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臺縣出了一個大人物,便是閻錫山,其實還有一個大人物,就是二級上將楊愛源。 與閻錫山的狡詐不同,楊愛源卻是一個出了名的忠厚人。 他有多忠厚? 1916年,商震在北洋軍節節敗退時,投奔晉軍。閻錫山把他變為一個團,把楊愛源營編進去進行牽制、監視。 但是,商震在離開晉軍時,卻給閻錫山去了一封信,稱楊愛源:“星如(楊愛源)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 這個評價頗高。 后來,晉軍進軍南征湖南。兩個旅全部完蛋。閻錫山唉聲嘆氣外,只說了一句話:“打聽楊愛源的下落。”——偌大的兩個旅,只要他一個人。 楊愛源從俘虜營逃回太原,閻錫山為他設宴洗塵,升為團長。 不久,楊愛源又因戰功升為旅長,常被閻錫山召入密室談事,羨煞不少人。后來又升為師長、軍長。 1930年中原大戰失敗,閻錫山下野,山西軍政大權由晉綏警備司令部掌管,徐永昌為司令。楊愛源為副司令,卻掌管實權。 蔣介石一再對楊愛源進行誘惑,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派人先送給他50萬元大洋,不到一個月又送40萬大洋。楊愛源收下后,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個人不要,把手下將領們喊過來,一商量,一起分了,然后造了一個花名冊,派人送還蔣介石,連一個謝字都沒說。 蔣介石拉不動楊愛源,氣得要死,只好轉而拉徐永昌。 這個楊愛源忠厚不忠厚? 而楊愛源雖然掌管實權,卻與徐永昌相處很好,誠懇相處,謹慎辦事,徐永昌對人說:“星如夠個忠厚人了。” 楊愛源對上司忠厚,對國家也忠厚。 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后,閻錫山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晉綏軍編為第六、第七兩個集團軍。楊愛源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 9月上旬,楊愛源擔任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日軍侵占大同后,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等主力部隊,陷廣靈,取靈丘,進攻平型關、團城口,以威脅雁門關側背,打開通往太原的直路。楊愛源將總指揮部設在繁峙縣東山底村,以晉綏軍的郭宗汾師、金憲章師和陳長捷師等四個師,及章拯于旅、孟憲吉旅等幾個旅,擔任平型關的正面突擊任務;高桂滋的第17軍在左翼,八路軍第115師在右翼;劉茂恩軍在凌云口、恒山一帶。 20多日,楊愛源指揮的部隊,在平型關、小石口、陽方口等地,均與日軍發生激戰。24日,日軍進攻平型關,駐防團城口的高桂滋部受日軍攻擊最烈,損失慘重,不能繼續堅持戰斗,擔任正面出擊的晉綏軍,步兵節節敗退。這時,八路軍第115師向敵之側后東河南、蔡家峪展開攻勢。當夜,在平型關東北之公路右側山地設伏。次日,突然向進入伏擊圈的日軍車隊發起攻擊,殲敵1000余人,取得平型關大捷的勝利。 日軍遭打擊后,繼續猛攻平型關,第二戰區晉北內長城防線被突破,平型關正面守軍亦被隔斷。楊愛源率第六集團軍向五臺山轉移。在忻口,他率部防守寧武山區黑峪村至陰方口一線,血戰23日,斃傷敵3萬余。 1938年2月,日軍集中十萬兵力,分三路進攻山西南部。楊愛源指揮部隊,配合八路軍,在永和、大寧、蒲縣、吉縣、鄉寧一帶,抗擊日軍六次進犯,鞏固了晉西根據地。 次年,楊愛源升任第二戰區上將副司令長官。 抗戰期間,楊愛源曾親自去延安,回來后對手下們說:“延安的一些進步做法,我們是應該學習的。” 盡管如此,楊愛源就是楊愛源,沒有走出自己。 抗戰勝利后,楊愛源任綏靖公署副主任,并以首席“高干”名義,主持山西軍政聯席會議集體辦公。他常對部屬說: “與會長共事,一不要動他的權,二不要動他的錢。他讓你干甚就干甚,他讓你干甚就不要干甚。” 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的第三天,閻錫山的部隊就開始故意制造事件,不斷向八路軍挑起戰斗。軍調部派調處小組來到太原。中共代表給楊愛源捎來一封他的外甥的親筆信。他卻連拆都不敢拆,當即轉呈給閻錫山。 這樣,他始終得到閻錫山的信任。 1947年2月,解放軍由太原西北地區發起猛攻,閻軍節節敗退。楊愛源急電閻錫山,請其回太原坐鎮。之后,閻錫山7.4萬余人被殲,14座城池被克,太原成了孤城。 楊愛源經徐永昌向閻錫山建議,被派駐南京“交涉補給事宜”。 1949年,楊愛源逃去臺灣。 楊愛源初到臺灣,主要管理日本賠償西北實業公司機械事宜。后來,居在草山,生活清苦,常薪煮自炊。一次,何應欽、白崇禧到草山打獵,見他生活困難,十分驚訝,于是名????為他請得一“戰略顧問”頭銜,算是給他發薪水了。 1959年1月2日,楊愛源病逝,終年73歲。公祭時,閻錫山主喪,高聲大呼: “我這個忠厚人走了啊!” 滿座皆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