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濟南戰役的槍炮聲尚未停息,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己經在考慮下一場戰役了。 國民黨增援濟南的邱清泉兵團、黃百韜兵團、李彌兵團,擔心粟裕的“圍點打援”一直畏縮不前,使華野布置的18萬人的打援、阻援戰場不戰而勝,此時的濟南城己是華野的“囊中之物?!?/p> “淮海戰役”的作戰部署 1948年9月24日,在濟南戰役尚未結束時,粟裕便向中央軍委上報了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粟裕決心在濟南戰役結束后,立即揮師南下,直撲兩淮(淮陰和淮安)及海州地區,發起“淮海戰役”(取兩淮的“淮”字和海州的“海”字,“淮海戰役”的名稱由此固定下來),殲滅駐防在此的黃百韜第七兵團、李延年第九綏靖區等部隊。 1948年9月25日,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復電華野和中原野戰軍劉伯承、陳毅等領導人:
此后,在毛澤東和粟裕的往返電報中,把戰役范圍定在徐州以東的蘇北地區,打擊對象主要是黃百韜兵團。 這個計劃被軍史上稱之為“小淮海”作戰計劃。 中央軍委與華野、中野反復商討后,10月11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出《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
毛澤東主席發出《關于淮海戰役的方針》后,粟裕連續召開高級將領參加的作戰會議,命令華野各縱隊,進行大戰的各項準備工作。 1948年10月23日,粟裕以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身份署名,簽發淮海戰役預備命令:
華東野戰軍集中華野全軍16個縱隊(含中野王秉璋11縱)38萬人馬,分四路進兵: 一、東路:由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指揮2縱、中野11縱、12縱隊共3個縱隊,圍殲黃百韜兵團的25軍,阻止其向新安鎮退卻,同時以一部首先切斷黃百韜向海州、連云港東逃之路; 二、中路:由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直接指揮1、4、6、8、9縱、魯中縱隊、炮兵縱隊共7個縱隊,兵分五路,向黃百韜兵團駐地進擊,并同華野11縱、江淮獨立旅等部,實施南北對進,突擊包圍黃百韜; 三、西路: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許世友因病未能參加,后改為副司令員王建安)指揮7、10、13縱,切斷黃百韜兵團西逃的去路; 四、徐州西北一路,為3縱、兩廣縱隊、冀魯豫獨立旅,配合陳毅、鄧小平的中原野戰軍主力向徐州以西進攻,力求拖住孫元良不能東援,并脅迫邱清泉不敢東援,以保證東線主力包圍、殲滅黃百韜兵團。 1948年11月4日,粟裕下達了《華東野戰軍淮海戰役攻擊命令》,命令各部于11月6日夜由集結地出發,11月8日晚統一發起戰役。 國民黨軍的作戰部署 國民黨“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曾建議蔣介石集中兵力,組建強大的機動兵團,吸引共軍攻擊某一城市久攻不下,待其攻擊頓挫時,出動機動兵團與之決戰。 濟南被華野攻克后,杜聿明考慮要扭轉國民黨軍處處被動挨打的局面,必須主動出擊。 杜聿明認為,以國民黨軍的武器優勢,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尋找華野主力決戰。 9月下旬,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制訂了一個主動出擊的《對山東共軍(華野)攻擊計劃》:趁中原華野、中野分離較遠之際,以白崇禧的華中“剿總”牽制中原地區的中野,以徐州“剿總”主力采取奇襲戰術,長驅直入攻擊山東的華野,收復泰安、濟南。 10月2日,蔣介石批準了杜聿明的作戰計劃。 10月7日,杜聿明在徐州召集邱清泉、黃百韜、李彌等開會,進行作戰部署,并決定10月15日開始行動。 然而,10月15日早晨,由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發起的遼沈戰役,使東北戰事告急,蔣介石急調杜聿明前往東北解圍“救火”。 杜聿明主動出擊的作戰計劃便被擱淺了。 直到華野發起淮海戰役,國民黨軍一直沒有主動出擊。 10月22日,國民黨南京國防部召開軍事會議,分析華野的軍事行動。在軍事會議上,國民黨大多數將領認為:共軍可能會進攻徐州,或進攻蚌埠進逼江淮,堅持“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方針,決定徐州“剿總”放棄隴海線上鄭州、開封等大城市,集中重兵集團于徐州外圍,對華東共軍采取“攻勢防御”。 在此基礎上,國民黨南京國防部制訂了《徐蚌會戰計劃》 蔣介石批準了《徐蚌會戰計劃》,并指定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統一指揮華中、徐州兩個“剿總”的部隊,調黃維兵團東進,策應徐州國民黨軍的行動。 10月下旬,南京國防部開始調整徐州方面的部署,將鄭州的孫元良的十六兵團調往渦陽、蒙城地區;邱清泉第二兵團調到碭山地區;黃百韜第七兵團在運河以東的新安鎮;李彌的十三兵團在運河以西的曹八集;臺兒莊、賈汪是馮治安的第3綏靖區部隊;海州是李延年的第9綏靖區部隊。此外,命令駐確山的黃維十二兵團出周口,策應徐州方面作戰。 國民黨軍在徐州方面是沿隴海鐵路擺了個號稱“常山之蛇的”一字長蛇陣,意圖是依托堅固據點,可以及時調動,進可攻,退可守。 國民黨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卻放了蔣介石的鴿子,拒不接任到徐州指揮作戰。 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劉峙早年以能戰著稱,與顧祝同、衛立煌、陳誠和蔣鼎文并為“五虎上將”,而今已經落伍,不適應大兵團作戰,國民黨軍內戲稱劉峙為“豬”將軍, 蔣介石只得又將愛將杜聿明從葫蘆島調回徐州(遼沈戰役已于11月2日結束),重任“剿總”副總司令,負責戰役前敵總指揮,杜聿明尚未到徐州,淮海戰役已經打響了。 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斷定華野將由魯西南南下,目標是攻取徐州,而不是徐州以東,決定立即實施徐蚌會戰計劃,放棄海州和連云港,固守徐州,集結兵力于津浦路 淮海戰役打響 粟裕從偵察中獲悉,等待海州西撤的44軍的黃百韜兵團準備11月7日西撤徐州, 粟裕當機立斷,馬上將戰役的發起時間由原定11月8日提前到11月6日晚。 粟裕一面上報毛澤東并告中野鄧小平、陳毅、華東局,一面下令部隊立即執行。 11月6日21時,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攻擊郯城王洪九部,打響了淮海戰役的第一槍。 魯中南縱隊司令錢鈞率領魯中南縱隊的兩個師,于11月7日晨攻克郯城,殲滅國民黨山東保安旅王洪九部3000余人。 華野主力從臨沂、滕縣地區向隴海路東段疾進。 中路突擊集團1、6、9縱直撲新安鎮、阿湖的黃百韜兵團,4、8縱經邳縣向西南進軍,目標是占領運河鐵路橋; 山東兵團7、10、13縱從臨城、棗莊地區向萬年閘、臺兒莊、韓莊進軍,目標是攻擊馮治安部; 3縱和兩廣縱隊配合中野從魯西南的單縣向碭山挺進,進逼徐州。 正在向徐州西撤的黃百韜第七兵團,被華東野戰軍圍在了碾庒一帶。 黃百韜打破腦袋也想不到, 11月6日前,他還等著劃歸第七兵團的海州的44軍歸建,合兵一處回撤徐州,但僅僅兩個晝夜,形勢急轉直下一切改變了。前方的通道己被華野部隊堵死,其他三面也是猛撲而來的華野部隊。 黃百韜兵團主力擠過運河鐵橋,周志道100軍所屬的44師搶先向徐州前進,但剛到曹八集,就遭到已等候多時的華野11縱迎頭痛擊,很快被全殲。 華野合圍黃百韜兵團的口袋己經收攏,無處可去的黃百韜第七兵團被團團包圍在碾莊圩地區,5個軍的兵團已被華野吃掉了3個師。 一場圍殲黃百韜第七兵團的戰斗打響了。 黃百韜兵團被圍,蔣介石急令徐州“剿總”劉峙和杜聿明救援。 11月11日,剛剛到任的杜聿明下令行動: 以孫元良兵團及“剿總”直屬的72軍守備徐州;邱清泉、李彌兵團共5個軍16萬人附坦克40輛從團山展開,向碾莊攻擊前進,以74軍和獨立騎兵旅為總預備隊;同時令黃維兵團向徐州急進。 杜聿明認為,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距離黃百韜兵團被困的碾莊不到40公里,七天時間完全可以到達。 善于“圍點打援”的粟裕早已調動兵力,嚴陣以待。 戰役剛打響時,粟裕己經派山東兵團7縱、10縱和13縱截斷黃百韜兵團回撤徐州通道后,隨時準備阻擊徐州出動的援軍,由“阻擊專業戶”宋時輪和政委劉培善統一指揮,在徐州以東大許家地區沿隴海線兩側組織防御。 為協助宋時輪的正面阻擊,粟裕又調2縱、12縱和中野11縱在徐州東南攻擊邱清泉、李彌的側后,由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副政委吉洛(姬鵬飛)統一指揮。 11月12日,邱清泉的增援部隊與華野阻援部隊交火,敵軍飛機、大炮、坦克和官兵集團沖鋒輪番攻擊,戰事空前激烈,但兩天時間,邱清泉機械化裝備的援軍只前進了三四公里。 邱清泉要求黃百韜突圍出來與自己會師:“甚盼兄部向西出擊,在曹八集會師?!?/p> 被圍在碾莊的黃百韜卻不肯出來。 碾莊,有十多個小村落,四周還有兩三米高的土圍墻和外壕、村落。然而遠遠看去十分普通的小小村莊,卻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有著兵力、火力相互支援的集團式環形陣地。 不久前,李彌兵團駐扎過這里,筑有密集的地堡群,每個村落都構成獨立防御的堅固支撐點。各支撐點又采取子母堡式交通壕散兵坑,交通壕則縱橫交錯。 黃百韜進駐后,馬上又在村落間見縫插針,構筑了星羅棋布的地堡群,以交叉火力控制間隙地區。 碾莊圍殲戰打響后,從11月11日到13日,陳士榘指揮突擊集團連續猛攻三天,進展卻異常緩慢,傷亡逐日增多。 粟裕、陳士榘、張震分析了進攻緩慢、傷亡增多的三個原因: “一、地堡、交通壕結合,不易爆破,再加敵人不斷地反擊; 二、收縮一團,分割不易,必須逐莊攻擊; 三、指揮不一,動作不協同,炮火無統一指揮?!?/p> 晚上,粟裕召集6個主攻縱隊的指揮員開會,粟裕說:
戰法上:先攻打較弱的44軍、100軍,后打較強的25軍、64軍; 戰術上,由野戰攻擊轉為近迫作業,利用暗夜把交通壕挖到敵占村莊附近,距敵前沿陣地50米至30米處。 11月15日,粟裕決定:誘殲前來增援的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圍殲黃百韜兵團的行動暫停,突擊集團加緊土工近迫作業,以壕溝方式靠近敵人。 夜幕降臨后,突擊集團的官兵們揮鋤掄鎬,一條條交通壕悄然前伸,一直挖到距離敵人陣地前沿約100米處。 華野突擊集團的進攻重新開始了。 先是各個炮群進行火力急襲,隨后在坦克掩護下發起攻擊。 以每晚攻占一兩個村莊,殲敵一個團到一個師為目標,逐點逐村攻擊爭奪。 明碉暗堡連同里面的官兵一個個消失,黃百韜終于撐不住了。 激戰到11月22日,被華野包圍在碾莊的國民黨第七兵團被全殲,絕望中的四十八歲的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舉槍自殺。“不成功,便成仁”了。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所采用圖片及資料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