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離當處常湛然,親切無過此語,覓則知君不可見,但于當處湛然,二邊坐斷使平穩。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3、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4、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5、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6、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7、自性發時,業識來空。 8、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9、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10、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11、從外入者不是家珍,從內發者,方謂真慧。 12、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1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4、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15、慕道真士,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 16、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17、依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之本本乎無住,若能徹住則萬法一如。 18、參須實參,見需實見,用須實用,證須實證,若纖毫不實即落虛也。 19、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20、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21、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22、諸佛真語,以心為宗。眾生信道,以宗為鑒。 23、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24、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25、一念離真,皆為妄想。 26、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7、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28、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29、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0、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31、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32、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33、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4、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35、一切皆為虛幻。 36、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37、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38、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39、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40、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41、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42、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43、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44、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45、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46、自見性者一切業障剎那滅卻。 47、求趣無上菩提者,要凈自心,福田方凈。 48、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49、菩薩于諸見而不動。 5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51、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52、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物名為行道。 53、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54、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于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于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55、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56、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7、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5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5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60、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61、看讀佛經,當須見月忘指,不可依語生解。 62、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6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64、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65、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66、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67、佛法在日用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 68、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69、于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 70、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7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2、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73、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74、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75、若起精進心,是妄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76、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77、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78、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縛。 79、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80、不住一切處心即是佛心。 81、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82、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83、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8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85、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86、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自觀自在,守本真心。 87、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88、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89、發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一切極苦有情之所依怙。 90、臨終之際,若一毫凡圣情量未盡,纖毫思慮未忘便乃輕重五陰去也。 91、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92、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93、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94、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腳踏實地,坦蕩蕩,圓陀陀,孤*危峭,不立毫發知見。 9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96、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97、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于清凈心便得開悟。 98、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9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辦? 100、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
|
來自: 果果w65k9gp8t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