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這么一句農村俗語:“人在床上別磕頭,人端飯碗莫停留”。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后,雖然認真思忖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于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人在床上別磕頭磕頭是一種傳統禮節,具體這個禮節是從什么時候來的,史上并沒有資料記載,但自古至今都有磕頭的儀式。 正常情況下,磕頭是人們拜見長輩的常禮。比如,在拜訪長輩或長輩來訪時,晚輩會給長輩磕頭,不過,這種磕頭方式大多都不是“白磕”,因為晚輩給長輩磕了頭,長輩會拿出一些銀兩贈送給晚輩,用以“回禮”,所以,這種磕頭方式被有人戲言為“錢頭”。 在人們拜師學藝時也經常看到徒弟給師傅磕頭的現象,盡管這種磕頭方式備受詬病,但在當今的文藝圈還是很流行的。 在農村,許多家庭的正屋中都掛有家譜牌位的畫卷或已故親人的畫像,每當需要舉行祭拜儀式時,人們便會跪在地上磕頭,以表示后人對先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同時,在農村辦喪事的時候,孝子賢孫們也會對已故親人的遺體或前來吊唁的親友磕頭,用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表示對親友的感謝。 另外,在孝子賢孫們請鄉鄰幫忙辦理喪事的時候也會磕頭,這種磕頭方式的用意有兩個,一是告訴鄉親們自己家里需要辦理喪事;而是告訴鄉親們想請鄉親們幫忙。 總之,在禮儀之邦的中國,磕頭已經成為了非常常見的一種禮節。 那么,為什么“人在床上躺著時別磕頭”呢? 上面我們已經說了,孝子賢孫們也會對已故親人的遺體磕頭,而遺體就是躺在床上的。因此,人們便有了一種忌諱,如果一個人躺在床上,他人是不能夠給躺在床上的人磕頭的,否則,躺在床上的人就會認為磕頭的人是在詛咒自己,因此,心里會非常反感,從而鬧出不愉快。所以,當別人躺在床上的時候,他人是不能夠對著躺著的人磕頭的。其實,這就是“人在床上別磕頭”說法的來歷。 二、人端飯碗莫停留人們之所以要端著飯碗,那就是要吃飯的意思。在過去的農村,串門的客人凡是遇到主人準備端碗盛飯的時候一定要離開,以免落下想“蹭飯”的口實。 現在是物質生活異常豐富的年代,許多家庭都不存在缺吃少喝的現象。因此,誰蹭誰一頓飯非常正常,被蹭飯的人也不會有心情不爽快的現象存在。而在過去的農村,人們的物質生活相當貧困,許多家庭都存在缺吃少喝的現象,一旦有人蹭飯,自己的家人肯定要少吃一口,自己的負擔就會加重一點,因此,人們是不歡迎蹭飯的。而正是基于此,在過去的時候,當串門的客人發現主人端起飯碗的時候,不管自己的話有沒有說完,就要果斷的離開,以免讓主人心情不悅。 其實,即便是到了今天,對于關系一般的朋友來說,這句俗語也是非常適用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講解后,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真實意思。由此看來,許多的農村禮節還需要認真學習一番呢!否則,就顯得自己有些無知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