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吼一吼,媽媽抖三抖” (懷化市婦幼保健院 麻玲霞 黃鴻)寶寶哭鬧不止,就忍不住抱起來邊搖邊哄,這是很多媽媽的本能反應(yīng)。但媽媽們應(yīng)該認識到,搖晃的時候力度和頻率往往很難拿捏,你稍不注意,寶寶就可能被“晃”出問題。 什么是嬰兒搖晃綜合征? “嬰兒搖晃綜合征”就是指瞬間以不當(dāng)?shù)姆绞絼×覔u晃嬰幼兒,或長時間多次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這種疾病多發(fā)生在0-4歲的寶寶身上,最常見于2歲以下的寶寶,在孩子最容易哭鬧不止的年齡發(fā)生率最高。 為什不能搖晃嬰兒?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腦內(nèi)組織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須避免受到外力的撞擊,才能保護大腦組織的安全。尤其是對于不滿1歲的寶寶,頸部柔軟且脆弱,不足以支撐頭部的重量,容易晃動。另外,嬰兒腦組織固定不是很結(jié)實,受到不當(dāng)?shù)募ち覔u晃、翻轉(zhuǎn),就類似我們在罐子里放了一塊豆腐然后使勁搖晃一樣,不僅使脆弱嬌嫩腦組織與堅硬的顱骨發(fā)生碰撞,同時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可能會引起嬰兒腦水腫、腦挫傷、腦出血等一系列嚴(yán)重后果。 嬰兒搖晃綜合征的表現(xiàn)? 輕者煩燥不安、倦怠、食欲不振;重者有運動障礙、癱瘓、呼吸困難、失明、反應(yīng)遲鈍、神情恍惚、驚厥、昏迷現(xiàn)象,以致長大后發(fā)育遲緩,智力低下;嚴(yán)重的會因顱內(nèi)血腫而夭亡。 如果你的寶寶沒有出現(xiàn)以上情況,就不用擔(dān)心,但以后也一定不要太用力搖晃寶寶了。 如何預(yù)防“嬰兒搖晃綜合征”? 1.學(xué)習(xí)正確的抱娃、哄娃姿勢:哄寶寶時只能輕輕的前后、左右搖晃,讓寶寶隨著家長的身體一起輕輕搖晃,而不是靠胳膊來晃動。避免上下?lián)u晃或突然旋轉(zhuǎn)改變搖晃方向。 寶寶抱姿三部曲:橫、斜、豎 抱1-2月寶寶: 關(guān)鍵是托住頭部。媽媽可以讓寶寶平躺在自己懷里,也可以稍稍斜躺,但無論是平抱還是斜抱,媽媽的前臂一定要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只手臂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部哦。 抱3個月以上寶寶: 有斜抱和直立抱兩種方式。斜抱的角度可比之前稍大,直立抱則有兩種姿勢,一種是讓寶寶背朝媽媽坐在媽媽的一只前臂上,媽媽的另一只手攔住寶寶的腳部;另一種是寶寶面朝媽媽坐在媽媽的一只前臂上,媽媽的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頭頸、背部,讓寶寶的胸部可以貼在媽媽的前胸和肩部。 2.找到寶寶哭吵的原因 “哭”是嬰兒對外溝通的語言,他們只能用不同的哭聲來表達 自己的各種情感和要求。寶寶一般哭鬧多見于幾種原因:餓了?要拉 臭臭了?尿濕褲子了?衣服過緊或者不舒適?睡眠規(guī)律紊亂?一般及時處理后,哭吵會慢慢緩解。 雖然寶寶的哭聲會令家長心煩意亂,想要安撫孩子迫切的心情可 以理解,但首先要平靜自己煩躁的情緒,必須切記不要搖晃嬰兒來試圖讓嬰兒停止哭泣。 3.平時生活多注意護腦 不要抱寶寶旋轉(zhuǎn),不玩高空拋物接寶寶,不要習(xí)慣去打?qū)殞毜念^部,不要把寶寶雙腳提起玩倒立。注意保護頭部,避免撞擊。 什么時候應(yīng)該就醫(yī)? 如果安撫了很久還無法讓寶寶停止哭泣,或伴有精神差,呼吸急促,腹脹,嘔吐,未排便,解黑便等一些反常表現(xiàn),這時最好考慮送醫(yī),因為在2~3個月大時,有嬰兒性腸絞痛的問題,5~9個月大則是腸梗阻、腸套疊的好發(fā)年紀(jì),需要專業(yè)的兒科醫(yī)師檢查,做綜合性的評估,才能真正解決寶寶的問題。(通訊員 麻玲霞 黃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