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女80歲 廣西人 2018/08/08就診。 主訴右膝關節疼痛數年,活動后加重,腿麻,膝關節僵硬,微腫,發涼,肘關節酸疼,右上臂乏力,怕冷,腰困重,不愛出汗,怕冷,口不干,口不苦,平素胃怕涼,不能吃冷的東西,吃后胃就難受疼痛。吃飯正常,睡覺正常,二便正常,舌苔白厚,舌邊有齒痕,左脈沉細緩右脈沉緩。 證:少陰太陰寒濕痹證 處方:腎著湯合甘草附子湯合腰四味加減 炙甘草10克,茯苓30克,炒白術30克,干姜10克,制附子30克,懷牛膝30克,澤瀉25克,杜仲15克,雞血藤30克, 桂枝20克,絲瓜絡10克。 3劑 水煎服。炙甘草,干姜,制附子先煎1小時,剩下的藥再加入煎50分鐘,一付藥煎一次,分成三次服用,一日三次。 語:《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十六條云: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裹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干姜苓術湯主之。 《傷寒論》175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氣短,小便自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著,甘草附子湯主之。 組成:甘草 附子 白術 桂枝 茯苓,桂枝,白術,炙甘草有苓桂術甘湯之義,太陰藥物,化飲化痰除濕。 制附子,白術,有白術附子湯制義,燥濕祛痹癥治疼痛。 雞血藤:行血補血,舒筋活絡,絲瓜絡祛風通絡活血。 腰四味 桂枝 牛膝 杜仲 澤瀉(鄧文斌老師驗方)強壯腰腎,壯筋骨。 2018/08/11二診右膝關節疼痛減輕,任腿麻,膝關節僵硬,微腫,發涼,肘關節酸疼,右上臂乏力,怕冷,腰困重好轉,怕冷,口不干,口不苦,吃飯正常,睡覺可,二便正常,舌苔白厚,舌邊有齒痕,左脈沉細緩右脈沉緩。思之上方辯證準確,但效果平平,遂二診加大制附子,桂枝用量,附子溫陽,桂枝通筋脈。處方:腎著湯合甘草附子湯合腰四味加減 炙甘草10克,茯苓30克,炒白術30克,干姜20克,制附子50克,懷牛膝30克,澤瀉30克,杜仲15克,雞血藤30克 ,桂枝30克,絲瓜絡10克,3劑,水煎服。炙甘草,干姜,制附子先煎1小時,剩下的藥再加入煎50分鐘,一付藥煎一次,分成三次服用,一日三次。 2018/08/15服上六付藥癥狀減輕十之有四,腿麻好轉,膝關節疼痛亦好轉,膝關節任僵屈伸不利。怕冷好轉。舌苔白,脈沉細緩。上方去絲瓜絡加透骨草,炙甘草10克,茯苓30克,炒白術30克,干姜20克,制附子50克,懷牛膝30克 ,澤瀉30克,杜仲15克,雞血藤30克,桂枝30克,透骨草30克。3劑,水煎服。 透骨草:甘,辛,溫 歸肺肝二經。祛風除濕,該品辛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如《本草綱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風濕疼痛攣縮。”若因風寒濕邪侵襲肢體經絡而導致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舒筋活絡,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而肝主筋。故該品具有舒筋活絡之功效。活血止痛,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對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內外各種疼痛,均可選用該品治之,取其辛溫善走,活血利氣之功,血氣通則不痛。 2018/08/19服上三劑藥大喜,上藥三劑服之疼痛消有八九。之前肘關節疼痛沒有明顯變化,此三付服完疼痛減之有六。囑咐其兒再將上方抓兩付以鞏固。 2018/08/24與其兒吃飯,期間問其母疼痛有無再痛,其兒訴說,現在上下樓都走的快了,晚上還要散步,沒有再疼痛過。臨床治愈。 【醫師簡介】 喻鳳鳴,男,出生于1988年。擅長呼吸、內科、消化、皮膚病、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及各種疑難雜病的治療。 工作地點: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萬豪幸福時光小區底商診所。 【轉載需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注:文章中圖片是中藥透骨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