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闔家團聚,走親訪友,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互動交融的溫馨時刻,而“禮”作為感情的外顯,是人與人相處基本法則,也是體現個人修養的重要方面。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這些都不重要, 一個人的教養都是在一點一滴中形成的,我們應該盡早教給孩子應該遵守的規矩,幫助他們成為舉止得當、彬彬有禮的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 春節有不少傳統和規矩,我們今天歸總了一些基本的禮儀,爸媽們不妨事先帶著孩子熟悉一下。 拜年 01 春節最特別的禮儀莫過于拜年了,現在一些孩子覺得,拜年就是為了討紅包,有些還會學著大人開玩笑,見人就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其實這是很不尊重對方的表現,拜年首先要有誠意、敬意,同時還要會說一些應景的吉祥話,如見到老人,要祝福健康長壽,見到和叔叔嬸嬸姑姑舅舅可祝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見到哥哥姐姐可祝福學業進步…… 對于太小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家長可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語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不喜歡當眾說話,也可以教會他們說簡單的春節快樂,身體健康,歲歲平安,對孩子也是一種突破。 接受紅包和禮品 02 接受客人贈送的禮物或是紅包時,要雙手接過,并表示感謝。接過之后,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把禮物或紅包拆開。否則會讓贈送者不好意思。 做客 03 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如果房間里有長輩,要先等長輩落座再坐下。 一定要注意孩子活動的范圍。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別人家不是自己家,臥室、書房等等私人領域不經過主人家的允許是不應該亂進的。要乖乖待在客廳,想要干什么一定要先問爸爸媽媽。 另外,別人家的物品也不可以隨意亂動,亂翻抽屜、冰箱,也不要亂開電視機,亂調遙控器。更不能因為喜歡就順手拿走,不可讓孩子在別人家爬高上低,更不能穿著鞋踩沙發等等。 孩子受到招待后一定要微笑著說“謝謝”。 離開的時候,要語氣溫和向主人家中人告別,并請主人留步,不要遠送。 招待客人 04 如果有客人來家里,要幫爸媽端茶送水,做一些簡單的招待工作,比如端茶倒水,備些點心水果。如果有小朋友一起來,孩子要學著大方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 客人與父母交談時,孩子不要隨便插嘴。當客人與自己交談時,則要落落大方,誠懇禮貌,不要敷衍。 客人起身告辭時,要一起起立和爸爸媽媽一起送客,不要待在自己的房間里閉門不出。 用餐 05 無論是在自己家還是親戚家,用餐時都要按照長者先、幼者后的順序入座。 落座后,應等待其他人到齊,尤其是主人、長輩動筷后,方可開吃。爸媽還應要鼓勵孩子給長輩盛飯。
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在盤子里翻來翻去,或者把自己喜歡的菜擺在自己面前,這會顯得很自私。 用完餐后,將殘渣收拾到垃圾箱,并將椅子擺正,禮貌地對桌上的人說:“請大家慢用。” 在別人家做客時,無論主人準備的飯菜是否合口味,都要感謝他們的款待。 最后還要提醒孩子,過年期間不要說不吉利的字眼,如“死”、“破”、“壞”、“沒”、“光”、“殺”、“病”、“痛”、“輸”“窮”,雖然不是什么大事,可聽到了,心里總會有些不舒服,特別是家中的老人。如果孩子一不小心說漏了嘴,爸媽可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來彌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