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鞍山千山大佛寺景區,依托一座天然而成的彌勒大佛山建成。景區山腳建有山門、龍華門、龍華法堂、彌勒千佛閣,山上建筑有彌勒寶塔和彌勒寶殿。大佛寺景區的楹聯,也是隨處可見。除小部分楹聯外,大部分楹聯被我用相機拍下來并收集到本篇中。  這就是天成彌勒大佛山。
一、大佛寺山門。 大佛寺山門是三洞式牌樓門。山門景區外、內,各有三塊橫匾、三對楹聯豎匾。  1、大佛寺山門外部。 (1)中樓門橫匾楹聯。 橫匾:大佛寺。 楹聯: 兜率人間天上普光成石佛; 瑤峰天上人間應瑞化蓮池。  (2)右樓門橫匾楹聯。 橫匾:凈土。 楹聯:入得此地為道場,出去何處是禪林。  (3)左樓門橫匾楹聯。 橫匾:圣地。 楹聯:清風迎客秀古剎,皓月送影入山門。  2、大佛寺山門內部。  (1)中樓門橫匾楹聯。 橫匾:大佛寺。 楹聯: 袒懷如是無遮盡教塵埃皆凈體, 開口云何常笑只緣煩惱即菩提。  (2)右樓門橫匾楹聯。 橫匾:福蔭。 楹聯:塔影屏日影,鐘聲掩松聲。  (3)左樓門橫匾楹聯。 橫匾:佛林。 楹聯:千峰掩古寺,萬壑衛山門。  二、大佛寺龍華門。 由大佛寺山門進入,就是龍華門。  橫匾:龍華門。 楹聯:阿逸多入滅轉彌勒,龍華樹徹悟成佛陀。
三、大佛寺。 大佛寺是大佛寺景區內單獨的一處院落,原址名叫南泉庵,后因發現天成彌勒大佛,重建更名為大佛寺。大佛寺與其它的寺廟一樣,內有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等一應俱全。  1、大佛寺清靜蘭若門。  (1)清靜蘭若門橫匾楹聯。 橫匾:清凈蘭若。 楹聯: 寶剎重光千峰云影從幻影, 南泉噴涌萬壑濤聲和愿聲。  (2)清凈蘭若門一側鐘樓。 橫匾:梵鐘 楹聯:鐘聲明慧眼,月色照禪心。  (3)清凈蘭若門側一側鼓樓。 橫匾:法鼓。 楹聯:法鼓動耶靜,浮云假亦真。  2、大佛寺華藏玄門。 上圖左側為華藏玄門,右側為清靜蘭若門與鐘鼓樓。  (1)華藏玄門橫匾楹聯。 橫匾:華藏玄門。 楹聯: 塵外不相關幾閱桑田幾滄海, 胸中無所礙半是青松半是云。  (2)華藏玄門門洞兩側楹聯。 夫妻是緣有惡緣有善緣無緣不聚, 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3、大雄寶殿。 三塊橫匾、一對楹聯豎匾。  橫匾:大雄寶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楹聯: 紅日無心貧富一般照過, 青天有眼善惡兩樣看承。  4、三洲感應殿。 橫匾:三洲感應殿。 楹聯: 菩薩化身輔正摧邪弘圣教, 童真入道安邦護國度群迷。 背景:大佛寺寺院外的悲字石。   4、觀音殿。 橫匾:觀音殿。 楹聯: 大愿宏深尋聲救苦觀自在, 一心常念功不唐捐證圓通。 背景:大佛寺景區廣場全息佛字石雕。  5、五觀堂。 橫匾:五觀堂。 楹聯:三餐莫忘農夫苦,一飯常思佛祖恩。 背景:大佛寺景區廣場全息佛字石雕。  6、大佛寺一處楹聯,沒有橫匾,在網上查不到直接對應的佛教人物,對應的只是佛教的寺廟。 楹聯;一塵不染清靜地,萬善同歸般若門。 背景:千山天成彌勒大佛山。  四、彌勒千佛閣。 彌勒千佛閣位于大佛寺寺院正門前方。四個方向各有一個門,一個橫匾,一對楹聯豎匾。  1、彌勒凈土門(面向大佛寺山門) 橫匾:彌勒凈土 楹聯: 修上乘行面向未來初入山門先參彌勒, 誦下生經心依內院待隨海眾三會龍華。  2、位居補處門(面向大佛寺正門) 橫匾:位居補處。 楹聯: 娑婆雖苦惟生法王子, 內院縱清難納心垢人。  3、閻浮凈域門。 橫匾:閻浮凈域。 楹聯: 樓閣門開圓彰法界修因事, 慈悲愿普預攝龍華證果人。  4、登歡喜地門。 橫匾:登歡喜地。 楹聯: 宴坐等人來預攝龍華會里有緣之輩, 逢機以笑應圓彰大肚皮中無所不容。  五、來迎門。 來迎門穿門而過,直通山頂觀瞻天成彌勒大佛。來迎門前門、后門各有一塊橫匾和一對楹聯。  1、前門。 橫匾:來迎門。 楹聯: 想來能來需向善悟道, 當迎則迎必棄惡成佛。 背景:來迎門前門右側能容門。  2、后門。 橫匾:來迎門。 楹聯:來往都為向善客,迎送皆是積德僧。 背景:來迎門前門左側的常咲門。  六、彌勒寶殿。 由來迎門上山,山腰就是彌勒寶殿。殿外面兩塊橫匾,兩對楹聯豎匾。殿內有多幅楹聯,我拍了一對觀佛窗兩側的一對楹聯。
1、殿外楹聯。  橫匾楹聯一: 橫匾:彌勒寶殿。 楹聯: 瑜伽師地性轉八識成四智, 現觀莊嚴相離兩邊化三身。  橫匾楹聯二: 橫匾:福慧俱足。 楹聯: 百劫而還問世人可知解脫, 千山在抱惟彌勒有此襟懷。  2、殿內楹聯。 上圖為彌勒寶殿內的觀佛窗,由窗戶向外看去,是天成彌勒大佛山。  楹聯: 造化鐘靈此處青山成彌勒, 生民向善十方信士獻心香。 背景:千山彌勒大佛山。
千山大佛寺景區的龍華法堂有幾對楹聯,被遮擋著拍不全,僅有的字辨不清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