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里,我初步講了如何快速記下近體詩的16個理想的句型,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這種: 五律平起入韻 還有這種: 五律仄起不入韻配圖 很多人看到這里頭都大了,包括我也是。當初我在網上查近體詩句型時,就是看到這種的,于是望而卻步,不用多想就放棄了。 觸使我學這個,還是多虧了龍榆生先生的《詞學十講》,還有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他們在里面刪繁就簡,才使我覺得學這些基礎的東西,一點也不難嘛。 看到沒 所以說,如果您是初學者,一定要看大家的著作,起碼來說,淺顯易懂。 在王力寫的《詩歌格律概要》里,我們看到五律平起式入韻是這樣的: 還有平起不入韻是這樣的(配圖) 五律平起仄收 大家發現了其中的規律沒有? 非常淺顯易懂就看出來第一條規律:一三五七句首字可仄可平,也就是說可為仄聲,也可為平聲。第二條規律是:二六句首字,也是可仄可平。 為什么我會分開記? 我的觀點是便于記憶,分開左右兩邊,這對我來說不易搞混亂。 可能有人會疑問了,我明明看到五律平起入韻首句首字不變啊。 因為這是特殊句型,是不能變的,否則就成了犯孤平了,那么什么是犯孤平呢,以后再說。一時說太多會記不住的。 咱們首先就把這類搞得頭痛的東西克服掉,再一步一步慢慢來。 實不相瞞,俺也是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學摸索來的,有什么說得不對的地方,懇請大家指正。 那么接下來下一步呢,就是五律的仄起式句型,一個是仄起不入韻: 一個是仄起入韻: 先說第一條大家都看到的,一、三、五、七句可仄可平,然后第二條規律就成了四、八句的首字也可仄可平。 這樣下來,我總結出一條口訣:平仄式 一、三、五、七句首字可仄可平,五律首句平起入韻最特殊。平起是二六,仄起為四八。 當然,這個口訣可能只適合我個人,大家覺得自己領悟方法好記,就用自己的的。 就這樣我就把五律的句型(平仄式)搞定了,那么現在,我們再來看五絕(簡稱),全稱是五言絕句。 同理,我習慣于從平起句來找,也許有人喜歡仄起,都無關緊要。王力的《詩詞格律概要》就是拿仄起頭說明,適合自己的習慣就好。 那么五絕的平起首句入韻是這樣, 看到沒 五絕平起不入韻是這樣: 從中大家發現了規律沒有,第一條規律跟五律一樣,一、三句首字可仄可平,然后就成了第二句首字。 現在,我們把五律平起式與五絕平起式對比下,是不是發現了什么? ![]() 發現什么? 沒錯了,五絕首句平起入韻是特殊句型,跟五律首句是一樣的。 另外,也看出了五絕是五律的一半,換句話說說,記得了五律就等于記住了五絕。 為了驗證,我們要繼續看五絕的仄起式是不是與五律仄起式前面一樣。因為我們知道五絕是五律的一半。 所以,我們繼續來看五絕的仄起入韻: ![]() 五絕仄起不入韻: ![]() 發現規律是一三四句首字可仄可平,于是我們拿五律的仄起式不入韻來看, ![]() 發現真的沒錯。 于是我們得出五絕的規律是這樣,將五律的規律砍掉一半后,就成了:平仄一三句可仄可平,五絕首句入韻最特殊,平起二,仄起四。 就這么簡單,我們就講完了五言詩(絕句、律詩),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七言詩(絕句、律詩),我們不由自主就能到這樣一個問題,既然五絕是五律的一半,那么七絕呢,它會不會也是七律的一半。 事實上,確實如此。 但是七律詩的規律比較繁瑣,我先給你們看兩張圖就知道了。 一張是七律是平起入韻, ![]() 一張是七絕的平起入韻 ![]() 我為什么給大家看這兩張,有兩個目的,一來證明七絕確實是七律的一半,另一個就是,之前在五律、五絕里,首句平起入韻式是特殊句型,但到了七言詩這里,卻沒有了這種特殊句型。 對于這種第一眼看去繁瑣、貌似難記的句型,其實細心之下,還是有規律的。 仍記得曾經有朋友為我指出七言是由五言變來的規律。 簡單說下,假如四言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要想成為五言,那就必須加仄腳或平腳。 ![]() 四言變五言 至于七言由五言而來,請看圖: ![]() 七言的來源圖片 這里,我要講下以前說過的小知識點,如果五言仄起頭為A、a→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是這樣記的,仄起平收是為A,反之就是a。(當然,還可以說,仄起仄收是a,反之就是A。) 五言平起頭為B、b→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那么B剛好與A相反。 廢話不多說,如果,我們要在五言的基礎上變成七言,只在句首加上兩句字,仄頭加平頭,平頭加成仄頭。 那么,原本是五言平起頭的,到了七言反而是仄起頭了;五言仄起頭的,到了七言的平起頭了。 ![]() 看清沒有 五言與七言看似呈相反關系,但其實平仄起頭而已,真正不變的,還是句子里后半部分。 所以我們來看,七律首句平起入韻: ![]() 再看下五律仄起入韻的: ![]() 除了七律每句首字可仄可平外,剩下的與五律一模一樣。因為,他是由五言轉來的。也就是說,五言仄起成了七言平起。 在這個的基礎上,我們知道了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公式,七律那不過是多了一樣:每句首字可仄可平。 七律首句仄起不入韻: ![]() 七律首句仄起入韻: ![]() …… 就這樣,近體詩的七律平仄起就能記住了,至于后面的七絕,那不過是七律的一半,記住了七律沒理由記不住七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