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諸神的起源》《諸神的世界》《諸神紀》《神話與民間文學》《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全集》《山海經》《搜神記》《道教史》《左道》《子不語》 第一篇請關注回看…… 四、三皇五帝 三皇,一說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二說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斗樞》;三說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四說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五說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莊子》、《綱鑒易知錄》。嚴優在《諸神紀》中經考證認為:三皇者,伏羲、女媧、神農也。 ![]() (《道藏》中的三皇形象:天皇氏人首蛇身十三頭、地皇氏人首蛇身十一頭、人皇氏人首龍身九頭,圖片來自嚴優《諸神紀》) ![]() (三皇說另一版本(《道藏》):伏羲(上)、女媧(中)、神農(下),圖片來自嚴優《諸神紀》) ![]() (神農像,圖片來自網絡) 五帝,一說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出自《呂氏春秋》;二說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大戴禮記》;三說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出自《資治通鑒外紀》。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進入神話譜系的五帝分別是:中央的統治者是黃帝,助手是黃色的后土,治下有太陽宮,與之相應的是大熊星座(北斗)和天星(土星)。東方的統治者是太皞(即伏羲),助手是綠色樹神句[gōu]芒,治下有雷公、風伯,與之相應的是東方星座歲星(木星)。南方的統治者是炎帝(即神農),助手是紅色火神祝融,與之相應的南方的星座是熒惑星(火星)。西方的神是少昊,助手是白色神蓐收,與之相應的是西方的太白星(金星)。北方的統治者是顓頊[zhuān xū],助手是黑色神玄冥,治下有月宮和雨師,與之相應的是北方的星宿,如辰星(水星)。 ![]() (黃帝像,圖片來自網絡)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 帝嚳[kù]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英雄,帝嚳即帝俊,類同于舜和夔[kuí](郭沫若考證)。相傳,帝嚳生而神異,自稱夋[qūn],具鳥首、猿身,曾被認為是黃帝之曾孫,號高辛。據說帝嚳15歲時就幫助顓頊理政,30歲登帝位,在位70年,百歲而死。帝嚳有四妃:姜源、簡狄、慶都、常儀。帝嚳二子閼伯、實沈整日爭斗,互不相容。最終帝嚳派一子主掌商星,派另一子主掌叁星,二星在天上永不相見。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寫道:'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說的就是這兩個熊孩子。 南楚的最高神叫作東皇太一,東皇太一是楚國統領一切天神的神主,在神界地位最為尊貴。太一又作太乙、泰一,稱太帝或泰帝,他在天幕上的化身就是北極星,居住在紫微垣所在的帝宮中,神秘莫測。 ![]() (《九歌》十神與五方十神對應關系,圖片來自何新《諸神的世界》) ![]() (五方十神對比圖,圖片來自何新《諸神的世界》) 五、五帝的親屬們 炎帝其中一個妻子是赤水氏的女兒聽訞[yāo],他們有兩個女兒很著名。其中一個叫作女娃(即精衛),有一次女娃到東海去游玩,不小心掉進海中淹死,她的靈魂變成一只精衛鳥,每天不停地銜來小石頭、小樹枝,打算把東海填平。另外一個女兒名瑤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陽,精魂依草,實為靈芝。后來,瑤姬成為巫山女神,宋玉《高唐賦》稱'先王'游高唐在白天夢見女神愿薦枕,巫山神女臨去時稱自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此后,'巫山神女'常用以比喻美女,'巫山云雨'遂成男女歡好之典,千古傳誦。這里巫山指的是今湖北云夢的巫山,又稱陽臺山。 炎帝的后代中,也有不少著名的神。比如火神祝融,是他的玄孫;水神共工,是祝融的兒子;土神后土,是共工的兒子;時間之神噎鳴,是后土的兒子。《山海經·海內經第十八》:'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 (祝融,圖片來自《山海經》明代蔣應鎬繪圖本) 顓頊[zhuān xū)]也有幾個特別著名的后代。他有一個兒子剛剛生下來就夭折,變成了一種叫作'魍魎'[wǎng liǎng]的小鬼,居住在若水。魍魎的模樣像個三歲小童,紅眼睛、長耳朵,身體黑里透紅,頭發烏黑柔亮,喜歡學人聲來迷惑人,是傳播疫病的小鬼。《搜神記》卷一六:'昔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國語·魯語下》韋昭注:'蝄蜽,山精,好學人聲而迷惑人也。' 顓頊的玄孫彭祖,是世上最長壽的人,他從堯舜時代一直活到西周初年,活了八百多歲。戰國時著名的詩人屈原也自稱是顓頊的后代,稱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 ![]() (彭祖像,圖片來自網絡) 顓頊列為黃帝的曾孫(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黃帝的妻子叫作嫘祖,她的主要事跡是在野蠶的基礎上,發明了養蠶這門手藝,并推廣到千家萬戶。 夸父族本來是黃帝屬神后土的子孫,個個身材巨碩、力大無窮,手里玩著兩條蛇。那個追趕太陽的漢子,就來自夸父族。夸父族與蚩尤族聯手,實力大增,給黃帝施加了不少壓力。關鍵時刻,從天上下來一個人頭鳥身的女神,叫'九天玄女',據說是西王母的弟子,女神帶來'靈寶之符'和行軍布陣的兵法。黃帝靠著九天玄女的幫助,才徹底打敗蚩尤。 ![]() (夸父追日,圖片來自網絡) 后羿是帝俊之子,帝俊派他到人世救民于大旱之災,誅除猛獸長蛇之害。羿的左臂長于右臂,精于射。天上曾經十日并出,羿射中九日,使萬民免受干旱之苦。后又射殺了形狀像牛、紅色身子、人臉、馬腳的怪獸猰貐[yà yǔ];到南方的疇華之野,射殺了怪獸鑿齒;到北方兇水,射殺了能夠噴水吐火的九頭怪獸九嬰;到青邱之澤,射殺了能掀起颶風摧毀民居的魔鳥大風;到洞庭湖,殺死了怪獸巴蛇;最后到了桑林,生擒了活吞人畜的大野豬封豨[xī]。 帝俊卻遷怒于后羿,并剝奪了他與妻子嫦娥的神位。于是,后羿只好去昆侖山向西王母討要長生不死藥。后羿回到家里,嫦娥竊得此藥并服之,變為仙女飛往月宮。羿留在地上,最后在弟子逢蒙的唆使下,被仆人們害死。后羿死后,被奉為統轄萬鬼的神靈——宗布。《淮南子·氾 [fàn]論訓》,'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 水神既有男性(如淮河神河伯),也有女性(如洛神、湘江女神等)。洛神是中國神話中的洛水之神,傳說伏羲的女兒宓[fú]妃溺死洛水,遂為神。三國曹植傳世之作《洛神賦》,令洛神的形象廣為流傳。傳說,后羿曾從河伯手中救下落難的洛河水神宓妃,并懲治了作惡多端的河伯。 六、昆侖山、世界樹與仙山 昆侖山方圓八百里,高達萬仞,遠遠看去,'其光熊熊,其氣魂魂'。昆侖山其實是天居、天柱與天梯的象征。天居,就是天神的居所;天柱,就是創世之初、天地分開之后用來支撐天幕的大柱子;天梯,就是凡人或者巫師能夠攀緣著直達神界的梯子。 扶桑、若木與建木是三棵最為著名的上古神樹,是中國神話中的世界之樹(我們在北歐篇中也提到過世界之樹的概念,請關注回看)。大地的極東方,黑齒國以北、湯谷的深淵中,矗立著一株幾千丈高的巨型桑樹,其樹身合圍起來有兩千多丈。它往上直通天空,往下直抵地底三泉。它其實是兩棵桑樹同根偶生,互相依偎,所以叫扶桑。扶桑的葉子是紅色的,每九千年一結果,仙人們吃了扶桑樹的桑葚,全身都金光閃閃的,可以在空中恣意飛翔。扶桑是太陽棲息的地方。 扶桑樹住著十只金色的鳥,俗稱金烏(其實就是十個太陽),他們均是太陽女神羲和的兒子。《山海經》記載,太陽先浴于水濱,然后升上扶桑,從那里進入上天之路。它漸漸飛到最西邊,落到另一棵太陽樹若木之上。這十個倒霉孩子,后來被后羿干掉了九個。 大地的極西方,在昆侖山的西面,黑水與青水之間,大荒的灰野之山上,有一棵巨大的紅樹,叫作若木,它是若水的發源地。若木的葉子是青色的,花是紅色的。日暮時分,太陽會在若木上停留一段時間,若木紅光照地的景象謂之晚霞。 可見,扶桑是日出之所,若木是日入之所。在扶桑與若木之間,大地中央的都廣之野上,還有一株巨樹,叫作建木。建木高達百仞,青色的葉子,紫色的樹干,黑色的花朵,黃色的果實,上部有九根像柳枝一樣的大枝條,下部有九根長滿短刺的小枝條。建木就是天梯,大皞、黃帝等都曾經通過這棵巨樹往返于天庭與人間。 中國古代神話中,海里有巨龜背上馱著三座仙山:瀛洲、蓬萊和方丈(方壺),另一說為五山,增加了岱興和員嶠。《列子·湯問》:'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即方丈),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瀛洲,中國古代神話中仙人所居的神山,道教勝境。《海內十洲記》記載:瀛洲在東海中,大抵是對會稽(浙江省),去西岸七十石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泉如酒,令人長生。此泉名之為玉醴[lǐ]泉。 蓬萊山位于渤海之東,當年秦始皇曾派徐福去蓬萊山求長生不老藥。徐福東渡沒有到達蓬萊山,卻來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人把富士山叫做蓬萊山。根據《水經注》的說法,方丈就是昆侖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