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陳彪從南京金陵大學畢業了。作為物理系的高材生,他得到了國民政府的重視。之后,他去往了臺灣大學從事研究。半年后,他又轉回金陵大學任教。年輕的陳彪勤勉地從事學術。他一絲不茍,頗為踏實。在倒是劉德旺眼中,他肯吃苦,能耐得住寂寞。學術前景必定一帆風順。 點擊加載圖片 執著的高材生 陳彪來自福建廈門,祖父曾經中過舉人。從小生活在文化氛圍中,他天生渴求知識。1937年抗戰爆發,他依舊堅持讀書。通過自學,他掌握了中學數學,物理等知識。1945年冬,他進入了金陵大學深造。短短兩年功夫,他就學完了四年的教程。憑借著優異成績,他得到了一眾老師們的贊許。 點擊加載圖片 1948年,陳彪去往了紫金山天文臺工作。在學術道路上,他對天體物理有著深厚感情。幼年之時,他就盤腿坐在祖母懷里。聽著夸父逐日的故事,望著九天銀河,在心里邊暢游無垠宇宙。為了實現理想,他一直刻苦讀書。學習微積分的時候,他遭遇了一些困難。當時,國內大學條件一般。高深的知識大多都是英語撰寫的。 陳彪立下志向。自己一定要盡早掌握英語。實際上,他的國語都說得不夠流利。在課堂上,他的閩南方言還引起過笑話。在講究聽說讀寫的英語學習中,他遭遇了不少困難。陳彪一點也不害怕。他日以繼夜地泡在圖書館中,每每到了晚上十點,他依舊不愿離去。有時候,他組鉆到桌子底下。 等管理員鎖門做了,他立刻點起煤油燈,小心翼翼地看書。他沉浸在知識之中,暢游著學術海洋。一個個單詞,一句句語法。一個個英文故事。靠著堅強的毅力,他硬是達到了專業英語學者的水平。1948年9月,作為青年學者,他受邀參加了美國人舉辦的會議。他大膽發言,暢所欲談。 點擊加載圖片 流利的口語給人美國同行留了了深刻印象。這個小伙子也被大家默默關注著。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陳彪去往了云南。百廢待興,各地都需要人才。陳彪踴躍響應號召。在云南,他依舊從事天文學研究。在自己的領域,他深耕細作,很快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此時,他專注于天體物理,致力于研究太陽系行星的運動特征。 點擊加載圖片 杰出青年科學家 在軌道模型的建立和時間狀態量的表征方面,陳彪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盡管使用著簡陋的一期,他還是勇敢地追尋著學術夢想。1953年,因為觀測儀器出現了問題。陳彪認為自己的測量數據不夠準確。原本發表的十幾篇論文,他都停止了發表。一位編輯痛心疾首的說道,這可是普通研究員十年的辛苦勞動啊。 點擊加載圖片 陳彪做事仔細,容不得半點馬虎。他態度堅決,硬是放棄了這些可能的成果。1954年,他正式轉入太陽物理學領域。彼時,這還是一個新興的領域。許多老教授都不敢涉足,可陳彪卻踏上了征程。是的,'夸父追日'的理想又一次在他胸中燃燒起來。只有敢為人先,才能夠做出一番成績。 對于太陽,中國人從未有過深入發掘。在陳彪眼里,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早在數千年前就有了美好愿景。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落后西方。在上級的幫助下,陳彪得到了一些資助。盡管杯水車薪,他還是日夜鉆研。1956年,他奉命去往蘇聯訪學。在莫斯科大學,他向蘇聯人展示了研究成果。 點擊加載圖片 看著陳彪的研究作品,他們都傻眼了。沒有人相信,身處一窮二白的中國,一個年輕科學家居然能夠有這么棒的成果。后來,蘇聯科學家百般挽留,他們希望陳彪加入自己的天文研究所。可陳彪只停留了一年。在學習到了先進方法后,他毅然回到了國內。'我的祖國更需要我'。這是他的臨別話語。 點擊加載圖片 院士神秘失蹤 1957年,法國同行贈送了陳彪一臺天文望遠鏡。彼時,歐美國家封鎖了我們。通過幾番轉手,這臺望遠鏡才從香港運到了南京。能夠得到同行的認可,這足以說明他的實力。隨后二十年,陳彪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運用獨特的測量方式,他獲取到了我國的太陽研究資源。在國際期刊上,他的成績成果引人注目。 包括太陽黑子,太陽風暴等先進課題在內,他開創了我國的太陽研究派系,成為了天文學領域的重要奠基人。1980年,陳彪被評選為了中科院學部院士。在人才寥寥的那個年代,他無疑是國寶級的專家人物。1985年,他又兼任了云南天文臺臺長。陳彪培養了一眾青年,學生們都成長為了物理學領域的知名人物。 點擊加載圖片 1993年,面向全國專家,南京大學召開了一場物理學會議。一時之間,人才濟濟,專家如云。可主席臺上,人們一直把位子留給陳彪。上午九點,陳彪就離開了家。他家居住在南京鬧市區,只需步行十五分鐘,陳彪就能抵達會場。可是,人們遲遲未能等到他。于是,南京大學向陳彪的家人反映了情況。 點擊加載圖片 大批學子和群眾都被發動了,大家滿大街地尋找陳彪院士。可茫茫人世,他如同蒸發了一般。沒有人能弄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后來,南京警方介入。在地方領導的指示下,武警部隊也展開了地毯式尋找。可是,最終都沒有任何結果。陳彪院士的失蹤謎團至今未能被揭開。他到底去哪了,是否安然無恙?我們根本都不知道。 結語 時間荏苒,一晃27年過去了。陳彪院士很可能不在人世了。不過,這起失蹤案件一直被定為南京市重點任務。 當地警察也不斷摸查。有人認為,陳彪可能被國家征召,他在從事著秘密研究。顯然,這是站不住腳的。當年鄧稼先去往西北,他也和單位領導,親朋好友打好了招呼。這件事情發生后,許多學術大家得到了保護。他們都是國寶,不容有任何耽擱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