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發生的驚動全國的四川江油 黑熊 傷人事件? 2020年5月17日,四川省江油市 馬角鎮 沉水村,47歲的村民唐某像往常一樣護送7歲的兒子下山返校讀書,在下山路上的梯子巖突然遭遇黑熊襲擊,兒子及時躲避逃過一劫,而護子的母親被黑熊叼走。 孩子的姑父蘇某從孩子呼救中得知這一消息后,急于趕往事發地尋找唐某,一去不復返。報警后由警察、村民組成的打熊隊進山搜索,沉水村8組組長朱某在帶路參與搜索過程中,意外遭到那頭黑熊襲擊遇害,原本早一步下山的蘇某也被發現早已遇害。 短短的幾個小時內3人被黑熊襲擊,雖然在18日凌晨2點在事發地不遠處發現黑熊蹤跡并擊斃,但被擊斃的黑熊只是一頭幼熊,而真正具有威脅的母熊并未搜尋到。 為什么傷人的黑熊一定要被擊斃?很多人在看待黑熊傷人事件時,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黑熊屬于國家保護動物,擊斃傷人的黑熊是不是與保護野生動物相沖突? 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傷人的野生動物都需要被擊斃,像這次傷人事件的黑熊,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威脅群眾生命了,而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了。面對野生動物的襲擊,人類是可以正當防衛的,法律只會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護野生動物。 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日本吃人熊事件,1915年北海道有一頭饑腸轆轆無法冬眠的棕熊,闖入村中襲擊村民,因為當時沒有立即將棕熊擊斃,致使棕熊不斷地侵入村子,前后有7人命喪熊口,整個村子都沉浸在棕熊帶來的恐懼中,后派出600人的隊伍上山搜捕才將棕熊擊斃。 對這些連續襲擊人類的野生動物,在它們的思維里已經將人類歸入到它們的食譜中了,就像我們常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本螃蟹這種甲殼動物并不會有人想到去食用的,直到一個勇敢的人嘗試以后,發現很好吃并廣而告之,螃蟹才走進了我們的食譜。 在黑熊這種大型野生動物而言,人類就是我們所說的“螃蟹”,在它們眼中人類相對于其他獵物更容易狩獵,當襲擊人類后,它們還可以將自己的狩獵技巧傳授給后代,以此下去野生動物會變得更加容易襲擊人類而不是警惕地遠遠離開,所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 為什么逃走的母熊一直沒有被找到?其實在當時黑熊開始襲擊村民的時候,就可以看出黑熊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會挑落單的村民下手,在打熊隊上山搜捕的時候,也沒有看見人后就貿然的進行攻擊,而是避過了全副武裝的青壯年,挑選了較弱的老人朱某下手,伏擊成功后也沒有戀戰,直接遁走,至于被擊斃的幼熊,大概還難以做到控制自己的本能,沒有逃跑成功。 一旦黑熊脫離第一次追捕,那么就很難再次發現了,因為江油地區的地形太過復雜了。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屬于岷山山脈,典型的丘陵地區,幅員遼闊,與 松潘 的九寨溝,青川的摩天嶺、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相連,境內野生動物較多。山多水多環境好,與江油市相鄰的 平武 一直是野生大熊貓保有最多的縣,號稱大熊貓第一縣,可見這一地區的環境有多適宜野生動物生存。 而且江油市由于地形原因,城市很集中,農村很分散,一些村子里也就幾十戶居民,事發的村子居民并不多,江油市自然資源局表示山中的幾戶居民一共不足10人,大部分人已經遷入城市生活,人少了,加上氣候適宜地形復雜,生態環境恢復的非常快,山林中野豬野鹿等大型野生動物相對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在此之前也出現過野豬騷擾居民的事件。 越復雜的環境,搜索難度越大,我們可能會想到地毯式搜索,但是只有去過大山的人才知道,衛星圖上山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深,到底有多令人敬畏,古人眼中每一座山都有其專門的山神是有原因的,那種震懾力和神秘感是形容不出來的。 而且經歷這一系列追捕而逃脫的黑熊,它已經變得非常狡猾,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黑熊的聽力和嗅覺非常靈敏,不到兩米的身高非常容易隱藏在樹洞草堆中,這也給搜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追捕黑熊的同時,當地政府也表示會陸續將居民有序的進行生態移民。 結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趨完善,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野生動物的數量勢必會緩慢增加,原本生活在大山里的獵人有著有力的防衛武器和豐富的經驗,這些東西對于現代人來說越來越遙遠了,面對兇猛的野獸真的非常危險。 對于生態、野生動物、人三者之間的平衡變得越來越引人重視,保護環境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讓野生動物科學的在自然環境中與人類和諧共處,將是以后環境保護的主旋律。 |
|