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結果表明,腦卒中已經升為中國第一位死因。腦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還具有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嚴重威脅國民生命和健康生活質量。 腦卒中,即我們常說的中風 提及中風,很多人第一反應 就是患者一側肢體乏力的癥狀 早期的中風患者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 此時家屬更是感到愛莫能助 而軟癱期的卒中患者因為 長時間不活動以及姿勢擺放不佳等原因 容易造成繼發性損傷 (水腫、關節畸形、壓瘡等) 不但增加照護的難度和醫療費用 而且嚴重影響病人的康復進程 從兩方面預防早期中風的并發癥: ▲ 良肢位擺放 ▲ 肢體被動活動 良肢位是為了保持肢體的良好功能而將其擺放在一種體位或姿勢,是從治療、護理的角度出發而設計的一種臨時性體位。建議2小時變換一次患者的體位,當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動移動時,可適當改變間隔時間。 頭部放在枕頭上,面部朝向患側,枕頭高度要適當。胸椎不得出現屈曲。患側肩關節下方墊一枕頭,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肩關節稍外展外旋,肘關節伸展,置于枕頭上,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臀部下方墊一個枕頭,使患側骨盆向前突,防止髖關節外旋。膝關節下方墊一沙袋,防止膝關節過度伸展。 患側上肢向前方伸出,肩關節屈曲約90度,下面用枕頭支持,健側上肢可以自由擺放?;紓认轮y、膝關節屈曲,置于枕頭上。健側下肢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輕度屈曲,背后擠放一個枕頭,使軀干呈放松狀態。 患側肩胛帶向前伸、肩關節屈曲,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后,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紓认轮煺?,膝關節輕度屈曲。健側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屈曲,下面墊一枕頭,背部放一個枕頭,軀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體位。 ▲良肢位擺放是對中風患者早期最基礎的治療,對抑制痙攣模式(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預防肩關節半脫位、早期誘發分離運動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
|
來自: chenguoka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