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流域眾多古村落的建筑布局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秉承天人合一亦耕亦讀的一種傳家理念,埭頭古村就是其中的代表。
埭頭古村坐落在楠溪江支流小源溪邊,有著700多年歷史。這座始建于元代后期的古村,一直來充溢著濃郁的耕讀文化,單從其諸如松風水月、墨沼生香、方開一鑒等等古宅深院的名稱上,就依稀聞到了濃郁的書卷氣息。
古村依山而建,四周重巒疊嶂,田疇如畫;建筑布局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我們的先人很是聰明,當初選擇聚居之所時,就充分考慮到了寄情山水,營造家園,澤被后世的理想。那種在楠溪江流域彌漫的耕讀文化、士習民風,同樣在埭頭古村傳承,“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就是其理想生活的真實寫照。
2011年的第一天,傍晚時分,天色漸暗。在冬日的寒風中,我穿行在埭頭空蕩蕩的村巷之間。腳下是鵝卵石鋪就的小道,眼前是灰墻黑瓦的古宅,周邊一片寂靜。我喜歡這種靜謐的氛圍,使得我可以細細品味這份古樸的意韻和歲月的滄桑。
感謝這些先人留給我們的古樸村落,它使我們這些業已習慣于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忙碌的人群,能夠在此呼吸到久違的清新空氣,享受著短暫的悠閑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