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疏肝散結方 編著/印會河 疏肝散結方是筆者積50年臨床經驗研制的旨在治療多種良性占位性病變的經驗方。由柴胡10克、當歸30克、赤芍30克、丹參30克、生牡蠣60克(先煎)、玄參15克、川貝母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8克(先煎)、夏枯草15克組成。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當歸、赤芍、丹參理肝經之瘀血;生牡蠣、海浮石、玄參、川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清熱消痰、軟堅散結。 現附病例以說明之。 王某,女,35歲,1990年12月17日初診。患者近半年來,乳房腫脹疼痛,伴胸痛且痛連后背局部有壓痛,咽如物阻,胸憋氣短,性情急躁。查體:雙側乳腺輕度增生,無結節,輕壓痛,乳頭無溢乳。1990年11月6日乳腺側位X線片示乳腺小葉增生。西醫診斷:乳腺增生。舌紅、苔少,脈沉細。中醫辨證:肝經癥積。治宜疏肝散結。 處方:柴胡10克、赤芍30克、當歸30克、丹參30克、生牡蠣60克(先煎)、川貝母10克、玄參15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8克(先煎)、蒲公英30克、全瓜蔞30克、虎杖30克、郁金15克、川楝子15克。 1990年12月24日二診。疼痛減輕,胸悶好轉,睡眠欠佳,舌脈同前。在原方中加首烏藤(夜交藤)30克、合歡皮15克以養血和肝,安神解郁。 1991年2月4日三診。疼痛減輕,乳腺腫脹消失,睡眠食納增進。舌紅、苔少,脈弦細。仍予疏肝散結治療。1991年3月7日隨診,癥狀基本消失,繼服原方鞏固。 按: 乳腺增生主要由肝氣郁結,胃熱蘊蒸,以致氣血凝滯而成。仍守疏肝散結治療之大法,在方中加虎杖、蒲公英以化熱毒,消癰散結;加全瓜蔞以除乳癰腫痛;郁金、川楝子瀉肝行氣解郁以除脹,療效滿意。 |
|
來自: 負鵬載舟 > 《乳癖(慢性增生性乳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