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復雜的河流水系分布,因地理環境的制約,一直無法通聯通航,歷史上,中華民族從未放棄改變這種狀態,比如京杭大運河,就是很好的例證。 邁入新世紀十年后,隨著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為我國的長治久安,經濟繁榮,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內河航運,規劃了一系列運河,我篩選出十條天正在推進的運河作為闡述。 中國河流水系分布圖 一、贛粵運河全長:1300公里 建設標準:三級航道(水深3.2米以上,河底寬45米以上) 線路從江西鄱陽湖長江口沿贛江南下接韶關北江而直達廣東肇慶的西江三水航道,全線設16個水電梯級船閘,通過標準為1000噸級船舶。 工程現狀:該方案已通過論證,目前三水至韶關段,南昌至贛州段已提前實施改造,并已完成70%左右的工程量,只剩下贛州至韶關開挖段未動工,全線預計2028年前建設完成。 贛粵運河全線規劃 二、江淮運河全長:700公里 通航等級:二級航道(水深4米以上,河底60米以上) 江淮運河是引江濟淮工程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工程總共分為三個部分建設,其為引江濟巢,巢就是巢湖,江淮溝通和江水北送三大段,而江淮運河是其中從長江經巢湖到達淮河段,此段按國家內河二級航道標準建設,全線設置7個千噸以上船閘,符合二級航道要求。 工程現狀:目前整體工程已完成70%,預計2023年達到通航標準,建成之后將為淮河增加第二條入海口,同時與沙潁河和蕪申運河等周圍航道一起構建一條跨越千里、與京杭大運河平行的現代重要航道。 三、湘桂運河全長:1260公里 通航等級:四級航道(水深2.5米以上,河底40米以上) 湘桂運河是連接湖南與廣西的一條規劃中的運河,從湖南省永州市萍島經瀟水至道縣入永明河,在江永縣城關附近的白嶺崗開挖32公里人工運河跨越分水嶺,至桃川鎮螺絲嶺入桂江支流恭城河,經恭城河至平樂匯入桂江,桂江從平樂至梧州進西江干線。全線需新建11座梯級船閘,改造6座船閘,建成后將成為連通長江與西江的內陸航道,成為與贛粵運河并行的南北通道之一。 工程現狀:目前該工程已納入《湖南省內河水運發展規劃》和《國家內河航運發展綱要》,預計人工運河段2025年前會開工建設,湘江段改造已完成50%河段的改造,工程正在持續進行。 湘江段開發現狀 湘桂運河規劃圖 人工運河部分局部放大圖 四、松遼運河全長:1000公里 通航等級:三級航道 松遼運河是一個還在前期可行性調研階段的規劃運河,因該運河設計復雜、開挖河段超長、經濟回報、水資源配置等因素,導致目前并未有實質時間表,但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農業資源基地,擁有一條直通大海的運河,將極大地減輕東北地區出口的物流成本,因此該規劃還是得到東北三省的極力支持,并進行了三省的聯合調研,以技持后續的推進。 工程現狀:目前正在進行方案論證階段及環保評估,同時納入國家中長期內陸運河規劃課題,至于何開建,根據以往規律,一般從課題提出到實施,預計需要20年左右,大概率在2030-2035年左右會開工建設。 東北地區運河規劃圖 五、蕪申運河全長:270公里 通航等級:三級航道(水深3.2米以上,河底寬45米以上) 蕪申運河原是一條老運河,只能通行100-200噸級的船,國家2011年開始整治拓寬加深,現逐步成為能通行1000噸船舶的現代化航道,整體完工后將極大的提高長江口船只通行能力,同時為長江中游地區實現洪水分流。 工程現狀:目前整條運河已基本接近完,通行能力也從以前200噸級提高到1000噸級,只剩余部分設施未完工而已,預計在近期將全線完工。 蕪申運河位置圖 六、浙贛運河全長:760公里 通航等級:三級航道(水深3.2米以上,河底寬45米以上) 浙贛運河是從鄱陽湖沿信江而上通過開挖部分人工河實現與浙江錢塘江相連直通東海的一條規劃運河,是國家內河航運規劃通道,全線設置7個千噸級船閘,年貨物通行能力約2500萬噸。 工程現狀:目前整體規劃方案已確定,信江河段及錢塘江段已整改造完畢,人工開運河段預計在2023年左右動工,建成后將連接京杭大運河及贛粵運河,形成從北京到廣州的世界最長內陸人工運河,將極大地增加南北物流運輸的便利性,同時有效降低成本。 浙贛運河位置圖 七、平陸運河全長:133公里 通航等級:二級航道(水深4米以上,河底60米以上) 平陸運河位于南寧市下游151公里處,北起橫縣西津水電站庫區平塘江口,跨平塘江與欽江支流、小西江分水嶺,經陸屋沿欽江南下北部灣欽州港,南止于欽江出海口沙井港,航道大約133公里,整個運河全程落差60米,全線設置4-6個梯級船閘,可通航2000-3000噸海輪,建成后,南寧經平陸運河由欽州港出海里程僅291公里,比經廣東出海縮短560多公里。 工程現狀:目前已進入工程前期準備階段,方案已通過論證和環評工作,預計十四五期間開工,在2029年前建成通航。 ![]() 平陸運河位置 ![]() 平陸運河示意圖 八、江漢運河全長:67公里 通航等級:三級航道(水深3.2米以上,河底寬45米以上) 江漢運河是引江濟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一部分,從荊州市龍洲垸長江左岸至潛江市高石碑鎮入漢江,全線經過4市11個鄉鎮,運河水深5-6米,河寬60-70米,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該運河最大價值在于同時兼具水利、交通運輸、防洪、灌溉、生態補水等功能為一體,大大提高和縮短 該河段的船舶通行能力和航行時間。 工程現狀:該運河已在2014完工并通航,目前整個運河的貨物通行量符合設計預期,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運河的滿負荷運轉。 ![]() 江漢運河與引江濟漢一體工程 九、新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 通航等級:三級航道(水深3.2米以上,河底寬45米以上) 新大運河主要是京杭大運河的整治改造工程,統稱為新大運河,主要工作放在黃河以北段的通航復航工程,黃河以南段主要以挖深疏浚為主,使其能夠通行500噸以上船只,不具備改造河段采用并行開挖新運河段方式解決,以保證原運河整體樣貌不被破壞,整個改造完工后,將可以從北京坐船通過新大運河接浙贛運河和贛粵運河到達廣州。 工程現狀:黃河以南段改造正在進行中,并大部分河段已完工,待引江濟淮工程完工,將有效增加淮河水位,提升南段的船只通行能力,黃河以北段目前正在工程設計中,預計2022年前動工改造。 ![]() 大運河走向示意圖 十、黃河航道全長:3000公里 通航等級:四級航道 該計劃規模宏大,不但需要建設大量的水壩和船閘,還需要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支撐才能完成,使其通航河段全年擁有足夠的水源支持。另外如何解決下游河床過高問題也是難點之一,當然如果黃河能夠通航,無疑將為沿線城市,特別漢中地區帶來難以置信的好處。 工程現狀:根據《黃河水系航運規劃報告》:2020年前將實現黃河區段通航,能夠行駛300噸級船舶;2030年,實現黃河鄭州至濟南段300至500噸級通航能力,并通過大運河實現與外海通航,遠期目標實現通航到達內蒙古地區。 ![]() 此圖只作為設想參考 其它資料參考圖![]() 南方運河規劃設想示意圖 ![]() 大家自行腦補 ![]() 人工運河船閘示意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