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心血管? pixabay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17年造成1780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總數的32%。現在隨著生活方式及飲食模式的變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越來越多。從1992年到2016年,中國的心血管疾病總死亡率增加了87.5%(232萬至434萬),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全因死亡從27.9%上升到41.9%。 1992年到2016年,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心血管疾病總死亡人數和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全因死亡率 據最新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報道,中國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大約3.30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然位居首位,農村為 45.91%,城市為 43.5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那為什么隨著生活水平的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了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便是——人們攝入了大量的促炎食物。 促炎食物是指什么,促炎食物指的是大量攝入該食物后,會加速體內的炎癥反應,從而增加體內的炎癥。加工肉、紅肉、精制糖和谷物、油炸食品和含糖飲料、反式脂肪酸等都屬于促炎食物。而體內炎癥已被證明在心血管疾病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近期11月份發表在J Am Coll Cardiol上題為“Dietary Inflammatory Potential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Men and Women in the U.S”的一項研究顯示,與食用抗炎食物的參與者相比,食用促炎食物的參與者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46%,患中風的風險高出28%。 doi: 10.1016/j.jacc.2020.09.535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采用了三個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數據,分別是護士健康研究(NHS)中的74,578名女性、NHSII中的91,656名女性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中的43,911名男性。最高隨訪時間為32年。排除了飲食信息缺失或之前被診斷為心臟病、中風或癌癥的參與者后,超過21萬名參與者被納入分析。參與者每4年完成一次調查,以確定飲食攝入情況。研究員使用基于食物的經驗性飲食炎癥模式(EDIP)評分來評估飲食的炎癥潛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員將紅肉 、加工肉、內臟、精制谷物和甜飲料等作為促炎食物,將綠葉蔬菜(甘藍、菠菜、卷心菜、芝麻菜等)、 黃色蔬菜(南瓜、黃椒、胡蘿卜等)、全谷物、水果、茶葉、咖啡和紅酒等作為抗炎食物。 飲食模式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之間的聯系 在控制了BMI、體力活動、心臟病家族史和多種維生素使用等其他風險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與食用抗炎食物的參與者相比,食用促炎食物的參與者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46%,患中風的風險高出28%。 從上面的研究結果,我們得知,促炎飲食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什么樣的飲食模式會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呢? 今年8月份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題為 “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y Eating Pattern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上的一篇研究評估了4種健康飲食模式的飲食評分與心血管疾病長期風險的關系。這四種健康飲食模式評分分別是健康飲食指數-2015(HEI-2015),替代地中海飲食的得分(AMED)、健康植物性飲食指數(HPDI)和替代健康飲食指數(AHEI)。研究發現表明,這四種健康飲食模式均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0.2176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采用了三個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數據,分別是護士健康研究(NHS)中的74 930名女性(平均基線年齡為50.2[7.2]歲)、NHSII中的90 864名女性(平均基線年齡為36.1[4.7]歲)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中43 339名男性(平均基線年齡為53.2[9.6]歲)。隨訪時間長達32年。飲食信息每2到4年收集一次。研究人員通過對飲食習慣的重復測量數據,利用營養素和食物成分,計算了HEI-2015、AMED、HPDI和AHEI的分數。飲食得分越高,代表參與者更加堅持個人的健康飲食模式。 其中HEI-2015包括13個成分,在這13個成分中有9個成分需要充足攝入的,有4個成分需要限制攝入的。其中需要充分攝入的9個成分是水果、完整的水果、蔬菜、蔬菜和豆類、全谷物、奶制品、蛋白食物、海鮮和植物蛋白、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要大于等于2.5;限制攝入的4個成分是精致谷物,鈉,添加糖和飽和脂肪酸。該飲食總分是從0到100不等。詳細計算方式如圖所示 HEI-2015成分及評分標準 AMED包括9個組成部分,總分從9分到45分不等。這9個組成成分是蔬菜、豆類、水果、堅果、全谷物、紅肉或加工肉、魚、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酒精。分數詳細計算方式請看下圖。 AMED成分及評分標準 HPDI包括18個組分,總分從18到45分不等。詳細計算方式請看下圖。 HPDI成分 AHEI包括11個成分,這11個成分是蔬菜、水果、全谷物、甜飲料和果汁、堅果和豆類、紅肉和加工肉、反式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鈉和酒精。分數詳細計算方式請看下圖。 AHEI成分 結果發現,對于HEI-2015、AMED、HPDI,AHEI來說,飲食評分最高與最低的相比,健康飲食分數高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比分別是是0.83(95%CI,0.79-0.86)、0.83 (95% CI, 0.79-0.86)、0.86 (95% CI, 0.82-0.89) 和0.79 (95% CI, 0.75-0.82) 。 心血管疾病綜合危害比 從結果來看,這四種健康的飲食模式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其中替代健康飲食指數(AHEI)的分數越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該飲食指數與其他飲食指數相比,強調了少攝入反式脂肪酸和多攝入Omega-3脂肪酸。 這四種飲食模式的共同點都是多攝入抗炎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少攝入促炎食物(紅肉/加工肉、精致谷物、含糖飲料、飽和脂肪酸等)。 對于這些結果,也許很多人會想,多吃蔬菜水果我們都知道啊,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忽視了優質脂肪酸的攝入。在上述的四個飲食模式中,HEI-2015、AMED和AHEI都強調了脂肪酸攝入的平衡,比如(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要大于等于2.5和每天至少需要攝入omega-3脂肪酸250mg。 飽和脂肪酸:奶油、豬油、牛油、椰子油和棕櫚油等。 單不飽和脂肪酸為Omega-9脂肪酸,如橄欖油、堅果油等。 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Omega-3脂肪酸(亞麻籽油、魚油等)和 Omega-6脂肪酸(大豆油、芝麻油和玉米油等)。 現在很多人大量攝入了Omega-6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和Omega-9脂肪酸嚴重攝入不足。過量的Omega-6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會增加體內的炎癥,而適量的Omega-3脂肪酸和Omega-9脂肪酸會減少身體的炎癥。 今年4月份發表在J Am Coll Cardiol題為 “Olive Oil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U.S. Adults” 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不攝入橄欖油的參與者相比,橄欖油攝入量較高(>0.5湯匙/天或>7克/天)的參與者,心血管風險降低14%(綜合HR:0.86;95%CI:0.79~0.94),較高的橄欖油攝入量與較低的循環炎癥生物標志物水平和較好的脂質特征相關。 doi: 10.1016/j.jacc.2020.02.036 橄欖油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之間的聯系 今年三月份發表在BMJ上題為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不經常服用魚油的參與者相比,經常服用魚油的參與者,心血管死亡率風險降低了16%。 doi: 10.1136/bmj.m456 魚油攝入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之間的聯系 綜上所述,大量攝入促炎飲食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攝入抗炎飲食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降低促炎食物的攝入,多多選擇抗炎食物,愛護好自己的心血管。 End |
|
來自: 心容乾坤 > 《健康,養生,醫學,武術,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