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治之癥,只有不知之癥,治療高血壓,我覺得更多的是給患者帶來希望。 作為醫者最重要的就是治病救人,像很多人成天把各種病癥治不好作為專業,似乎治不好是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大肆宣傳,甚至斷絕患者希望,卻讓我難以理解。 像高血壓在治療上面確有難度,但也并非無法治愈,大家也能在網上搜到很多國醫大師的治療案例,在我從醫生涯中也有過很多的治療醫案。 就在去年的時候,我就接診了一個患者,自述高血壓三年,平時頭暈,乏力,伴有心悸,心煩失眠等癥,平時測得血壓為160/110mmHg,之前都是靠著降壓藥。 醫生給他說這個病癥只能控制,現在醫學都無法治療,安安心心吃藥不要到處亂治。但患者血壓雖然能基本正常,但癥狀卻仍然不解,每天度日如年,實在受不了煎熬,于是轉投中醫經人介紹找到了我。 四診后,我給他開了個方子: 當歸、茯苓、芍藥、白術、柴胡,生姜、薄荷,甘草。 患者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用了半個月之后,乏力、頭暈、心悸等情況全部減輕,晚上睡眠也變好了。于是信心大增,后來又治療了一個多月,諸癥皆消,而且血壓也降至120/76mmHg。去醫院做檢查身體一切正常,之前的醫生也是滿臉的不相信。 那么這個方子是怎么治療高血壓的呢?這還得從患者的病癥說起。 來診時,我發現患者面色潮紅,眼睛發紅,再查其舌脈,舌紅,苔白,脈弦細。 這就是典型的肝陽上亢,中醫認為肝藏血,主疏泄,肝陽上亢就會迫血外泄。就像大壩中的水一樣,不斷的加壓勢必就會導致壩內壓力升高,甚至沖破大壩。 而火行上灼于清竅,就會頭暈,熱灼心神,就會心悸失眠。同時肝旺克脾,脾主氣血生化,脾虛則氣血無源,無以濡養四肢百骸,就會出現乏力的情況。 所以方中我用柴胡,疏肝解郁,條達肝氣;白芍,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當歸,養血和血;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實土御木;薄荷,透達肝經郁熱;生姜,降逆和中,辛散達郁;甘草,調和諸藥。方癥相對,故而藥到病除。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個例不能說明問題。 我統計了一下我這些年碰到的高血壓患者,以這個方子為基礎加減治療的有45位,其中30位癥狀全消,血壓穩定。12位血壓基本穩定,偶有波動,不影響日常生活。還有3位因為病癥雜多,用后效果不佳。 當然了中醫講求辯證施治,高血壓也不止肝陽上亢,像陽虛血瘀,脾虛痰盛等都會導致,這類患者我碰到過61位,治療效果比較好的也有48位。 我不祈求每個人都能選擇中醫,只是覺得既然明知降壓藥無法治療,為什么不試試中醫的方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