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
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
一位90后香港女孩
她在如花般的年紀
辭去金融行業的體面工作
毅然脫下高跟鞋走進田間地頭
投入貴州赫章的扶貧攻堅事業
她是畢業于暨南大學的專業會計碩士
梁安莉
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美國波士頓大學工商管理學士
暨南大學專業會計碩士
她是一名土生土長“90后”香港女孩,從大都市香港到全國深度貧困縣赫章,她用3年時間,克服了水土不服、語言不通、飲食差異等困難,扎根于畢節市18個極貧鄉鎮之一的鐵匠苗族鄉,發展“美麗與芳香并舉”的花卉產業,用青春奮斗的汗水,在這塊脫貧攻堅熱土上澆灌出了“扶貧之花”。

地處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赫章縣,曾經是貴州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赫章縣地處滇東高原及烏蒙山區,是貴州省內海拔最高的地區,被稱為“貴州屋脊”。這里地勢山高坡陡,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條不完整,當地人大多外出打工,經濟發展緩慢。
三年前,梁安莉和家人結伴到赫章縣韭菜坪景區旅游。初秋的藍天白云下,漫山遍野搖曳生姿的紫色韭菜花,讓梁安莉仿佛置身童話世界。三年前的這次旅行,讓多年留學海外的梁安莉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標”。
“我們在山頂望下去的時候,很像童話世界,當我們深入到每一個鄉鎮,就發覺原來真的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比較貧困的環境之中。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我覺得脫貧攻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梁安莉的家人十分支持女兒到內陸發展的想法,為了改變當地貧困的面貌,梁安莉和家人也曾嘗試過捐款,但經過深入調研后,她改變了主意。她決心在赫章打造一個留得下來的產業,從而幫助農戶脫貧。
在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邀請下,梁安莉在家人的支持下,在廣州市番禺區共同成立了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港華(廣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由梁安莉擔任總經理,著手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赫章位于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晝夜溫差大,無污染的環境,讓萬畝韭菜花和千畝杜鵑林遠近聞名。梁安莉瞅準了決定把產業重心放在花卉產業,在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的幫助下,梁安莉在海拔2000多米的烏蒙山區建起了鮮花基地,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從最初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到說服農戶不種農作物改種花卉,再到后來花卉種植遭遇上極端天氣……接踵而至的困難,時刻考驗著安莉的信心和智慧。
由于極端天氣,原本出口日本的鮮切花遭受損失,梁安莉意識到唯有打造出一條深加工產業鏈,才會讓扶貧事業可持續發展。于是提煉精油、打造高端的“永生花”,梁安莉在貴州赫章一干就是三年,她的努力也悄悄改變著山村面貌。
幾年來,梁安莉相繼引進和成功試種了白扇菊、北海道薰衣草、芝櫻、安娜貝拉繡球等數十個花卉品種。截至2020年11月,中井村建設大棚517個,鮮花種植基地400個。放眼遠眺,一個個現代化花卉大棚矗立其間,曾經荒草灌木的單一景象正被滿目絢麗所裝點,嬌艷的鮮花在貧瘠的土地上綻放出生機......
“我覺得只有真正去了解、去融入,才可以發現我們祖國美麗的地方和理解我們祖國的偉大。”
梁安莉在赫章打造了一個”花花世界“,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們為“花仙子”。“我之前是在外面打工,一年的收入只能夠維持家里的生活。自從我們梁總來了以后,我們就跟著她種花,比我在外面打工的收入高。我們私底下開玩笑,叫她‘花仙子’。”周巧說。
周巧是梁安莉遇見的第一個貧困戶。迫于生計,周巧早早結婚,從一個貧困家庭嫁入另一個貧困家庭。“當時她們家里連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吃的只有苞谷、洋芋。因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顧,周巧夫妻倆面臨著打工還是回家的兩難問題。”第一次到赫章縣鐵匠鄉中井村村民周巧家走訪的場景,梁安莉歷歷在目。
2018年,梁安莉把港華公司準備在中井村建基地的消息告訴周巧,周巧立馬報了名。不到一個月,勤勞肯干的周巧便從臨時工轉為固定崗位管理人員,收入從2100元增加到4000元,現在家里還蓋起了小樓,當年8月就脫了貧。
群眾有動力,產業就有了活力。目前,梁安莉的花卉產業已聯結覆蓋貧困戶600多戶近3000人,累計為就業群眾創收700多萬元。
“我覺得脫貧攻堅,不是靠一個團隊,而是靠很多很多人,一起去把這個事情給做成。”
通過不懈奮斗,梁安莉先后榮獲全國婦聯及澎湃新聞“2019年女性正能量”楷模、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看到梁安莉創業成功,她的朋友對她到大山里種花創業從不解、觀望到支持,有的還對到內陸扶貧和發展產生興趣。
借此機會,梁安莉首創了粵港澳青年援黔創業基地,搭建了一座港澳與內陸交流的橋梁,讓更多的粵港澳青年到基地考察學習,了解國家所需,參與祖國建設。
如今,放眼遠眺,一個個現代化花卉大棚矗立其間,曾經荒草灌木的單一景象正被滿目絢麗所裝點,嬌艷的鮮花在貧瘠的土地上綻放出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