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珍,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1958年進入紫砂工藝廠。40余年的創(chuàng)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藝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拜師王寅春與顧景舟大師,先后獲得高 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此周桂珍紫砂壺,為一手壺。壺的嘴、扳、蓋、紐、腳與壺身整體比例協(xié)調(diào),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身裝飾龍鳳紋飾,中 央裝飾毛主 席像紋飾。蓋面則裝飾金 錢圖案,寓意吉祥。可見其中制作難度之高,由此也可見制壺大師的高超工藝水平。壺底落款“周桂珍”,整器保存完好,技藝精湛,包漿自然,光澤內(nèi)蘊,是周桂珍巔 峰之作,價值不菲。 ![]() 周桂珍紫砂壺價格近幾年價格一路瘋漲,以前收藏在家里的紫砂壺都重見光明,越來越來的人把以前收藏的紫砂壺拿出來出手,紫砂壺我也一直在關注,特別是一些名家的作品。 周桂珍是顧景舟門下第 一批入室弟 子,充分感受到顧老的技藝要求很嚴。老先生在紫砂行當里邊是有文化的人,懂的東西很多,所以被抽出來做脫產(chǎn)干部。但他的心里還是放不下技藝:拍泥片、泥條、打身筒、壺嘴、壺把怎么做,動作怎樣規(guī)范等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先生都親自示范、事必躬親。 ![]() 壺藝泰斗顧景舟先輩經(jīng)常講,紫砂壺造型難就難在一個非常簡略的輪郭線里,把壺身、壺嘴、壺把冗務融為一體,加以組合,并要注意立體造型時三度空間細微之處的體積轉換變化。周桂珍為什么這么出類拔萃,除了她獨具匠心、心靈手巧的天分之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她遇上了一段特殊鍛煉機遇。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學徒時曾得到王寅春師傅的嚴格的制作基礎訓練。 周桂珍,1943年生于宜興丁蜀鎮(zhèn),為現(xiàn)代紫砂壺制作名家,1997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她制作的紫砂壺,造型典雅、色澤甜美。師從著 名老藝人王寅春、顧景舟門下學藝,后即長期從事紫砂壺藝的創(chuàng)作設計。 ![]() 周桂珍天生具有藝術天份和女性纖巧的心思,自小對繡花等女紅甚感興趣。一九五八年初中畢業(yè)後,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在紫砂名藝人王寅春門下習藝,學習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識。一九六一年又得「壺藝泰斗」顧景舟的悉心調(diào)教,為她在日後紫砂藝術領域的發(fā)展奠定紮實的基礎,由於天賦加上勤奮好學及自身對紫砂工藝藝術深感興趣,因此技藝進步快速,深獲指導老師們的稱贊。 從1986年到1996年,是周桂珍最艱難的10年,但也是她藝術上拼搏猛進創(chuàng)造了許多奇跡的10年。在這段時間里,她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精品,從而奠定了她在當代紫砂事業(yè)上的崇高地位和紫砂壺收藏家對她牢不可破的信心。她的壺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永遠是穩(wěn)定的,不管國際市場如何起落,她的壺始終受到藏家的珍視。這里沒有任何操作的因素,完全是由于她嚴謹?shù)膭?chuàng)作態(tài)度、不斷變化前進的高超的技術和藝術,以及她對收藏者的強烈的責任感。 |
|
來自: 新用戶3670525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