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冷空氣來襲,如何防寒是每個人都關心的話題。專家告訴我們,冬季不同人群防寒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是都要注意保暖,而特性是防寒也要因人而異。到底這個冬天如何才能安穩度過?不同人群防寒有哪些側重點呢? 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 嘉賓主持李然,屬于典型的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歡穿秋褲,一到室內就覺得熱的難受。 專家告訴我們,雖然李然不怕冷,但也容易受寒,并且這類人如果不注意添衣保暖,還更容易感冒。 李然的特點是有內熱,對他而言保暖最重要,專家建議把身體裸露的部位都做好保暖,比如脖子、頭、耳朵、腳踝等,這樣等于在體表屏障上又加固了一層,防止寒邪入侵。 另外脖子后面有一個大椎穴,它是督脈上的重要穴位,人體十二手足陽經都要經過它,升騰發散陽氣,所以大椎穴有通陽行氣血、祛寒的作用 護住大椎穴 防寒又養生 【位置】第七頸椎棘突下 【方法】平時沒事可以多搓一搓、揉一揉,或者用烤燈烤一烤大椎穴,都可以起到祛寒的作用。 李然是內熱體質,在冬季容易受到侵犯的是外寒,而主持人劉婧是體質本來就寒,沒有感冒也怕冷,這屬于內寒,是陽氣不足,陽虛容易生內寒。 陽虛的癥狀:胃寒、面色蒼白、四肢厥逆、浮腫、泄瀉等。 三味藥的古方 化解陽虛內寒 這三味藥的組成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叫四逆湯,主要功效是溫中散寒。 【藥材】甘草、干姜、附子 甘草、干姜、附子都是溫中散寒的,可以改善內寒體質,但附子有小毒,普通人群不能隨便用這個方子,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而胖姐雖然也怕冷,但是與劉婧的全身怕冷不一樣,胖姐主要是手腳涼,這類人群可能不是真的陽虛體質,而是氣郁造成體內氣機不暢,引起氣血周流遲緩,導致氣血不能到四肢末端,表現的癥狀就是四肢發涼。 氣郁的癥狀:四肢冰涼、胃痛、脅痛、胸悶憋氣、善太息、梅核氣(總覺得嗓子里有東西,咳不出來咽不下去)。 氣郁的人群不適合用四逆湯,適合用四逆散。 四逆散解郁通陽 【藥材】柴胡、芍藥、枳實、甘草 柴胡疏肝解郁,枳實和芍藥搭配有行氣作用,芍藥和甘草搭配有酸甘化陰的作用。 用藥請遵醫囑,不可自行使用。 冬季特別怕冷的人,多是由于體質有偏頗。如果體質偏頗不是很重,可以考慮通過日常飲食來調理。 【藥材】烏梅1-2枚、生姜3-5克、白梅花3-5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生姜辛溫發散,可以宣解氣郁;白梅花解郁,也可以用月季花;烏梅酸味入肝,生津止渴;冰糖改善口味,也可以換成蜂蜜。 【食材】羊肉、洋蔥、茴香等 洋蔥和茴香都是辛溫發散、溫中暖胃,羊肉溫陽,陽虛的人群冬季吃羊肉進補是非常合適的。 咸能潤下,可以降火,但日常飲食中鹽就足夠了,而且咸寒指的是中藥中的四氣五味,是要醫生開方的時候注意,所以真的是內熱體質,最好還是到醫院找醫生辨清類型,針對性用藥。 而如果像李然這樣,只是單純的內熱,沒有實質性的病變,那么出門穿的暖和一點,不要受寒就足夠了。 ![]() 名老中醫的冬季防寒提醒: 1、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2、不同體質用不同方法祛寒 3、癥狀嚴重要及時就醫 專家出診信息 許昕 北京中醫醫院婦科 周五上午 北京中醫醫院明醫館 周二下午、周日上午 備注: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 ![]() ![]() ![]() ![]() 2、點擊頁面右上角的三個小點 3、將健康談設為星標吧 點擊看設星標教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