物館當中,那時候它還是個完整的渡渡鳥標本,該有的地方都有。他死后這個標本被送給了伊萊亞斯·阿什莫爾,放進了后者的博物館。因為標本剝制師水平太爛,這個標本一直在腐壞。到了1755年,這個標本已經爛惡心了,當時阿什莫爾博物館的主管將其塞到了閣樓里不管了。到了1960年,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建立的時候,找同在牛津的阿什莫爾博物館要東西,然后就翻出了這個標本,此時它就只剩頭和一只腳了。(還有一個說法,1755年這個爛標本沒有被塞到閣樓里,而是被燒掉了,但留下了腦袋和一只腳。) 經歷是坎坷了一點,但牛津渡渡鳥的腦袋上還留著軟組織。 加上其它標本的骨頭里或許還留著些DNA,未來人類復活渡渡鳥也不算完全沒有希望。
update: 關于大櫨欖樹(Sideroxylon grandiflorum,或者叫渡渡鳥樹) 有很多人看過一個故事: 在渡渡鳥滅絕之后,毛里求斯島上有種叫大櫨欖樹的樹的種子就不再發芽了。科學家發現,它們的種皮太厚,必須經過渡渡鳥消化道的處理才能發芽。正是因為渡渡鳥的滅絕,這種樹的生存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但事實上事情的真相沒有這么簡單,渡渡鳥和大櫨欖樹的關系有點被過分夸大了。 現代的其它一些研究表明,島上其它一些動物的消化道的處理同樣能讓這種樹的種子發芽,尤其是一些龜散布種子的能力更強。大櫨欖樹數量的減少更可能是因為豬和食螃猴還有競爭性植物的引入。 也就是說,邏輯關系不是: 人來了→帶來了入侵物種→滅絕了渡渡鳥→沒有動物給大櫨欖樹處理種子于是它們要滅絕了 而是 /→滅絕了渡渡鳥 人來了→帶來了入侵物種— \→讓大櫨欖樹瀕臨滅絕 哦對了,大櫨欖樹的傳種者之一毛里求斯鸚鵡(Lophopsittacus mauritianus)也滅絕了。這家伙是大櫨欖樹更重要的傳種者。
 就是最左邊這個,腳顯然畫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