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有言Kids(youyankids)
2月11日,在江蘇徐州,
大年三十那天,
呂先生帶著兒子給父母磕頭拜年。
父母開玩笑說,
“誰磕頭磕得響,就給誰錢多”。
呂先生拿來一個不銹鋼盆
和兒子一起在盆上磕頭。

這個長輩給個紅包,那個長輩再給個……不出幾天,孩子就變成了一個“小財主”,笑得合不攏嘴。
孩子的壓歲錢怎么處理呢?
不過不少爸媽都會說
“爸爸媽媽給你存著”
結果存著存著就沒了
讓他們自己拿著一怕不小心弄丟了,二怕亂花錢揮霍一空,如果強硬要過來吧,又怕孩子不樂意鬧情緒。
我們會對孩子說,“乖了寶貝,來給媽媽,媽媽先給你存著!”可是存著存著就沒了,很多網友都說,這是父母說過的最大謊言。
而如果強制要過來,那孩子肯定要跳腳,這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明是別的長輩給自己的,憑什么被收走,孩子會很不愿意、很傷心。
但是如果放任孩子不管,那不出幾天就會全部花完,因為孩子私下里會比較誰的壓歲錢多,誰買的東西多,不管不問的話,孩子很容易變得拜金、攀比。

兒童心理專家表示,壓歲錢管理也是對孩子“財商”教育啟蒙的契機,建議以3歲為分界線。
3歲以前,孩子的壓歲錢由父母代為保管;3歲以后,由代管變為一起管理,并隨著孩子年齡增加,逐步給予孩子更多自主權。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幫孩子認識壓歲錢背后的文化意義,幫孩子更好地認識金錢,進而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
壓歲錢該怎么花?
給孩子科普了以上的金錢知識后,那壓歲錢該怎么處理呢?可以先和孩子討論一下,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基礎。
● 孩子自主支配一部分
有了壓歲錢孩子高興,主要是因為那種“自主支配的渴望”,所以一定要給孩子一部分讓他自己來支配,了解孩子對于壓歲錢的消費需求,進行示范引導。比如,引導孩子按需求的優先級,購買文具和日用品、繳納學費等,可以讓他先寫一個必需品清單,有機會的花錢,并學會記賬,可以清楚地看到錢花哪去了。
● 開設銀行賬戶存一部分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銀行,給壓歲錢開設“獨立賬戶”。
給孩子開銀行賬戶的一些要求如下:
對于未成年人開戶,中國人民銀行有統一規定:居住在中國境內16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應由監護人代理開立個人銀行賬戶,出具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以及賬戶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具體的要求就是:
必須要監護人陪同辦理,監護人作為代理人填寫辦卡資料。
必須提供監護證明。(出生證明或者獨生子女證)
小孩和代辦大人的戶口本或者身份證。(如果小孩和大人在同一個戶口頁最好)
● 獻一份愛心
可以鼓勵孩子給長輩、給老師送一些小禮物,這能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另外也可以告訴孩子,當我們在幸福生活、討論壓歲錢如何花的時候,遠方還有很多的人過的很艱難,比如災區的孩子、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等,他們很需要大家的幫助,我們也可以捐一點錢、獻一份愛心。
● 家庭小管家
讓孩子當家做主,拿出一部分的壓歲錢作為家庭開支,讓孩子負責買菜、買饅頭、買醬油等……這種方式能讓孩子體會到責任和擔當的快樂,也能讓孩子明白爸媽的不易。平時帶孩子翻看家中日常支出的賬簿,讓孩子參與管理家庭“財政”。
培養孩子高“財商”,不會讓他們成為拜金主義者,反而能讓他們正確認識金錢,懂得如何運用規則去創造財富,為他們未來的人生打下穩健、理性的財務基礎。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壓歲錢,但是卻考驗著爸媽的智慧,幫孩子認識金錢、學會正確的使用金錢,才能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而后面的財商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 你家娃的壓歲錢都怎么花? 」
一起“在看”,在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