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創建者之一宋步云先生的《云水襟懷——宋步云誕辰110周年紀念展》開幕式 開幕時間:2020年11月25日下午2:30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5日-12月27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A展廳、三層A展廳 宋步云簡介 宋步云,1910年9月生于山東濰縣。 1932年投考北平京華美術學院學習西畫,后考取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師從林風眠,并于該時期加入了“杭州美術聯盟”、杭州藝專“木鈴木刻會”。 1934年,考取日本大學藝術系,師從日本畫家和雕塑家中村研一,在日時期,參加了新興木刻運動,創作了一批進步木刻作品發表于左翼聯盟刊物上。 1936年,宋步云與《流亡圖》 1937年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后,在重慶組織籌辦抗戰刊物《抗建通俗畫刊》、“中國木刻研究會”。 20世紀40年代,宋步云在國立北平藝專 1941—1945年,在重慶中央大學藝術系和重慶國立藝專任教,教授油畫、水彩畫課程。他先后在重慶、成都、內江、江津等地舉辦了七次油畫、水彩畫個人畫展,受到諸多師友的盛贊,成為中國早期油畫、水彩畫的先驅和卓越代表畫家。 1946年,應徐悲鴻之約,協助其接管、籌建國立北平藝專,教授水彩畫課程、任副教授,兼任庶務主任、代理總務主任,負責學校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任職期間,為國立北平藝專收回了帥府園校舍,修建禮堂,落實了十幾處宅院作為教師宿舍和住宅并配備各類教學基本設施。 1950年,經徐悲鴻推薦,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科學技術普及局任職。 20世紀50年代,宋步云戶外寫生 1950年,宋步云與徐悲鴻、廖靜文等在壽祿街舊居合影。左起劉金濤、徐悲鴻、廖靜文、孫宗慰、蕭淑芳、宋步云、高淑貞、吳作人。 1958年,應邀擔任人民大會堂寧夏廳的總設計師和美術顧問。 1961年,由吳作人、傅抱石介紹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1983年,享受離休干部待遇。 1985年被國務院辦公廳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1990年,在山東濰坊市成立宋步云藝術館。 百年輝煌·藝術名家丨“云水襟懷——宋步云誕辰110周年紀念展”將于11月25日開幕 中央美術學院 “云水襟懷——宋步云誕辰110周年紀念展”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為“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系列展覽項目之一,也是宋步云藝術作品與相關文獻首次在中央美術學院展出。 宋步云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重要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和藝術活動家,他在油畫、水彩畫、中國畫和版畫的創作與探索上取得了重要成就,歷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曾于1946年應徐悲鴻先生之聘,與吳作人等接管并籌建國立北平藝專,為開展進步美術教育、建校、護校、迎接新美院奠基,做出了卓越貢獻,在中央美術學院的發展歷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宋步云在創作中一方面將自己的藝術理想與中國社會的現實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注重全面學養的積累和融化,在中西文化交匯和碰撞中努力采擷傳統與外來藝術的營養,用融通的思想方法與語言方式表現自己的感受。他的諸多精彩作品如《白皮松(團城)》《歡慶解放》《俯瞰故宮》《琉璃塔》《天池晴雪》《萬壽圖》等,被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并在20世紀美術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跡。晚年時期尤擅畫桃,多件壽桃主題作品曾被選為國禮饋贈。 本次展覽精選宋步云一生代表作品,以時間脈絡和藝術探索為線索分為“烽煙歲月”“巴山蜀水”“家國新貌”“河山勝境”“灼灼其華”“光影流年”六個板塊,展出約一百五十余件作品,并首次展出了他在木刻和攝影方面的珍貴文獻資料,輔以訪談影像和實物文獻,以還原語境與鉤沉歷史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史、特別是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進程中的宋步云。 展覽籌備過程中獲得了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上海圖書館等機構以及宋步云先生家屬的鼎力支持。 宋步云先生自畫像 宋步云先生的夫人高淑珍女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