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的形成與體內的尿酸水平密切相關,控制體內尿酸的水平是治療痛風石的關鍵,因此痛風石患者必須堅持合理的治療,控制好尿酸水平,才能避免病情的進一步加重。 下面,本文就給大家詳細介紹痛風石的治療過程中存在的誤區: 誤區一、只在痛風石發作時進行治療即可 一般在急性發作期,患者會感到劇烈的疼痛,因此會立刻想到就醫,但是一旦疼痛被止住,往往就會采取不再理會的態度。其實,對于痛風治療分為急性發作期治療和慢性維持期治療,其防治關鍵在于慢性維持期治療,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關節保護,以及必要時使用降尿酸藥物,以使血尿酸控制在一定水平,才能有效避免痛風石的形成。 誤區二、隨意停藥也沒有關系 在臨床上,有許多患者認為藥物的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一些患者則采取所謂的“飲食控制”療法,企圖通過單純的飲食控制,達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事實上,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防治痛風的關鍵因素。人體內70%~80%的尿酸是自體產生,只有20%~30%來源于飲食等外來因素。對于血尿酸水平較高的患者,單純通過飲食等其他非藥物治療,往往難以使血尿酸降低到理想水平,大都需要應用藥物進行治療。 誤區三、治療痛風石只要按時吃藥就行 許多痛風患者認為,自己一直在使用降尿酸藥,血尿酸控制得還可以,因此在服用藥物期間,他們既不控制飲食,也不運動。其實適當的飲食控制非常重要,患者應避免短期內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以防止血尿酸水平急劇增高。而適當的運動能促進關節局部血液循環,避免關節局部血尿酸溶解飽和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痛風石的出現。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痛風風濕專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