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語絲210118】 體道吐納 中條山客 在道家養生中,非常重視呼吸問題。我在【山語絲0211】《丹道輕且淺,呼吸妙法門》中介紹過“六妙法門:數息,隨息,止息,觀息,還息,凈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六字吐納法,講究的是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氣時發音。呼氣要緩慢、深長、均勻,以加大肺活量。同時,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雙膝微屈,全身放松。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納氣一,吐氣六,以呵(ke)字治心氣,以呼(hu)字治脾氣,以呬(si)字治肺氣,以噓(xu)宇治肝氣,以吹(chui,這個發音有爭議,有道友認為發fu,是個很特別的發音,但是漢語字典無此發音)字治腎氣,以嘻(xi)字治膽氣。此六字訣,分主五臟六腑也。皆為長息吐氣之法。 口里輕而緩地默念“吹、呼、嘻、呵、噓、呬”這六個字,心神貫注,字字分明。 六字吐納法能夠配合四季發揮左右,有道歌云: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也有按五行相生、配合五臟的作用,另有道歌: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 這種方法,其實是強化、引導人體內部各個組織機能的自修復機制,調動各臟腑的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抗衰老和延緩衰老。 吐納之前略做準備: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頭正項直,輕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墜肘,兩臂自然下垂,松腰塌胯,兩膝微屈,全身放松,頭腦清空。采用順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氣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收腹斂臀,二陰微提),不要有憋氣感。 1、噓字功平肝氣 發音: 噓(xu)??谛停?兩唇微合,嘴角橫繃,略向后用力。 動作:呼氣念噓字,足大趾輕輕點地,隨即放開。兩手由肝經之急脈穴處起向上提,經章門、期門上升入肺經之中府、云門,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展開,手心向上;兩眼反視內照,隨呼氣之勢盡力瞪圓。呼氣盡,吸氣時,屈臂,兩手經面前、胸前下轉為拇指尖相對,其余四指指尖向下順腹前按摩徐徐而下,垂于體側。雙手重疊,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做六次一遍,然后做一次凋息,恢復預備式。 經絡走向:意念領肝經之氣由足大趾外側之大敦穴起,沿足背上行,過太沖、中都、至膝內側,再沿大腿內側上繞陰器達小腹,挾胃脈兩旁,屬肝、絡膽,上行穿過橫 膈,散布于胸脅間,沿喉嚨后面經過上頜骨的上竅,聯系于眼球與腦相聯絡的絡脈,復向上行,出額部與督脈會于泥丸宮之內;另一支脈從肝臟穿過橫膈膜而上注于肺,經中府、云門,沿手臂內側之前緣達手大拇指內側的少商穴。 最主要的,意念引領氣體從左足尖向上緩慢經左小腿、腹部、胸部、左頸部到頭頂;然后重復意念引領氣體從右足尖向上緩慢經右小腿、腹部、胸部、右頸部到頭頂。左右各重復三次。 2、呵字功補心氣 發音:呵(ke)。口型:口半張,舌平放于口內,舌尖輕頂下齒,下頜放松。 動作:呼氣念呵字,足大趾輕輕點地,隨即放開。兩手掌心向上由沖門穴處起循脾經上提,逐漸變掌心向上,至胸部膻中穴處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中指對著外眼角處。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前徐徐下落,垂于體側。雙手重疊,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復做,共做六次,調息,恢復預備式。 以意領氣由脾經之井穴隱白上升,循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里,通過脾臟、胃腑、穿過橫 膈膜流注心中,上挾咽、連舌本入目,上通于腦。其直行之脈從心系上行至肺部,橫出腋下,入心經之首穴極泉,沿著手臂內側的后緣上行,經少海、神門、少府等穴直達小指尖端之少沖穴。 3、呼字功培脾氣 發音:呼(hu)??谛停捍榭谌绻軤?,舌放在中央兩側向上微卷。 動作:呼氣念呼字,足大趾輕輕點地,隨即放開。兩手掌心向里由沖門穴處起向上提,逐漸變掌心向上至膻中穴,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注意沉肩),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沖門穴處,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里,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回旋變掌心向里上穿,兩手在胸前相交,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體側。兩手重疊,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以同樣要領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呼字功。如此左右手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調息,恢復預備式。 經絡走向: 當念呼字時,足大趾稍用力,則經氣由足大趾內側之隱白穴起,沿大趾赤白肉際上行,過大都、太白、公孫、內踝上三寸脛骨內側后緣入三陰交,再上行過膝,由腿內側經血海、箕門,上而沖門、府舍入腹內,屬脾臟,絡胃腑,挾行咽部連于舌根,散于舌下。注入心經之脈,隨手勢高舉之形而直達小指尖端之少沖。所以內經有“肝脾之氣宜升”之說。 4、呬字功補肺氣 發音:呬(si),聲短氣長??谛停洪_口張腭,舌尖輕抵下腭。 動作:兩手掌心向里由急脈穴處起向上提,過小腹漸轉掌心向上,抬至膻中穴時,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至喉部,然后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同時開始呼氣念呬字,足大趾輕輕點地,隨即放松。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從兩 側自然下落。兩手重疊,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復做,共做六次,調息,恢復預備式。 念呬字時意念引肝經之氣由足大趾外側之大敦穴上升,沿腿的內側上行入肝,由肝的支脈分出流注于肺,從肺系(肺與喉嚨相連系的部位)橫行出來,經中府、云門,循臂內側的前緣入尺澤,下寸口經太淵走入魚際,出拇指尖端之少商穴。 5、吹字功補腎氣 發音:吹(fu,讀拂;或者按傳統發音chui)??谛停捍榭?,兩嘴角向后咧,舌尖微向上翹。 動作:呼氣讀吹氣,兩臂從體側提起,兩臂向后,兩手外勞宮穴在腰部擦搓3次,兩手經長強、腎俞向前劃弧,至腎經之俞府穴處,如抱球兩臂撐圓,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 落,呼氣盡時兩手落于膝蓋上部;在呼氣念字的同時,足五趾抓地,足心空如行泥地,引腎經之氣從足心上升。下蹲時身體要保持正直,膝蓋不過足尖,下蹲高度直至不能提肛為止。呼氣盡。隨吸氣之勢 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于身體兩側。兩手重疊,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復做,共做六次,調息,恢復預備式。 念吹字時,五趾抓地,足跟著力,腎經之經氣從足心涌泉上升,經足掌內側沿內踝骨向后延伸,過三陰交經小腿內側進 膕窩內側,再沿大腿內側股部內后緣通向長強脊柱,入腎臟,下絡膀胱;上行之支脈入肝臟,穿橫膈膜進入肺中,沿喉嚨入舌根部;另一支脈從肺出來入心臟流注胸中與心包經相接,經天池、曲澤、大陵、勞宮到中指尖之中沖穴。 6、嘻字功補膽氣 發音:嘻(xi)。很多人面臨“抑郁”問題,究其原因,是膽氣不足所致。吐納時發嘻聲,能夠提升、補充膽氣。 另外,睡眠最補充膽氣。人每天要消耗大量膽氣,而子午睡眠最補膽氣。子夜前一定要入眠,睡眠能夠滋陰,滋陰潛陽,膽氣為少陽之氣,睡的踏實,膽氣就上來了;睡的不實,反而消耗膽氣。白天午時也是補充膽氣的好時機,有條件的,中午餐后半小時可以假寐30分鐘左右。 吐納時發嘻聲也是補充膽氣的方法之一,讓意念走膽經,重復六次。 吐納時也可以與數息,隨息,止息,觀息,還息,凈息結合運用,效果更好。 其實,心念在意呼吸,讓我們的呼吸純凈,自由,放松,將新鮮空氣吸入,把體內污濁物排出,就能夠達到呼吸的妙用了??梢詤㈤?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中條山客《丹道輕且淺,呼吸妙法門》。 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上陽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