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壇中,有一類很多人不太愿意接觸的詩作,大家給它們?nèi)∶麨椤肮碓姟?。之所以會得這么一個怪名,就是因為這類詩的作者、創(chuàng)作過程都讓人覺得有點兒蹊蹺。 舉個例子。唐代有位姓鄭的才子,曾夜宿一家旅店,剛想入睡時卻聽到外面?zhèn)鱽硪晃慌拥穆曇?,他仔細聽了下原來對方在念詩。覺得詩還不錯,他便上前去看,但卻不見人影。后來鄭才子把聽到的詩寫了下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題玉泉溪》: 紅葉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佳期不可再,風(fēng)雨杳如年。 這首詩是挺有水平的,雖然只有20個字,但讀來卻很有深意。再加上背后有一個女子念詩的故事,所以它的名氣自然不小。 像這類所謂的“鬼詩”在《全唐詩》里還有不少。雖然以我們現(xiàn)在的科學(xué)觀來說,都是能解釋的,并沒有什么鬼神之說。但從詩作的水平來看,是很值得一讀的。本期筆者再跟大家分享一首有意境的所謂“鬼詩”。 這是一首題寫在窗戶上的詩作,《全唐詩》記錄了它的來歷。說的是唐代有一位姓王的才子,讀書很用功,一心想考取功名。一日,他路過金陵時入住了一家客棧。深夜時,大家都休息了,他卻和從前一樣在窗前的燈下苦讀。 不一會兒,他聽到一個有人在窗戶外叫他,向他借支筆。夜色太黑了,王才子沒有看清對方的樣子,但出于禮貌他還是答應(yīng)了。對方接過筆,便當(dāng)場在他的窗戶前題寫了這樣一首絕句。當(dāng)時作者沒有寫詩名,后世便稱其為《題窗上詩》,全詩如下: 何人窗下讀書聲,南斗闌干北斗橫。 千里思家歸不得,春風(fēng)腸斷石頭城。 王才子覺得這首詩寫得很有水平,但當(dāng)他出門向?qū)Ψ秸埥虝r,對方已不見蹤影。因為這段經(jīng)歷太過離奇,所以后人便稱這首詩的作者為:隔窗鬼。而這首詩,也就成了一首流傳了1000多年的著名“鬼詩”。 其實關(guān)于這件事的真假,我們是很能判斷的。當(dāng)時并無他人在場,誰知道是不是王才子想出名,編了這么一個故事呢?不過,既然史書上這樣記載,我們還是愿意相信古人不會耍這個滑頭,只當(dāng)它是一個陌生人借筆題寫在窗戶上的詩作吧! 這首詩從字句和意境上來看,都是可圈可點的。前兩句,是從詩人自己的角度下筆,“南斗闌干北斗橫”可見夜已深了,但他卻聽到仍有人在苦讀,所以問“何人”。其實這個“何人”并不需要王才子去回答,因為他是一心寒窗苦讀的眾多書生中的一個。 后兩句其實是一語雙關(guān)的,是在寫王才子,也是在寫詩人自己。在外漂泊的羈旅之人,都離家千里,想回去卻又回不成?!按猴L(fēng)腸斷石頭城”,雖然現(xiàn)在是春天,微風(fēng)徐徐,但卻一樣能讓人腸斷在這石頭城。石頭城在古詩詞里,一般都是特指金陵城。引入春風(fēng)這一意象,就是為了借樂景來襯托悲情,很高明。 其實我們詩的大意看得出來,這位寫詩的“隔窗鬼”極有可能也是一位流落在外的窮書生。他不能回家的原因和所有在外的讀書人一樣:沒有金榜題名,無法衣錦還鄉(xiāng)。或許是自尊心讓他們不想這樣回家,或許是早就沒有了盤纏,不管是什么原因,這首詩都寫出了當(dāng)時很多讀書人的狀態(tài),令人心疼。 這樣一首28字的小詩,沒有用典故、也沒有任何高級的字句,雖然至今不知作者是誰,但卻流傳了1000多年。它能得以流傳,一方面是因為背后有這樣一個“隔窗鬼”題詩的故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寫出了古代大量讀書人的心聲,很有感染力。 每一首詩的流傳,其實都是有它自身的原因的?!度圃姟分羞€有大量的無名詩,其中不乏精品,大家若有興趣,可以找來讀一讀。這首所謂的“鬼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