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對于熱河的了解,都是避暑山莊內的熱河泉,可真正的看見熱河泉水“突涌”的人并不多。 這幾天,山莊內湖區水位下降,熱河泉水出現了“泉水突涌”,雖然比不上濟南趵突泉,但也非常可觀。 因為是溫泉,嚴冬到來,水面也沒有結冰,錦鱗游泳,給這冬天的灰暗增添了幾分亮色。 2. 一提到“熱河”,人們都想到世界上最短的河流是熱河,因為1934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是這樣寫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避暑山莊里豎著“熱河”二字石碑的地方,就是熱河。 其實,真正的一條河,絕對不是幾米或者幾十米,熱河泉與如意湖連在了一起,泉在湖中,是河是湖還是泉,導游們也說不清。 其實,熱河是武烈河。 康熙皇帝選址建設避暑山莊的時候,曾考察周邊的水系。 他發現武烈河由圍場的固獨爾呼河、隆化的茅溝河、承德縣的賽因郭勒河在高寺臺附近匯合到了一起,繞避暑山莊之東,曲折向南流入灤河。因為武烈河流域熱泉很多,水量也大,可以滿足避暑山莊之需。 《熱河志》載:山莊東北隅有閘,湯泉余波自宮墻外流入,建閣其上,噴薄之下,層石齒齒,如漱玉泉,飛珠濺沫,猶帶云蒸霞蔚之勢。 可見,避暑山莊湖區里的水,從一開始就有從武烈河引過來的“湯泉余波”,這本身就是熱水。 河水從“暖流暄波”閘口引入避暑山莊,到山腳折向南,匯入“泉源石壁”瀑布,在文津閣分兩叉,最后匯入如意湖,由德匯門五孔閘瀉出,沿清壩外再流入武烈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系。 這是湖區的主要水源。 乾隆也派人考察過武烈河(熱河),他在《熱河考》中給熱河下了定義,他說: 今秋駐山莊,遣喀喇沁郡王拉特納錫第內大臣努三往尋熱河之源,則得之于察罕陀羅海,其地距熱河二百里而贏。流經固都爾呼達巴罕麓,遂名固都爾呼河,西南至于中關東茅溝河,水自玳瑁溝出,西南流注之,又合而南流。賽音郭勒河水自霍爾霍克達巴罕之三道溝出,南流折而西南與湯泉合又西注之,三源既匯,又西南流,沿山莊東北歷錘峰下,山莊行宮內亦有溫泉流出匯之,于是始有熱河之名。 這是熱河的名字的由來,《英國大百科全書》所說的世界最短的河之類的話,顯然是錯的,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 3. 避暑山莊內本來有8處熱泉,樹立“熱河”兩個字石碑的地方,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個。 旅游旺季,導游們都會領著游客來這里洗手,一邊洗一邊念咒: 熱河泉邊洗洗手,功名利祿全都有, 熱河泉邊洗洗頭,一年四季不發愁。 其實,心淡了,功名利祿才能全都有,心靜了,一年四季才都不發愁。 很多人不遠萬里去燒香,不如找一個云淡風輕的地方修心。 所有人的累都是心累。 在承德周圍,到處都有熱水資源,很多地方都成了旅游度假勝地,包括康乾兩位皇帝在避暑山莊周邊辟有多個御用湯泉。 山莊內的熱泉是低溫熱泉,溫度為4——8°,冬暖夏涼。 修建避暑山莊的時候,把這八處溫泉都開辟出來,成為了湖水來源之一,在最大的這個熱泉周圍,還設立了東船塢、萍香沜、香遠益清等景點。 4. 由于承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溫泉水系效應,在湖區內出現了獨特的景色,“荷花仲秋見,唯應此熱泉”。 紀曉嵐寫到:蓮以夏開,惟避暑山莊之蓮,至秋乃開,較長城內遲一月有余,然花雖晚開,亦復晚謝,至九月初旬,翠蓋紅衣,宛然尚在苑中,每與菊花同瓶對插。 也就是說,承德避暑山莊里的菊花比長城以內的晚開一個月,但是,花謝的也晚,菊花開了的時候,荷花還在,可以摘下來一起插到一個花瓶里。 乾隆皇帝專門命名一個景點叫“冷香亭”,就是為了在深秋季節從木蘭秋狝回來后,觀賞冷荷之用。 《九月初三日熱河見荷花(二首)》 霞衣猶耐九秋寒,翠蓋敲風綠未殘。 應是香紅久寂寞,故留冷艷待人看。 其二 前朝見菊黃兼綠,今日看荷紫帶紅。 夏卉秋葩渾不辨,一齊搖曳晚風中。 很美呢。 又冷又板的雍正皇帝在做皇帝之前,還是胤禛的時候,在避暑山莊也描寫過山莊里的荷花。 他站在湖中的亭子里,看著水面上的荷花,也心生感慨: 《湖亭觀荷》 館宇清幽曉氣涼,更應淡蕩對煙光。 湖平水色涵天色,風過荷香帶葉香。 戲泳金鱗依密荇,低飛銀練貼芳塘。 蘭橈折取憐雙蒂,殊勝陳隋巧樣妝。 “更應淡蕩對煙光”,舒緩平和,一派和諧景色。 5. 康熙皇帝對熱河也獨有情鐘,偉人的胸懷與凡夫俗子真的有差別。 作為一個外來的民族入主中原,他即便是在避暑山莊,也都是在思慮國家大事。他眼里看的是熱河,心里想的是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幸福,他面對熱河泉水,也心生感慨: 《暖流暄波》 水源暖流輒蠲疴,涌出陰陽滌蕩多。 懷保分流無近遠,窮檐盡頌自然歌。 泉水分流,不管遠近,各地都受惠,窮苦百姓躲在低矮的屋檐下,也贊頌大自然的回饋,沒有怨言。 這才是社會治理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