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有道 今天【免責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十棗湯運用 1. 懸飲(滲出性胸膜炎) [張志雄醫案] 【方藥歌訣】 十棗湯攻逐水飲,大戟甘遂與芫花,
十棗湯的用法------《胡希恕講傷寒論》 這就是古人以方藥立證,就給證歸一個立字而已,你看葛根湯這個藥,他是桂枝湯為基礎,桂枝湯加麻黃、葛根,這么一個藥,桂枝湯治中風啊,所以古人也叫中風,他和大青龍湯一樣,大青龍湯也有桂枝的關系,那個都包括桂枝去芍藥湯,他也叫太陽中風,可是他沒有中風證候,脈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葛根湯也是,你看葛根湯惡風兩個字,古人的意思中風就怕風啦? 其實這是存在問題的,但我們這一點要知道,在臨床上,葛根湯這個藥啊,他惡寒甚都惡風,大青龍湯也是,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遇到表證啊,惡寒特別厲害,同時發燒,這個不是葛根湯證就是大青龍湯證,這兩個方劑也好辨別了,葛根湯證是項背強幾幾厲害,大青龍湯證是煩躁的厲害,他得有熱,熱較里突出,這得思考,大量的思考,那么古人說中風也有道理,他是有這個桂枝證氣上沖的厲害,葛根湯就是由于氣上沖啊,體液不向下走,處于上邊所以項背特別強,這個項背強達到高度就要抽了,就因為氣上沖的關系,所以就用桂枝,由于這個征候里包含著桂枝證,所以古人管葛根湯叫太陽中風,那么這個病應該是這樣的,你們看下葛根湯,應該是太陽中風,頭痛發熱惡寒這個病,同時呢有下利或嘔逆,這是說表證這一方面,同時還有下邊這些東西,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啊 在《金匱要略》里頭是指懸飲了,這個飲積與脅謂之懸,脅的一側,我們現在嚴重的心膜炎哪等等,類似這類的病,他還兩種病,這個懸飲須攻,但是他有葛根加半夏湯證,這個頭痛發熱惡寒,脈浮又嘔吐又下利,同時有這個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這個懸飲內痛的征候,這個應該先解表,所以他說表解者乃可攻之,乃可攻之指的下邊說的,并不是指下利嘔逆呦,下利嘔逆用十棗湯那可不行你看這文章,錯語的厲害,很不好懂,他本來是十棗湯證,同時又有葛根加半夏湯證。所以太陽中風下利嘔逆,這是葛根加半夏湯證。那么必須表解乃可攻之,表解用什么,舊用葛根,葛根加半夏。 所以底下這一套,都是吃完這個藥之后啦,其人蟄蟄汗出,發作有時,頭痛,這十棗湯也有頭痛啊,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那這個時候他不是下利嘔逆啦,是干嘔短氣,沒有下利嘔逆了,是吃過葛根加半夏(湯),下利嘔逆隨著表證全解了,只是干嘔短氣,他為什么感到短氣?有水飲在里頭啊,要短氣沒有水飲他也干嘔但是他不象下利嘔逆那個樣子,所以底下說汗出不惡寒,可見以前是惡寒,由于蟄蟄汗出他就不惡寒了那么這個時候,他底下說表解里未和,這是表沒有了,只是里未和呀,十棗湯主之。 有很多注家都這么給講的,說有發燒怕冷,要吃解表的藥,表解了,又有下利嘔逆,這都擱里頭了,就用十棗湯。這個用十棗湯的藥相當厲害呀,瀉下相當兇,下利嘔逆能吃這個藥嗎?沒有這個事.這一段你們看看注家那本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勻兩頭看,一個是發汗以前,吃葛根加半夏以前,他有下利嘔逆頭痛,發熱惡寒,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那么經過服葛根加半夏之后,沒有下利嘔逆,發熱惡寒,這都沒有了,只是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這是吃完葛根加半夏的證候了,根據這個來說,這是表解里未和也,應該用十棗湯。 那么這三個藥啊,芫花、甘遂、大戟,這都是下水的毒藥,這都有毒,所以用量都特別的輕,瀉下相當的重,我們看看方后注的說法。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就是壯實的人可以給到一錢匕,這個匕是古人盛藥的器皿,就像現在小勺似的,古人的一錢就是現在的三分了,強人吃這些,羸人服半錢,瘦弱的人吃半錢,半錢那很少了,一分半,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瀉的少而病還不去,明日更服,一天不要連續吃這個藥,這個毒藥,但他也毒不死人哪,加半錢。明天吃的藥量稍稍加一點,吃一錢的吃一錢半,吃半錢的增加到一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快下利,這個藥我用過,下利非常的兇,這時候停藥,糜粥自養,這么兇的藥能治嘔吐下利嗎? 不能。這三個藥啊,芫花、甘遂、大戟這三個藥差不多,都是下水的藥,那么擱上大棗,這個妙不可言,大棗這個藥,古人方子中用猛峻的藥都用甘藥調和,都用甜藥,甜能補脾呀,就是安胃,你不顧正不行啊,胃不都給治壞了嗎,所以胃不能給治壞,他為什么不要甘草而用大棗啊,大棗這個藥,甜藥之中能利小便,能去水,既能顧正而制這個毒藥,同時也能去水,可是這個棗得多用,藥只是用幾分(按現在說),就擱上十個肥大棗,藥如果多用大棗也得多用,所以這個方子我常用,他不但治懸飲這類病,凡是胸水都能治,甚至有時也用來治腹水,真正的實證的腹水也可以用 但不要這么用,.我用這個大棗最少用半斤,有時我用一斤,這大棗先煮他,煮得沒魂似的,把披和核挑出來不要,只是湯和棗肉都在里頭,我用湯劑不用這個粉劑,這幾個藥芫花、甘遂、大戟,我都用二錢到三錢,用的好象挺重的,其實沒多大關系,你要這么大量的棗,把這么幾味藥擱到棗湯里煮,要大沙鍋,要一斤得用大沙鍋,擱里頭煮,煮一個差不多,把藥撈出來,就喝這個棗湯,吃棗肉,讓他少吃,一下子吃多少?那得瀉的不得了,一會吃一點,稍稍的下了,那就暫停,我這么治好很多人,尤其胸水,相當保險,你們可以這么用,心里沒底擱二錢也行啊,不過這棗必須得擱,沒棗可不行,我就根據這個來用這個湯劑的,在胸水、腹水我都用.必須得加小心,所以古人在這上頭是特殊注意的。 文源:醫品閣 |
|
來自: 風聲之家 > 《心得感悟 抓主證 免疫力 理論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