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教4歲的小外甥背媽媽的電話號碼,我按照自己的記憶模式將11位的號碼按照4/4/3的分段,小朋友沒一會就背會了,還告訴我不就三個嗎,太簡單了!可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放到場景中,也就是沒有開頭的提示,他又怎么都想不起來。電話號碼的開頭是“1”,我靈機一動,對他說“你打電話給媽媽,是不是要回家?你看哦,要回家,yao/yi,所以媽媽的電話是多少?”他馬上脫口而出,接著我再問時,他會先說要回家然后背出正確的電話,多幾次鞏固之后就可以直接快速回答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記得快、記得牢,面對這樣的差距,大部分人會歸因于別人記性好、智商高或者認為他們是天才。但真相是,他們會方法有策略,而我們卻在死記硬背。那么快速記憶到底有什么秘訣呢? 開始之前,我們先從心理學上,了解一下大腦的運行機制。 (1)大腦的信息加工模式 羅伯特·加涅,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的教育心理學家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加工理論。該理論把大腦對外界信息的處理分為三個水平八個階段,方便大家理解,可看下圖。在這一模式中,外界刺激通過感受器,此時部分信息被過濾,剩下的通過感覺登記進入到短時記憶中(短時記憶的記憶時長通常小于1分鐘,容量有限),處于這一階段的信息經過編碼儲存之后會進入長時記憶(長時記憶容量巨大,記憶時間長久),之后可因一定的動機把這部分信息提取出來,由反應器做出相應的動作。這便是我們大腦從輸入到輸入的全過程。 加涅信息加工模式 從這個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記憶其實就是外界信息從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且能被順利提取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記住,而是能想起來。 (二)過目不忘的秘訣一:模塊化記憶 研究表明人類大腦是按照組塊來儲存信息的,模塊容量通常是5-9。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記憶毫無規律的數字時分段記憶會更快,以基礎筆畫為組合的中文和基礎字母為組合的英文能被我們記住并運用。普通人跟大神的區別一方面在于記憶模塊容量的大小,另一方面是處理信息的速度和深度。這兩個方面其實跟智力無關,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技藝超群的最強大腦門,其實就是將信息進行了編碼處理,也就是把陌生無規律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分成多個組塊,再將多個組塊的信息進行打包儲存變成新到的組塊,最終體現出驚人的記憶力。 因此,我們在面對需要記憶的數字符號或文字時,第一步就需要按照自己的容量將其劃分成組塊,先對單個組塊進行記憶,最后再整合起來就是完整的內容了。那么問題又來了,如何能快速將多個單組塊整合在一起并記憶下來呢? (三)過目不忘的秘訣二:強大的記憶術 當我們記住單個組塊之后,往往會產生混亂,串不到一起,從單一跨越到整合,學會這幾個技巧就夠了。 1、首字連詞法。顧名思義,將每個組塊的首個信息(或提取其中一個主要信息)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組塊輔助記憶。舉個例子:記憶“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換成記憶“學問思辨行”就容易多了,并且順序也不會錯。這里,“博學之”是我們劃分的第一級組塊,而通過關鍵信息的提取組合成容易記憶的第二級組塊,通過不斷的訓練還可以組建第三級、第四級組塊,這樣,記憶龐大的信息就變得更容易了。 2、諧音法(順口溜)。這個方法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使用過,算是快速記憶的旁門左道,但不影響它的好用。同樣舉個例子:在教育學原理中,我們需要記住八個教育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直觀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量力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發展性原則、鞏固性原則、思想性與科學性統一原則”,說單個的詞都知道,但這么多,還沒有規律,如何快速記憶呢?試試改編成這樣“進棺材里理發固然不科學”,是不是好多記了。在這個方法中,關鍵在于將專業信息通過自己的改造變成容易記憶的日常用語,方便自己記憶即可。 3、關鍵詞記憶。這個方法對大段文字的記憶非常有效,我們只需提取出其中的關鍵詞,輸出的時候連詞造句即可。通常一個句子中很多是組成句子必要的非重要信息,記憶時把這些非重要信息過濾掉,能極大的減輕大腦負擔,實現快速記憶。 4、聯想想象。每個人都有很多的生活經驗,讓需要記憶的信息跟自己的實際生活建立聯系也是實現快速記憶的重要法寶。像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將給媽媽打電話是因為要回家,與“1”建立起聯系,實現了記住和想起來的跨越。在教育心理學中,這里其實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先行組織者”,其作用是在新知識和原有知識之間搭建起橋梁,幫助我們對新知識的識記。 5、巧用5W1H分析法。5W1H即who(誰)、When(什么時候)、Where(在哪里)、What(做什么)、Why(為什么)、How(如何做),這幾個要素像骨架一樣,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提供線索,能更快的抓住主體,進而在不成誦的情況下就可以將內容還原。 這里特別強調一下,理解后再記憶非常重要。我們在記憶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審視,把信息嚼碎,加入自己的理解,之后記憶起來會容易很多。 (四)過目不忘的秘訣三:過度學習,強化鞏固 背得快忘得快也是無用功。顯然,這個階段也是有方法的。 1、及時多次復習,其實才最省力。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完后的十分鐘內進行復習是鞏固的最佳時機。我們可以嘗試自問自答,心里默念,回憶復盤;整體復習與部分復習相結合,整體復習與部分復習相結合,交替使用多種方法讓我們的大腦持續處于興奮狀態。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過度學習也能有效對抗遺忘。所謂過度學習是指,在我們能記憶背誦之后子不要中斷學習,繼續投入時間精力,研究表明120%的過度學習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說我們花10分鐘可以記住的內容如果你能多花兩分鐘,那么記憶的牢固度會提升不少。 綜上所述,也許我們無法做到過目不忘,但實現快速記憶是每一個普通人可以通過策略實現的。看在眼里,學在心里,行在手里,下一個最強大腦就是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