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說法“西藥不如中藥,中藥不如中醫外治” 那么中醫外治又指的是什么呢? 所謂中醫外治,就是采用按摩、艾灸等手段 來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節氣血 從而調動人體的自愈力,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但是大多中醫外治都有一定的講究和手法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則是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 有著“一穴治腰疼”之稱的委中穴 委中穴 【委中穴名釋義】 委,彎曲;中,中間。穴在 橫紋中央,屈膝而得之。 【委中穴位位置圖】 在膝部, 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圖解委中穴位的位置】 俯臥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顯露明顯的股二頭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在其中間,按壓有動脈搏動處。 【委中穴養生功效】 疏通清熱,消腫止痛。主治腰背痛, 筋攣急,半身不遂,下肢痿痹,坐骨神經痛;腹痛吐瀉;丹毒,皮疹,疔瘡;遺尿,小便不利;中暑;瘧疾。 委中穴的功效 委中穴實際意義:膀胱經的寒濕水汽在這里集聚。 血氣特點:血氣物質為寒濕水汽,亦就是血的汽態物。 運作規律性:絕大多數排熱冷降后歸入地部,小一部分吸熱反應后上漲委陽穴。 作用功效: 1、消化系統疾病:改善治療腹痛、急性吐瀉、急性胃腸炎、腸炎、腹痛等; 2、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改善治療小便不利、遺尿、尿潴留等; 3、精神神經系統疾病:改善治療坐骨神經痛、腦血管病后遺癥、癲癇等; 4、皮膚科系統疾病:改善治療丹毒、濕疹、風疹、蕁麻疹、牛皮癬、癤瘡等; 5、運動系統疾病:改善治療下肢痿痹、腰背痛、風濕性膝關節炎、腓腸肌痙攣、小腿抽筋、脖子酸痛、臀部疼痛、膝蓋疼痛等; 一穴治腰痛,委中穴為何如此神奇? 委中穴位其實是腰部的全息反射區,刺激委中穴會有一股熱流涌到腰部,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委中穴是膀胱經的合穴,膀胱經脈從頭至腳,有兩條支脈經過腰部,最終會合于委中穴。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循經取穴規律,決定了其具有治療急性腰痛等病癥的功能。 若膀胱經氣血不通,就會導致人體陽氣不足而使腰背部產生疾病、疼痛——不通則痛。而通過按摩、艾灸來刺激委中穴,就能振奮整個膀胱經的活力,起到疏通腰背部的氣血,增強人體陽氣,調理腰部病痛之目的。 委中穴的刺激方法 委中走的是膀胱經,而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故而用力點揉委中穴,除了能起到舒筋通絡、散瘀活血、緩解腰痛、強腰健膝的作用,還具有清熱解毒、促進排毒的功效。 具體按摩方法如下: 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10—20次。 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該穴,連做20—40次。 3、用兩手拇指指端置于兩側委中穴處,順、逆時針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熱,用兩手掌面上下來回擦本穴,連做30次。 按摩時間:膀胱經最活躍的時候為下午3點到5點,在這段時間刺激委中穴效果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