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能養生長壽,氣功的門派之多,不可勝數,但是其理則一,以意領氣,疏通經絡,調節陰陽平衡,可使內外環境統一,增強功能提高免疫力,加強抵抗力和調節適應的能力。 什么叫氣? 只有知道什么叫氣,才能知道什么叫氣功。 氣的概念包含二個內容: 其一是物質概念,氣是精微物質,精微是指眼睛看不見,但是確實客觀存在的; 其二是功能概念,氣是不停的運動的,因而具有能量,有功能。 氣是構成人體的精微物質, 也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日通天下一氣耳。也就是說人這樣復雜都是由氣構成的,何況其他東西,皆由氣所構成。但氣不是靜止的,是不斷運動變化的。應當指出,人與自然界之氣是不斷交換的,不僅呼吸之氣交換,而且一切之氣皆在交換之中。 什么叫二天功? 二天功是筆者把氣功與中醫學基礎理論相結合而命名的。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臟先天之精,可化生先天之氣,叫元氣,又叫真氣,貯存在丹田,丹田在臍下三寸之處。開始意守丹田,然后由丹田逐漸向上到膻中。丹田叫下氣海,膻中在二乳之間叫上氣海,下氣海為先天,上氣海為后天 。 以意領氣,由丹田到膻中,叫先天生后天,即先天之氣有激發和推動作用,這樣才能有后天之氣 。 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即消化吸收作用,飲食中的營養物質叫谷氣,谷氣再加上由肺吸入之清氣,即氧氣而合成為宗氣,這是屬于后天之氣,貯存在胸中,即膻中之處。 然后,以意領氣再由膻中向下到丹田,叫后天養先天,即后天之氣可以補充先天之氣的作用。 丹田與膻中上下反復練數十次,速度要慢一些 。 立位或座位皆可練這二天功。因為元氣是來自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出生后主要靠后天之氣來補充,所以加強后天養先天是關鍵 。 怎樣才能加強后天之氣呢? 一方面是加強營養,及新鮮空氣;另一方面,還要收氣,即采氣功。 因為天人合一,內氣與外氣可相互交換,主要是通過人體的某些較敏感的穴位進行交換,這些敏感穴位又叫氣窗。采氣即收自然界之氣,通過氣窗而入人體。同時人體中的濁氣排出體外,到自然界中,這樣可達防治目的。所以如何收氣,收什么樣的氣是很重要的問題。 下面介紹常用的收氣方法:
太陽具有光能、熱能、電磁能等,對人體具有充氣的作用。 中醫認為陽氣十分重要,人的生命活動要靠身中陽氣的推動作用 。若能采集太陽之氣,可使人體陽氣充沛 ,對全身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功能皆能得到保證。 正常人可練,陽虛的病人更宜采收太陽之氣 。 陽虛的人必有寒象,怕冷,這是陽虛則寒。 方法:舌抵上顎,可使任督相連。雙目微閉,而易入靜,兩足分開與肩同寬或略寬, 上肢抬起彎曲,兩手張開,手心即勞宮穴為氣窗,朝向太陽,意念在勞宮,向里將太陽之氣領入體內,由勞宮沿上肢引到胸之膻中,再向下到丹田,反復多次的領吸太陽之氣,這樣就可以后天養先天 。取立位即可,練后兩目張開。 收月亮之氣法: 月光乃太陽反射而產生的,采收的方法同上法 。 同樣方法還可采星光,如北極星光,北斗星之光也可。 收地氣方法: 正常人可采地氣,尤其陰虛的人更可收地氣 。 陰虛的人一定要有虛熱之象、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等表現。因為地氣屬陰,收地氣有補充陰的作用。其方法基本同上, 但用足心的涌泉穴為氣窗,意念在涌泉,以意領氣,將氣由足心沿大腿向上到達丹田穴即可。 此外還可收采花木之氣。為了達到長壽的目的,可采古樹之氣,尤其松柏樹,有長壽之氣可采之 。其方法,立位,雙手似抱樹,但離樹一尺左右的距離,意念在勞宮,向內吸氣,引入膻中,再引到丹田即可。(趙鴻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