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教育謊言 其實,我們真的應該感謝心理學的發展,尤其是腦神經科學的進步,為我們證明了無數的,在我們看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真理居然是偏激的,有的甚至是錯誤的。 今天列舉一部分在教育實踐中經常存在誤導性的教育理念,供大家欣賞和批評。 1、二十一天可以養成一個學習習慣 (點評:沒有任何實驗數據證明這個理論,這是一碗心靈雞湯,而非數學公式) 2、考試會增加學生心理壓力,從而導致心理不健康 (點評:心理不健康更多不是來自學習本身的壓力,而是教育管理者的期望值) 3、時間管理就是充分利用時間 (點評:注意力是高效率的保障,但是注意力和時間利用率沒有線性邏輯關系) 4、激勵可以形成學習目標 (點評:學習目標來自于危機感和價值感,和激勵的關系并不密切) 5、父母應該尊重孩子 (點評:尊重的尺度是自尊,如果沒有理解自尊,尊重就是討好孩子) 6、學習焦慮是因為考試排名 (點評:每一個孩子的自尊水平高低不一,不能一概而論) 7、正面管教的效果更好 (點評: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這是事物發展的兩面性決定的,不能只強調某一單一性) 8、問題孩子是因為問題父母 (點評:原生態家庭和非原生態家庭都是導致問題孩子的溫床,不能把錯誤都歸罪給父母) 9、粗心是因為不認真造成的 (點評:動機強弱和注意力資源的儲存量都是影響因素,不是簡單的正比例關系,而是復雜的函數關系) 10、拖拉是由于懶惰 (點評:大腦生理發育也是重要指標,額葉皮層更有發言權) 11、孩子不聽話就是逆反 (點評:思想萌芽和思想分歧都被父母霸道的帖上了標簽) 12、翻轉課堂的效果比傳統課堂更好 (點評: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都倒掉了) 13、作業量越大,學習效果越好 (點評:刻意練習也是一個毒雞湯,你知道等值曲線規律嗎?) 14、每一門課都應該有錯題本 (點評:其實文科的元認知效果并不突出,請尊重知識類型吧!) 15、學習文科主要靠背誦 (點評:程序性知識是文科思維的框架,否則那么多字詞句的積累就是不會實踐運用) 16、閱讀量和寫作量越大,讀寫能力越好 (點評:這句話是半對,不是全對,所以并不適合所有孩子) 17、學生應該全面發展 (點評:智力多元論和注意力資源論告訴我們,姚明不一定要學會寫詩) 18、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點評:任何中心論都是偏激的,去中心化才是智慧課堂,才是高效課堂) 19、體育是副科,不重要的 (點評:運動可以提高神經回路的神經元數量,讓學習效率翻倍) 20、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點評:學習障礙是教育科學,腦神經回路存在一部分先天性的不足,老師不是神仙) 21、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點評:三十多年前,文盲時代是正確的,信息時代的知識已經變得越來越廉價) 22、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點評:這是教育萬能論的變相說辭,吹牛不上稅) 23、選擇大學比選擇專業更重要 (點評:腦神經回路的差異性就像蘋果和安卓是不同的操作系統,當你無法匹配一個孩子能力和專業時,只能自我安慰,關鍵是大學層次會決定一個孩子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但是不是未來和全部) 24、家長學校就是家庭教育 (點評: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那么學校和家庭就變成了鐵路警察,家校合作是雙向的,不是孤立的單相) 25、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就要休學,然后直接找心理醫生 (點評:休學是導致小問題反而嚴重化,心理問題不等于心理疾病) 26、上課說話,做小動作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點評:注意力不集中不等于注意力缺損,這是心理學的一個基本常識) 27、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點評:最好不要拿二者做比較,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成績影響因素都是復雜的) 28、差生就是問題學生 (點評:概念外延過大了,差生也有心理健康而且心底善良的) 29、數學成績不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科學 (點評:大腦的頂葉皮層和額葉皮層不認可這個觀點) 30、作業全部正確是值得表揚的 (點評:作業中出現錯題才是最完美的,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其實類似的教育理論很多,目前還有相當多的教育理論在學校和社會中盛行,豈不知誤導了無數的教師、學生和家長。 每一個孩子的成功都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存在,當我們無法找到適合某一個孩子發展模式的時候,似乎只能運用這些“大一統”的理論來指導教育行為,這是非常可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