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
中醫認為:這一天是一年當中,陰氣最盛的日子。
所以,這一天,關注養生的人來看,是有點講究的。
就像一座山坡,爬到頂端之后,就是下坡了。那么,這個陰氣到了最盛的日子之后呢,就是陰氣開始下降,而陽氣緩慢回升的日子,開始了。

這時,初升生的陽氣,就像小寶寶一樣地弱小,我們要細心養護啊。
中醫認為:天人合一。
人體中的變化 ,也如天地間的大自然一樣,正要開始生發陽氣。一樣的哈,也要好好地、細心養護我們自己體內的陽氣。
在這個階段里面,不要做戧滅陽氣的事。
就像我們點燃了烤火爐,不會在剛有個小火苗的時候,就澆一盆冷水上去。對不?保持火種生生不滅的道理,俺們還是懂噠。

那同樣的嘍,我們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養生細節,這可是很重要的哇。
入冬之后,晚上盡量早點睡覺,九點就可以安排上床了。十點就可以安靜入眠了。
若是擔心看電視啥的熬晚了呢,那可以在手機上設定個鬧鐘,到了九點,鈴聲就會提示一下:準備睡覺。
等到九點半呢,再定個音樂柔和的提示音:睡覺吧。
這樣,九點泡腳上床,收拾整理一些雜事。九點半差不多忙完了,就可以準備睡覺了。入眠不是很快的情況下呢,差不多,十點也可以睡著了。

如果失眠睡不著啊,那念念經,看看枯燥的書,聽聽柔和的音樂,放松自己。
有服藥習慣的,可以在睡前吃一次歸脾丸,幫助養心養脾,也許能提升睡眠質量呢。
冬季里呢,跟著太陽一起起床。如果有條件呢,就起得晚一點,等太陽出來了,再起床。這樣,陽光驅散了空氣中的濕寒冷,環境更為舒適一些。
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幫助我們保養神氣,勞逸結合可以助養腎精。盡量做到:走路緩慢些,不要總費耳,不用眼過度,不要坐太久,不要總賴床。

就如愛惜自己的車車、包包一樣,也愛惜地使用身體,不要過度使用身體。操勞過度傷精耗血,影響美顏效果啊,為了美麗的容顏,也得少勞累自己哇。
從冬至開始,就如小河的河水將要開始解凍,初春溪水將要潺潺流動。大自然的生機,將要勃發。所以,冬至的時候,要吃得補一些。
老話說:“今年冬令補,明年壯如虎”。
在冬至后呢,飲食要著重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就是要吃些個益氣健脾的食物,幫助補益氣血的食物。
一般來說,如果脾胃能消化,那就多吃一些涮羊肉啊,雞湯啊。等等。

如果脾胃偏弱呢,加強養脾胃的日常保養功課是必做的哈,除此之外,還可以常喝牛肉湯、姜棗湯,吃些薯蕷丸等等。
如果自我感覺有點腎精虧虛呢,那就安排著吃些腎氣丸。藥店有賣桂附地黃丸,看看說明書,若感覺對癥,那就問問大夫是否可以吃起來。
請移步點擊: 火鍋版當歸生姜羊肉湯 艾灸后的反應如何應對? 腎精不足要養好,冬季得吃腎氣丸
《黃帝內經》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在寒冷的冬季,人體的精氣,是處于閉藏的狀態的,如果室溫太高,那么人體腠理就會反常地打開。氣血有可能,就隨之耗散了哇。
那就不必把室溫調到30度以上,然后熱得不要不要的,恨不得吃冰棍來降溫。對吧?
我們養生,也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冬季里,當寒則寒,室內溫度調到20度就很舒適了啦,不必強行搞得太高。

“順時”養生嘛,順著大自然的節氣變化。依著規律來養生,不跟大自然對著干,也許,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疾病了呢?對不。
冬季里面,地氣寒冷,盡量每天熱水泡泡腳,然后再睡覺。
中醫認為:寒邪屬陰。
人的下半身也屬于陰。所以,冬天里面腿腳的保暖更為重要。 如果陽虛血寒冷,堅持用熱水泡腳,是蠻舒服的。
如果關注養生呢,那就不要錯過冬至一陽生的節氣哇,天天艾個灸啥的。

在冬至的前后一周,都可以灸起來。冬至灸的主要穴位是:神闕(肚臍)、關元、氣海。
多多灸這一帶,腰腹這里暖了,下半身可以暖一些,月經來得順走得暢,腳腳也能暖一些。
冬季少生病,春季里精力足一些。身體能養好,臉色就好看了。開春了換上美美噠春裝,陪著家人去踏青,這樣的生活,平和又舒暢。
那就趕緊灸起來,補起來,養起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