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樹樁盆景,又叫指尖上的樹樁盆景、微型樹樁盆景、微觀樹樁盆景、案頭微小樹樁盆景等,其取材于大自然中各種樹木的微小樹樁,栽植在如杯、似碗大小的盆缽之中,供作觀賞,小巧而意韻獨特,完全可以置于指尖之上,能夠放在手掌之中,不但小巧迷人,還能開花結果。 一、取材 1.樹種選擇 正常情況下,只要樁形好,能養活,什么樹種都可以用來制作掌上樹樁盆景。常見樹種有梔子花、真弓、榆樹、海棠、六月雪、雀梅、黃楊、冬青、黑松、五針松、錦松、怪柳、鳳尾竹、小檗、薛荔、女貞、合歡、地柏、真柏、對節白蠟、榕樹、三角梅、胡禿子、羅漢松、福建茶、紫薇、枸骨、枸杞子、薔薇、紅楓、小菊、老鴉柿、衛矛等等。 2.繁殖 可根據樹種的特征、特性,適時進行播種、扦插、分株、壓條等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在春季3~4月,進行播種繁殖;在春季萌芽前,剪取上年生枝條,或在夏秋季,剪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至剛木質化的枝條進行扦插繁殖,或在春末夏初進行嫩枝扦插,最好是帶踵扦插;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9月末10月初,結合移栽或翻盆進行分株繁殖,或挖取母株根樁基部的帶根小苗進行栽植;在生長季節,進行高壓或低壓繁殖。 3.采樁 在農村山野、河岸、石壁、田間地頭、房前屋后、路邊等,有很多適合加工制作成微型掌上盆景的樁材,宜在秋季9月末10月初至翌年春季萌芽前,進行挖掘適宜制作微型盆景的微小老樁,運回家進行培養加工制作成微型樹樁盆景。由于微型盆景的樹樁微小,容易挖掘,并且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也不會造成水土流失。 樹樁挖掘后,要注意保濕,并及時運回栽植。樹樁運回家后,宜放在水中浸泡1~2小時,讓樹樁充分吸足水,然后對根部和枝葉進行一次修剪,在根部蘸上泥漿后,再栽植。宜在泥漿中加入少許的過磷酸鈣,和適量的生根粉及柳條水浸液,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可先栽植于半沙土的苗床中,或栽于大小適宜的營養袋、紙杯、草缽、塑料盆、泥盆、瓦盆、素燒盆等進行栽植。用疏松肥沃的山林腐殖土或田園土5份,細河沙5份,混合拌均勻作培養土。 采用營養袋、紙杯、塑料盆等盆缽栽植的,宜將盆缽埋入半沙土的苗床中,或埋入沙床中,進行養護。在冬季和春季,要注意進行拱膜保溫;夏秋季,應注意進行搭棚,覆蓋上遮陽網、草簾、竹簾、蘆簾等進行遮陽50%~70%左右;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和噴葉面水霧,保持栽培基質和空氣濕潤,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栽植2個月以后,每月澆施2~3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養植1年后,根系發達、樹樁已經正常生長時,即可換用較小的盆進行定植。 二、造型 掌上樹樁盆景,雖然樹樁微小,但是加工造型跟一般盆景一樣,宜根據樹樁的原有姿態,結合創作的立意與構思,對枝干進行攀扎或修剪造型。可選用鐵絲、銅絲、鉛絲、鋁絲等金屬絲,或棕絲、棕繩、麻線、麻繩、塑料條等作攀扎物。可適時進行摘心、摘芽、修剪、扭枝、半折枝等方法進行造型;也可以采用高深的盆缽進行栽植養根,適時再換用較淺的盆定植,制作成微型提根式樹樁盆景。 三、移栽上盆 1.選盆 微型樹樁盆景,常根據樹樁的大小,選擇大小適合的紫砂盆和釉陶盆定植,也可用泥盆、瓦盆、素燒盆等進行栽植;盆形可用長方形、橢圓形、圓形、正方形、多邊形、腰鼓形、碗形、茶杯形、茶壺形、元寶形盆或蓮花盆等多種形式的盆進行定植。 2.配土 微型樹樁盆景,要求選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透氣性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可用疏松肥沃的山林腐殖質土、田園土、塘泥、腐葉土、泥炭土等3份,細河沙或沙包土2份,腐熟干燥的優質農家肥、餅肥屑、蠶沙等2份,腐熟的鋸末、樹皮屑、椰糠、谷殼炭等2份,骨粉、貝殼粉、蛋殼粉、蝦蟹殼粉和過磷酸鈣1份,混合拌均勻作微型樹樁盆景的培養土,過篩后使用。 ![]() 3.上盆 微型樹樁盆景,宜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移栽上盆定植。先根據樹樁的大小,選用合適的盆,再根據盆的大小,進行修剪根系,不能讓樹樁的根系在栽植時窩卷在盆中,在根部蘸上泥漿后,再上盆定植。應在上盆定植時,根據樹樁的造型形式而扶好、扶正植株,一邊加培養土一邊壓實,使樹樁的根系與培養土充分接觸。栽植后澆一次透水,放于無陽光直射的溫暖通風處養護,經過2~3周后,逐步轉入正常養護。 ![]() 四、微型樹樁盆景的養護管理 ![]() 1.養護環境 微型樹樁盆景,樹樁小、盆也小,盆土也較少,在生長季節,宜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夏秋季應注意遮陽50%左右;對于三角梅、榆樹、黑松、枸杞等喜陽植物,可在夏秋季,采用大盆套小盆,或沙池埋盆,或埋盆入土等方法進行全日照露天管理。冬季應移入溫室或大棚內的光照充足處養護,保持溫度在10℃以上為好。也可在陽光充足處,埋盆入土,拱膜保溫越冬;在嚴寒地區,可采用雙拱膜保溫,加蓋草苫防大雪等方法,進行確保微型樹樁盆景安全越冬。 ![]() 2.澆水 微型樹樁盆景,盆小土少,在平時,應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澆水宜采用浸盆法澆水,即將盆放在淺水盆中浸泡5~10分鐘,讓盆土充分吸足水;每次澆水后,待盆土面稍干時,即再澆一次水,忌盆土長時間過干失水,也不能讓盆土長時間過濕漬水或盆內積水;除澆水外,還應經常噴葉面水。冬季,應適當少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稍偏干即可。 ![]() 3.追肥 微型樹樁盆景,也與其它盆景一樣,在生長季節,宜用濃度1%~5%稀薄腐熟的魚腥水或餅肥水進行澆施,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宜采用浸泡法追肥,即將盆放入肥水盆中浸泡5~6分鐘,讓盆土吸足肥水。宜在盆土稍干時進行追肥。在生長季節,用0.1%尿素水溶液和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夏季天氣炎熱時和冬季溫度過低時,不進行追肥。追肥宜稀不宜濃;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忌施生肥。 ![]() 4.修剪整形 微型樹樁盆景,和一般盆景一樣,在生長季節,宜適時進行摘心、摘芽或摘葉,并根據創作的立意與構思,對需要造型的枝條,適時進行攀扎、扭枝或半折枝等方法進行加工整形。在每年秋季10月至翌年春季萌芽前,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剪去徒長枝、雜亂枝、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等,短剪過長的枝條;對于需要拿彎造型的枝條,先攀扎后,再進行修剪。 ![]() 5.翻盆換土 微型樹樁盆景,樹微盆小泥土少,宜視植株生長情況而定,每年或隔1~2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宜在春季萌芽前進行,將樹樁從盆中帶土脫出,放入清水中洗去根部泥土,短剪去過長的根系,在根部澆上泥漿,換用新配制的培養土,重新上盆栽植。 ![]() 總結,微型樹樁盆景,因樁微盆小泥土少,在養護管理時,要比一般盆景更加細心照料,注意細心做好光照、溫度、追肥、澆水、修剪和翻盆換土等管理工作,還要注意做好養護環境的通風透光,并注意防治病蟲害。對于喜光的樹種,在夏秋季要注意讓其見陽光的同時,要注意防盆土失水;在冬季和春季要注意保溫防凍,盆土不宜過濕。可適時采用埋盆入土或埋盆入沙養護管理,注意養護環境的通風良好和光照充足。宜追施稀薄的優質有機肥水;澆水和追肥,都適宜采用浸盆法,即在盆土稍干時,將盆放入稀薄的肥水中浸泡3~5分鐘,讓盆土吸足肥水。![]() 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創作路上感謝你的陪伴,我會繼續加油的!![]() (注:部分配圖來源網絡朋友) ![]() 歡迎你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后續選題,創作出更多你喜歡的內容。![]() 最后,感謝你的閱讀,喜歡城鄉果蔬盆景作者為你精心撰寫的文章嗎?歡迎你的關注和收藏及留言、咨詢、交流、評論,城鄉果蔬盆景作者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就是城鄉果蔬盆景前進的動力。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分享彼此之間的歡樂和喜悅!城鄉果蔬盆景作者有著種花、養花和制作養護盆景三十余年的實踐經驗,一直用栽培的心得和經驗總結而寫作,如果喜歡就關注、點贊吧!歡迎轉發、咨詢,城鄉果蔬盆景有問必答。![]() ![]() ![]() ![]() ![]() / |
|
來自: 癡念生 > 《果樹管理盆景保鮮/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