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天津硬漢行者張鑄崑再游黃山。 照片和文字由張鑄崑提供。 本集講述黃山的《北海風景》,享受大自然之美。 經云谷索道上后山 北海是黃山高山主景區(qū)之一,有四條登山路:①從黃山北大門的芙蓉嶺經松谷庵、十八道彎登山到北海的”北路”。②從焦村經釣橋、 天海至北海的“西路”③從溫泉經慈光閣、玉屏樓〈注:也可乘坐玉屏索道〉上山后 ,再經天海至北海的“南路” 〈注:游覽后可乘坐云谷索道直接下山〉。④從苦竹溪經云谷寺至白鵝嶺北海的”東路”〈也可乘坐云谷索道〉。我們就是從東路乘索道上山的。 一般游覽黃山的游客,可由南京、蕪湖、杭州、屯溪(即黃山市)、歙縣等方向來山,經湯口上行兩華里, 過高大牌樓黃山大門〈注: 近年來在其西側辟有高速公路〉到溫泉景區(qū),由此再到慈光閣索道登山口上“前山” ,或者由此乘景區(qū)內旅游大巴到7公里外的云谷景區(qū),乘坐云谷索道上“后山”。 ![]() ![]() 北海風景感人醉,黃山五絕讓人美。奇松怪石云海雪,溫泉健身幸福淚。 ![]() 人們常說:前山(玉屏景區(qū))雄偉;后山(北海景區(qū))秀麗。 后山是峰的天下, 匯集了峰、石、矼、塢、臺和松、云奇景以偉、奇、險、幻著稱,成為黃山美妙的風景窗。 ![]() ![]() ![]() ![]() ![]() ![]() ![]() ![]() ![]() 始信峰按體量只能排入黃山36小峰中,海拔 1683米,然而陽剛之氣和陰柔之美都使其成為黃山四大名峰之一。 始信峰名字由來富有傳奇色彩,相傳,明代黃習遠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好像進入畫境,似幻而真,方才相信黃山風景奇艷,并題名“始 信”,還題寫一聯(lián),曰:“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絕妙, 到此方知。”此峰從此稱為始信峰并被冠以“黃山第一奇峰”之稱。 ![]() ![]() ![]() ![]() ![]() ![]() 黃山勝景,以峰為體。 這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縱橫。古有36大峰,36小峰之說,此外 ,尚有無數山峰并未命名。 72峰中,只有主峰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和始信,丹霞、獅子、棋石、眉毛、桃花等峰可攀登,其余均可望而不可及。 下面是72峰(36大峰、36小峰)的名字: ![]() ![]() ![]() ![]() ![]() 從始信峰的后面,有小路通往石筍矼。 “石筍矼”,是參差林立的一根根石柱,如同雨后春筍,稱它為“十八羅漢朝南海”。 ”羅漢”高低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殊,有的矗立峰頭,有的靜坐松下,有的好像打了一把傘,有的攜筇拽仗,觀者叫絕。古人評說:“天下有三奇,就是雁蕩的龍湫、匡廬的瀑布和黃山的石筍。” ![]() ![]() ![]() ![]() “豎琴松”,黃山十大名松之一,位于臥云峰東隅, 以形取勝,奇松主干挺直, 頂狀如傘,形似豎琴。它的側干拱垂,宛如古時官署中的轅門,故又名“轅門松”。 有詩贊曰:奇松態(tài)作古轅門,出入千乘萬馬屯。為覓人間稀世景,如云游客涌紛紛。 ![]() ![]() ![]() ![]() “黑虎松”,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生于白鵝嶺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 1650米處。相傳,早先有僧人到獅子林,路過此處,忽見一黑虎臥于松頂,轉瞬間 ,黑虎不知去向,只見一株高大的古松。又此松高大蒼勁,干枝氣勢雄偉,虎氣凜凜,且冠蓋濃綠近黑,似一黑虎臥于坡下,故名“黑虎松”。 有詩紀之曰:古松一見態(tài)驚人,爪舞牙張眼鼻真。黑虎曾經眠頂上,針須鐵甲貌猙獰。樹高15米,胸徑65厘米,已生長了700余年。 ![]() ![]() ![]() “接引峰”,其所在景點始信峰,三面臨壑,懸崖千丈,惟有東南與另一峰相隔丈許,早先斷木為橋,以渡游客,此松生于兩峰隔谷邊緣,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清人劉大櫆記述:“北岸有松,橫枝直抵南岸”,似在接引游人,舊志列為九大名松之三。后建有石橋,名“ 渡仙橋”,游者仍扶此松枝過橋。樹高4米,胸徑30厘米,樹齡約500年。 ![]() 黃山奇松多,這是團結松。 ![]() “團結松”,生長在北海至西海的山路旁,古松會鐵根盤結,五干圍抱,枝葉茂盛,團團簇簇,若兄弟五人相互擁抱,人稱團結松。今人有詩詠之:團結名松意義長,終年相抱在山崗。時人應借曹家鑒,本是同根莫互傷。 ![]() ![]() 雨傘松 ![]() ![]() 黃山松是黃山標志,即迎客松。 ![]() “黃山松”,始稱于1936年,在中國植物學會上, 經植物學家夏緯英論證而定名。它是黃山特有的樹種, 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 黃山松為何能抗臺風、耐貧瘠、耐一22℃低溫,生長于峰頂崖間? 因黃山松具深恨性,根能分泌有機酸,溶解難以分解的花崗巖中的礦物質,從中吸取養(yǎng)料;同時,能利用根呼吸時放出的二氧化碳,遇水化合成碳酸,協(xié)助有機酸共同侵蝕巖石,故根系發(fā)達,穿縫而植,扎根巖石; 另外,松針有防水結構的蠟狀覆蓋物,能減少水份蒸發(fā), 加之黃山常年降水量較太, 云霧較多,故得以生存。 高山懸崖峭壁的生存條件、山谷風大的影響,加上植物傾陽的特性,造就了黃山松的特殊的審美形態(tài);針葉短粗而稠密,葉色濃綠,枝干虬生,樹冠扁平,盤根于石,姿態(tài)萬千,傲然挺立。 ![]() ![]() ![]() ![]() 上圖是“清涼臺”景點,是黃山九臺之首,位于獅子峰腰,在曙光亭西邊200米處。 臺突出在三面臨空的一座危巖上,臺上置有欄桿,游人可憑欄遠晀。 清涼臺亦稱北海的風景窗,是后山觀云海和日出的理想之地。 臺下是峰云絕妙的后海,臺右下側,沿十八道彎的石級盤旋而下,可深入后海,循山路可往松谷庵。 ![]() ![]() ![]() 曙光亭原名文光亭, 位于北海賓館對面的獅子峰背上。下臨散花塢,面對始信峰。此處可觀日出看曙光,故改名曙光亭。立于亭旁,東可觀始信峰與上升峰之間的“十八羅漢朝南海”等奇峰怪石;北可看云濤鋪錦;西可覽獅子峰諸名勝。今人有詩詠道:“睡醒雄獅尾翹天 ,小亭四角出松巔。黎明未到人潮涌,頃刻曙光耀眼前。 ![]() ![]() 北海賓館始建于1958年,是四星級旅游涉外飯店。賓館周圍峰巒疊嶂,景觀獨特,是觀日出、晚霞, 賞云海、松濤,覽絕妙勝景的山上地理位置最佳的酒店,夢筆生花、猴子觀海、曙光亭、清涼臺等勝景,近在咫尺。賓館占地26畝,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賓客及旅游團隊的需要,享有黃山“國賓館”的美譽。這里海拔1630米, 夏季氣侯涼爽,通常氣溫比山下低攝氏十度左右。 ![]() ![]() ![]() 這是黃山著名勝景, “夢筆生花”,位于北海賓館前山下的散花塢內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石縫中長出一株奇巧古松如花,狀似筆頭, 故名“夢筆生花”。 清人有詩贊曰:“石骨棱棱氣象殊,虬松積翠錦云鋪。天生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入畫圖”。 ![]() “猴子觀海”,在獅子峰北一座平頂的山峰上,有一塊巧石,如猴蹲坐,面向太平縣,故稱“猴子望太平”;如果出現煙波浩渺的云海,它又叫“猴子觀海”,石猴獨踞峰頂,仿佛遠望,靜觀云海,這又是一處黃山的著名景點。 這次游黃山,最大的遺憾是沒能遇到,“黃山四絕”之一的“云海”。 黃山一年之中有云霧的天氣多達200多天。 大凡著名高山,一般都可見到云海,但是黃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可以說是一大奇觀。特別是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每當云海呈現時 ,波瀾壯闊,一望無際,千條山谷、山梁,都掩沒在云濤雪浪之中,山峰則成了海上神奇的小島,云海給黃山增添了一層奇幻的色彩,無怪乎人們稱之為“人間仙境”。 ![]() “云海”絕妙在于,每當云海呈現時,云來霧去,變化莫測,云鋪深壑,絮掩危巖,眼前腳底汪洋一片,似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白浪排空,真是“妙在非海, 而確又似海”。 自古黃山云成海,以峰為體,以云為衣,其瑰麗壯觀的“云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 尤以冬季景最佳。 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 以及中部的天海;而登蓮花等三大主峰,則可盡收諸海于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境地。 黃山云海的成因是: 由低云和地面霧形成的,黃山山高谷低,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水分不易蒸發(fā), 因而濕度大,水氣多。所以特別是雨后,可常見縷縷輕霧,從山谷升起,一般雨雪天氣后,極易出現大片云海。 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 有時西海云遮霧罩,東海則縷縷白云,北海竟晴空萬里,人們?yōu)榱擞^云海美景而不得不上下奔波,謂之“趕海”。 ![]() ![]() ![]() “飛來石”又名仙桃峰,是黃山的地標之一,從光明頂往西就能見到。飛來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開,似天外飛來,驚險莫名。它是一塊高12米、重600噸的巨石,故名。 87版《紅樓夢》電視劇片頭出現的一塊巨石,如同從天外飛躍而來就是在黃山拍攝的,它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奇石。 ![]() ![]() ”光明頂”是前后山的分界嶺,本集后山〈北海景區(qū)〉介紹完畢,有關內容在下集前山〈玉屏景區(qū)〉再作介紹。 ![]() 庚子冬編輯 ![]() ![]() ![]() 2020年12月11日 ![]() 發(fā)布于 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