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愛熄滅了燈,心圍一座城。 錢鐘書先生,是少有的跨文學界和學術界的作家。《圍城》便是錢鐘書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 “圍在城里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 哪怕是沒有讀過《圍城》的人,也會聽過這句話。但很多人其實不太懂得,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么意思。 其實這是對人生的一句感悟,通過對知識分子方鴻漸命運的描寫,從揭露現代人對婚姻、職業、人生的選擇。 關于學業《圍城》的主人公方鴻漸,是一個從外國鍍金回來的知識分子。 未婚妻去世之后,未來岳父拿一筆錢讓他出國留學。但他并沒有認真學習,拿著岳父的錢在歐洲到處游玩。 等到要歸國的時候,自己考不上博士學位,只好購買了一個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文憑。 在生活當中,父母都想要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家庭條件一般的,也會讓孩子上個大學。家庭條件好的,就安排出國留學。 同樣是讀大學,拿著同一張畢業證書,有人收獲頗多,有人卻一無所獲。 我的一個小表妹讀了一所958的醫學院,她告訴我說,在她們學校里,還有學生考試的時候交白卷。 這讓人很難理解,為什么還會有人,對自己的學業那么兒戲。畢竟要考上985大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選擇學醫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關于職場和社會錢鐘書:心里的痛苦不露在臉上,是樁難事。 《圍城》的故事發生在1920到1940之間。 在戰爭的背景中,方鴻漸在別人的引薦下,到內陸地區的三閭大學任教。但他本身又沒什么能力,在加上職場環境惡劣,他選擇了離開三閭大學。 在三閭大學中,我們能看到各種職場和社會中的影子,學校中就有各種鄙視鏈。 理科學生瞧不起文科學生,哲學系學生瞧不起社會系學生,社會系學生瞧不起教育系學生,教育系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想想這句話是不是覺得有點耳熟?因為現在的時代中,學校、公司、職業都有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 不同的圈子之間,也會相互看不上。哪怕是使用某種品牌的產品,都能有莫名的優越感。 除此之外,三閭大學中也有不同人格的典型代表。 方鴻漸到三閭大學任教后發現,學校里也有一個拿著“克萊登大學”文憑的老師。 方鴻漸的文憑雖然不是真的,但他有自知之明,也知道羞恥,從來不敢提。而這位老師卻以此來騙取大學教職。 有喜歡說大話、刻意放大自己能力和背景的同事,有市儈又吝嗇小氣的同事,也有喜歡拍馬屁、阿諛奉承的同事。更有左右逢源、處事圓滑的校長。 在《圍城》當中,對于這幾類人的描寫,是惟妙惟肖。在社會上,這幾類人更是比比皆是。 關于婚姻錢鐘書: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終成眷屬的厭倦,要么苦于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圍城》中的方鴻漸,在國外新思潮的影響下,對于婚姻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周旋于很多感情關系當中,但都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因為種種誤會和矛盾,他不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得不到自己真心想要的愛情,勉強接受了自己并不愛的人。 孫柔嘉,是方鴻漸的妻子,柔弱的外表下卻滿是心機。看似沒什么主見的柔弱小女生,卻掌控著方鴻漸。 方鴻漸并不愛孫柔嘉,孫柔嘉卻用各種甜蜜的圈套,讓方鴻漸和她訂婚、結婚。 孫柔嘉雖然很有心機,看似掌控了自己的命運,但實際上她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婚姻。 婚后的兩人,生活并不幸福。各種生活矛盾,對方鴻漸性格的不滿意,加上雙方親屬的攪和,感情還是破裂了。 生活當中,也有不少人的感情經歷和他們相似。 年輕的時候揮霍青春,沒有認真對待感情。又或者因為懦弱、誤解,錯過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人。 有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情,就去破壞對方的感情。也有人苦苦等待了很久,卻換不回對方的任何回應。 自己愛的人,并不愛自己。愛自己的人,自己又看不上。 等到年齡到了,選擇了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說不上很愛對方,也說上不喜歡對方,更像是湊合著過日子。 我們都難以逃離《圍城》錢鐘書:決心像出水的魚,頭尾在地上拍動,可是掙扎不起。 方鴻漸的人生經歷,在外人看來是令人羨慕的,能出國留學,又有不錯的工作。但這都不是他想要的,稀里糊涂下,又和自己并沒有多愛的孫柔嘉結了婚。 方鴻漸性格膽小懦弱,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是讓別人幫忙決策,讓別人推著他走。 他不是一個壞人,心腸也不壞,卻沒什么能力,對別人的事情漠不關心。 方鴻漸的人生,就像是在一座圍城當中。他想要逃離圍城,卻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接受。 在生活當中,我們都可能是方鴻漸。并不讓人討厭,但又沒什么存在感。對自己的人生,都會感覺到迷茫和困惑。 孫柔嘉的性格和方鴻漸相反,她步步為營,工于心計。但即便如此,她在人生的圍城中,也沒有得到成功。 生活當中隨處都是圍城,我們都在各自的圍城當中生活著,我們都想逃出自己所在的圍城。 你是否也在錢鐘書的《圍城》當中呢? 我是小熊議情感,分享貼心的情感小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或者有同感的話,期待可愛的您來點個贊。 如果對內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見,歡迎你分享出自己的觀點,小熊虛心接受您的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